西湖的细节

西湖有无数的细节。每一个角度,每个转弯,每棵树下,每座桥边,每个掉头,都有一个非常合乎传统审美期待的画面,都是山水、湖柳、岸汀、游船画舫、荷叶密集、拱桥连天的好景象。

现在虽然是一年之中最没有风景的冷雨飘飘的季节,没有春暖花开,没有断桥荷叶,没有桂雨浓香,甚至也没有白雪平铺,但是依旧还是让人能在水面上的枯枝败叶与岸边上的樟树浓荫之间发现诸多可以举起相机的角度。

那些大树的树冠在上面做了画面的上檐,远处的游船和水天浩渺里做了最深远的景深的景象,非常普通,很是常见;每棵树都下都不一样。树冠的形状不一样,树枝树杈在画面的上檐横斜的姿态不一样,远方的山水背景不一样,关键的关键是你站到这幅画面前的心情与状态不一样。都是美,却又有美与美之间的不同,区分它们的不同并且享受这种不同的美,便是人间最大妙事。

由此自然而然就可以有了这样的感慨:西湖实在是一个只适于每天看一个景,只在一个地方慢慢盘桓的地方。一定要在西湖边上住下来,在一年四季的一个轮回里,仔细地将西湖的每个角落每个角度每种天象都尽情地品味一个遍,才好,才最好!才不枉在人间走了一遭。

西湖这样的细节未必都是有意为之,往往是在不经意中形成的自然景致。其间人工与自然的结合都在恰好好处的分寸之内。有了大的山水格局以后,严格限制人对风景的介入,尽量让一切都出之天然就最好。这样的审美逻辑不仅是中国古代的自然审美的精髓,也是欧美当代园林思想与中国传统之间最可贵的殊途同归。

不过现在国内对于风景的理解往往更趋于明确的人工,越接近现在越多斧凿,甚至直接就是全部人工的造景。而所造之景,又难以是山水什么的大境界,多是附会而来的想当然。

不知道什么时候湖边有了那么多雕塑,岳飞庙前有岳飞的雕塑,孤山之西有秋瑾的像,断桥之东的湖边除了重修了抗日航空兵的像之外,还有诸多现代城市小品,戏谑意味的村妇观景图,甚至是杭州古城的立体图。这些雕像之中有的有历史痕迹,有的则完全是凭空添造。

林和靖的坟自然在孤山,不过苏堤桥头又有了苏小小的坟和武松的坟;将历史文化堆积在西湖边上就成了历史风景景点,这种简单的造景思维并非西湖所独有。越来越远离自然,越来越不讲究或者无法讲究借景于天然山水的园林设计,呈现着雷同与简单化乃至粗鄙化的倾向。

与西湖类似,德国汉堡的阿尔斯塔湖也同样有着无与伦比的美。但是湖边除了原来既有的历史痕迹之外,基本上看不到明显的人工增殖的东西。甚至没有砌石没有栏杆,湖岸还保持着泥土水草相参差的自然原貌。湖水与岸边植物之间的交流依然畅通无碍,这使得芦苇和垂柳、鲜花和草地都有了最自然最长久的滋润,永远都是一片来自上天的婆娑旖旎之状。这样的景象多少年都不会改变,一百年两百年都是永恒的自然为主的风光。

在一定程度上,我们似乎可以这样说:将西湖交还给大自然,也许才是最有功德的也最美的无为而治。管理而不干涉,尊重而不随意增舍,任何新加的人工都要慎之又慎,才有可能为当下也更为后世留下一个意蕴丰富让人流连忘返的珍贵西湖,而断断不是这样以不断增加的新建筑、新景点而将其拥塞着填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