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阿根 | 打棒窝
【往期回读】
大桥镇 卞阿根
冬天天气严寒,孩子们为了取暖,除了在一起靠墙挤暖暖儿外,还有一种取暖的游戏,那就是打棒窝了。
打棒窝有两种玩法。一种是四五个孩子在一起,每个孩子手里拿一根钉耙柄粗细的木棍、竹杠或拾粪用的粪勺子做打窝棒,找个空闲地,在地上用小铲先挖一个大碗口大小的塘儿做“窝”。如果五个孩子玩,就在离窝一米多的四周再挖四个小塘儿,我们叫它“汤儿”。然后找来一个稍圆些的比皮球略大点的砖块或石块,将它放进窝里,由一个孩子先用手中的打窝棒,将放在窝里的砖块挑出去,这时大家各自用手中的打窝棒迅速抢占住一个“汤儿”,没有抢到“汤儿”的孩子就拾窝。抢到“汤儿”的就打窝。拾窝的孩子千方百计要用打窝棒把砖块拾进窝里,打窝的孩子就是不让他把砖块拾进窝内,你拾我打,打得离窝越远越好,让拾窝的孩子难以将砖块拾进窝内。打窝的孩子打到砖块后,还必须快速用打窝棒占住自己的“汤儿”,若被拾窝的抢先占了,双方就得替换。拾窝的孩子如果把砖块拾进了窝内,这时大家就要像刚开始那样抢占“汤儿”,没有抢到的就拾窝。这样一阵棒窝打下来,身上就不感到寒冷了。
第二种玩法是,取一根长约15厘米、直径3至4厘米的圆木段,将两头削尖做成“窝笋”,再取一根长约40厘米左右,直径4厘米左右的小木棒做打窝棒。玩这种打窝时,先在地上画一个直径30厘米的小圆圈做“窝笋”的窝,再以小圆圈为中心,画一个1.5米至1.8米大小的圆圈,然后把大圆圈和小圆圈之间分成6至8个大小基本相等的扇形格子,在每个格内分别画上鱼、肉、帽子、脚、顶棒、甩棒等不同的图案。接着,几个孩子用猜石头剪刀布的方法决出谁拾窝。拾窝的孩子先将窝笋放进窝内,由猜石头剪刀布第一个赢了的孩子打第一棒,而后依次类推,轮回打窝。
打第一棒的孩子,先将窝笋打跳后,用打窝棒将它打出图案外,拾窝的孩子开始拾窝。因为每个孩子都不愿意拾窝,总想打窝,所以拾窝的孩子总是尽力把窝笋投入窝内。如果拾窝的孩子将窝笋投进了画有鱼的图案格子中,第二个接着打窝的孩子要用打窝棒打跳起窝笋,迅速放下打窝棒,用双手捧住窝笋,然后掷向远处,让拾窝的孩子去拾。要是投进画有肉的格子中,打窝的孩子拾起来横咬在嘴里,而后松落用打窝棒打向远处。要是投进了画有帽子的格子内,打窝的孩子要用左手从头上取下帽子,并反过来抓住帽舌,用打窝棒打跳起窝笋后,用帽子兜住,放下打窝棒,从帽子中取出窝笋掷向远方。如果投进了画有脚的图案格子中,打窝的孩子打跳起窝笋,用脚将它踢向远处。若投进了画有顶棒的格子里,打窝的孩子拾起窝笋,横顶在打窝棒上,抖落后用打窝棒打向远处。若投进了画有甩棒的格子里,打窝的孩子打跳起窝笋,随即松手甩出打窝棒击打窝笋。如果窝笋投在大小圆或分格的任何线上,打窝的孩子面朝窝笋叉开双腿蹲下,把打窝棒从后面的裤裆内伸到前面打,打跳窝笋后迅速抽回打窝棒向远处击打。打窝的孩子在打窝的过程中失手了,就替换下拾窝的孩子拾窝。拾窝的孩子如将窝笋投进了窝内,打窝就结束。如果继续玩,仍采用猜石头剪刀布的方法后,重新开始玩。
时间一晃40多年过去了,儿时玩的笃弹子、打纸块、打铜板、打棒窝,在我们这一代人的心目中,是难以忘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