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的书法,被这篇文章概括了

书法在历史的长河中源远流长,且光辉灿烂,

与世界各国文字相比,

汉字书法艺术

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与鲜明的民族个性。

历来书品与人品有机结合的理论,

成为汉字书法艺术的精髓。

三国以前,

汉字经历了

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等阶段,

加上楷书、草书,从中可以发现,

汉字的发袭规律是由简到繁,繁简交替,

又发展演变为由繁到简三大阶段,

总的趋势是从繁杂到简单,

从难写到易写,

这是书法随时代而发展的必然。

三国时期,

从书法的历史发展来说,

是完成汉字书体演变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

楷书与草书已日臻成熟。

也奠定了三国书法艺术

在中国书法史上所占有的重要地位。

那么,

在三国时期书法,

你们又了解多少呢?

01

《受禅表碑》

《受禅表碑》三国魏黄初(202年)刻。

在河南许昌县,额篆书题“受禅表”。

字方正,渐开唐隶之门。

汇品:

明 郭宗昌:书法同《劝进》,虽小远汉人,

雍雍雅度,衫履自饰,亦复矫矫。(《金石史》)

清 王世贞:余始喜明皇《泰山铭》,

见此而怳然自失也。汉法方而瘦,

劲而整,寡情而多骨,唐法广而肥,

媚而缓,少骨而多态。

汉如建安,晋三谢,时代所压,故自不可超也。

此语得评书三昧。(《石墨镌华》)

清 杨守敬:下笔如折刀头,风骨凌厉,

遂为六朝真书之祖。(《学书迩言》)

清 康有为:于时卫敬侯出,古文实与邯郸齐名,

笔迹精熟。今《受禅表》遗笔独存,

鸱视虎顾,雄伟冠时。(《广艺舟双楫》)

02

《上尊号碑》

三国·魏 《魏公卿将军上尊号奏》

河南省临颍县繁城镇汉献帝庙藏。

全称《魏公卿将军上尊号奏》,

又名《百官劝进表》《劝进碑》《上尊号奏》。

《上尊号碑》的书法,以“方整峻丽”著称于世。

传为梁鹄或钟繇书,皆不可靠。

东汉献帝建安十五年(210),曹操曾下令禁碑。

故曹魏时代,除个别皇家巨制之外,存世者极少。

曹魏之时,三国鼎立,儒、道、佛三教并行,

社会思想比较开放。

文风亦尚通脱、清峻。

故魏初诸刻,

一反汉末分隶之古厚典雅而为空灵峻丽。

就汉字字体的演变而言,

魏初诸刻是由隶变楷的桥梁;

就书风而言,

它们浸淫灌溉了两晋南北朝乃至隋及唐初之书法;

故无论在汉字字体变迁史,

还是书法艺术史上,均占有重要的地位。

03

《三体石经残石》

三国·魏《三体石经残石》,

陕西西安碑林博物馆藏、

又称《正始石经》。

因用古文、小篆、隶书三极书体铭刻,

故称《三体石经》。魏正始二年(241)刻。

《三体石经》刻有《尚书》、《春秋》两经,

刻成后与《熹平石经》并立於河南洛阳太学。

於晋代时损坏,屡经战乱埋於土中。

西安碑林所藏《尚书》残石於1945年和1957年

在西安许士庙街小学附近和

西安北大街青年路先后出土。

04

《孔羡碑》

又名《鲁孔子庙碑》

《修孔子庙碑》《封孔子庙碑》等,

刻于三国魏黄初元年(220)。

隶书,二十二行,行四十字,

额篆书题:“鲁孔子庙碑”。

石在山东曲阜。

宋嘉祐七年,

张稚圭刻题记于碑末,谓碑为梁鹄书,

但无可靠证据。

张氏并谓:

“昔人评其书云:“龙震虎威,气雄力厚,魏刻之冠。””

洪适《隶释》云:“魏隶可珍者四碑,此为之冠。”

明赵崡称其“结法古质遒健”。

杨守敬《评碑记》谓:

“此碑以方正板实胜,略不满者,

稍带寒俭之气,六代人分楷多宗此种,

唯北齐少似之者。”

05

《天发神谶碑》

《天发神谶碑》建于吴天玺元年(公元276年),

又名《天玺纪功碑》、在宋以前已断为三石,

故又名《三断碑》。

传为华(核)文、皇象书,

又传为苏建所书,

因碑文残缺,无从考证。

旧在江苏江宁尊经阁,清嘉庆十年(1805)毁于火。

此碑书法非隶非篆,篆书的笔意重一些。

雄伟劲健,锋棱有威,

下笔多呈方棱,收笔多作尖形。

转折方圆并用,结体上紧下松,

字形修长,形象奇异瑰伟。

其笔法及体势,

在书法史上可说是前无先例,后无继者。

是研究东吴石刻文字的重要资料。

由于原碑早毁,流传拓本很少。

尤以断裂之前的宋拓本极为珍贵。

这里所选的拓本为故宫博物院藏宋拓孤本,

字迹清晰,墨色醇古。

06

《谷朗碑》

三国·吴《谷朗碑》全称《吴九真太守谷朗碑》。

隶书,三国·吴凤凰元年(272)立。

纵176厘米,横72厘米,文18行,行24字。

碑在湖南耒阳。

谷朗碑》字虽称隶书,实则体势已非常接近楷书,

故亦有定为楷书者。

当然同后世魏碑、唐楷相比,

它还带有较浓的隶味。

其结体方整,笔画圆劲,书风浑朴古雅,

与曹魏诸刻风格稍异,

但同为开后世楷书法门的重要碑刻。

此碑在清代以前,惟见欧阳修、赵明诚二家著录。

翁方纲《两汉金石记》云:

“其字遒劲,亦有汉分隶法。

”严可均谓其“隶法不恶,刻手极拙。”

康有为称其古厚,为真楷之极。

07

《禅国山碑》

三国·吴 苏建《禅国山碑》(传)

又称《封禅国山碑》、《天纪碑》。

篆书,三国·吴天玺元年(276)立。43行,行25字。

传为苏建所书。碑在江苏宜兴。

《禅国山碑》为三国时期重要碑刻之一,

自宋以来,多见著录。

其书淳古秀茂,体势雄健,笔多圆转,

继承了周秦篆书的遗意,

与方折突出的吴《天发神谶碑》相异趣。

康有为《广艺舟双楫》称其“浑劲无伦”。

杨守敬《平碑记》云:“秦汉篆书,自《琅邢台》、

《嵩山石阙》数碑而外,罕有存者,

惟此亏巍然无恙,虽漫漶之余,尚存数百字。

玩其笔法,即未必追踪秦相,亦断非后代所及。”

08

《毋丘俭纪功碑》

三国·魏《毋丘俭纪功碑》

公元1906年,

吉林集安乡民筑路发现

曹魏安邑侯平定高句丽反叛纪功。

碑系赭红色含石英粒岩石凿刻而成,

发现时只残余全碑之左上角,

表面光洁,碑阴亦作修琢。

残长39厘米、宽30厘米、厚88.5厘米。

汉字阴刻,可见7行47字,

另有三字虽残但可辨识,共得50字。

其字体为隶书,遒劲古朴凿刻工拙。

毋丘俭纪功碑发现之后,

引起当时学术界极大的重视。

诸史家对碑文涉及史实、文意、历史地理

及残字等颇多考证。

其考释最精辟者,当首推王国维。

09

《王基碑》

《王基碑》,全称《东武侯王基碑》。

三国魏隶书碑刻。景元二年立于洛阳。

清乾隆初年出土于洛阳城北十五里,

后移城中,嵌明德中学壁间。碑石仅存下半。

碑字亦未刻完,其未著刀处犹可见朱书痕迹。

《金石萃编》载:石高四尺五寸,宽四尺,

文共十九行,

每行存字二十一至二十二不等。

隶法亦佳。

《校碑随笔》称: 早期拓本

“ 兼、致、文、柔、司、典、麾、

爵、举、无、废、册、远、车”等字尚完好。

10

《范式碑》

· 三国.魏《范式碑》(下为局部)

《范式碑》,亦称《范氏卿碑》,

全称《故庐江太守范府君之碑》,

三国曹魏隶书碑刻。

青龙三年(235)立于任城(今山东济宁)。

久佚。

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重出土,仅存上半截。

《金石萃编》载:石高三尺,宽三尺一寸,

文共十二行,行约十五六字。

可辨者仅三百三十字。

《增补校碑随笔》载: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黄小松旧藏宋拓本,

拓墨精善较重出土后拓本约二百于字。”

隶法劲健淳朴,

结体在《衡方碑》、《韩仁碑》之间,

素有“中朗遗矩”之称。

《汉隶字源》亦以为蔡邕书,

李嗣真《书品》称:

“蔡公诸体惟《范氏卿碑》风华艳丽,古今冠称。”

而《隶释》则痛诋之,以为藻鉴之谬,

并考定青龙三年立,非邕所书。

初拓墨本无李东琪、黄易等人题记。

三国时期的书法,

被这篇文章概括了....

看得还过瘾吗?

快与大家分享吧!

「大雪」

每一个“雪”字都是一道风景!

史上最美8大隶书碑帖,终于聚到一起了!

(0)

相关推荐

  • 刻石新探 |《孔羡碑》《谷朗碑》《天发神谶碑》众家谈

    编者按:11月1日至6日,"源于图像背景的社会和艺术·刻石书法研究与创作系列展之二--三国两晋南北朝刻石三十品新探"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展出.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所结合传统&quo ...

  • 构成中国书法史的一百部作品(上)

    中国书法艺术,是在汉字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创作. 文字的传承使得中华民族血脉相连,黑白的结合表现了阴阳变化统一的哲学思想.书法艺术所需用的元素看似最为简单,却又要求在笔法.字体.结构和篇章上极尽功夫,最终 ...

  • 如何写好对联书法?这篇文章告诉您!

    .111 各种字体的章法布局 一.楷书 主要指唐楷和魏碑(另有晋人小楷.写经体等),属于规范.整齐.静态的书体.书写对联时,字占一格,一般竖成行,横成列,也可竖成行,横不成列,但字形大小基本一致.若取 ...

  • 书法自学?这篇文章讲透了!

    来源:综合网络  编辑:自学君 要了解得书法中的道理,必须切实耐性下一番写字工夫. 近几年来,四方爱好书学的人们,不以我为不敏,时常写信来询问和商讨,其中不少是在学校攻读或其他从业的青年. 有些问题, ...

  • ​沈尹默:书法自学?这篇文章讲透了!

    远山星际 远山之巅,星穹之下.邂逅君子,温其如玉. 4581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要了解得书法中的道理,必须切实耐性下一番写字工夫. 近几年来,四方爱好书学的人们,不以我为不敏,时常写信来询问和商讨,其 ...

  • 关于中国乾隆时期瓷器的纹饰,这篇文章算是讲透了

    早在新石器时代,我们的先祖就已经创制了一系列原始纹饰,用以装饰器物.此后伴随文明的不断进步,纹饰种类渐渐增多起来,纹饰风格也不断演变着,到达清代,中国古典纹饰发展达到最高峰. 清乾隆洋彩花卉纹蒜头瓶 ...

  • 书法如何取势,这篇文章说透了

    在古代书论中,对"势"常有论及.如蔡邕之<九势>.索靖的<草书势>,以及王羲之的<笔势论十二章>等,都对书法之势作了精辟的论述,并且把" ...

  • 书法最忌讳死板,这篇文章让你的楷书更加灵动!

    文源 | 网络 · 编辑 | 思思 设计 | 晓洁 书法最忌讳死板 最近经常看到有人吐槽某位楷书大师,建议大师应该去好练练行书和草书,因为楷书太死板没艺术性,缺乏欣赏性. 小编学识浅薄,个人认为这是对 ...

  • 书法的神、气、韵到底是什么?这篇文章说清楚了

    书法的神.气.韵 文/杨明臣 书法这门艺术,既简单,又玄妙.以汉字为载体,稍识字者一纸.一笔.一墨.一案,即可为之,是谓简单:但其中的理.趣.意.境,寻常人却不易理会,非深研者不能窥其堂奥,是谓玄妙. ...

  • 朱亮辉:书法的“张冠李戴”/搞书法的注意了!研究下这篇文章,少闹点非专业笑话!

    书法的"张冠李戴" 朱亮辉 去年,在外地参加一次文艺性会议,举办方给每位与会者赠送了一本联墨集.该集装祯精美,且不乏古今名家佳联墨宝,回家后便爱不释手地翻阅.赏心悦目之余,更为当地 ...

  • 书法作品的形式说白了就是章法,这篇文章让你彻底理解书法的章法

    一幅书法作品的形式其实说白了就是章法的问题.字要通过一定的章法来展示,章法的不同,直接影响到字本身的效果.不同的书家都有各自不同处理章法的方法.而不同风格的字也需要不同形式去表现. 如创作一件大行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