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浅析蜀汉元老赵云、庞统在加入前的摇摆问题,为何不早来?
赵云和庞统都是三国时期,蜀汉阵营中的重要人物。
赵云是跟关羽、张飞并列的上将,庞统是跟诸葛亮齐名的“凤雏”。
但这两个人在认识刘备后,并不都是一开始就认定刘备是主公并为其效力。
赵云曾离开刘备七到八年,庞统在诸葛亮投奔刘备后,也是隔了好几年,才投奔刘备,期间还曾为敌视刘备的人效力。
如果是心胸狭隘一点的主公,大概会认为他们是摇摆不定,不值得信任。
好在刘备也是人杰,没有那么肤浅,对赵云和庞统的信任始终如一,三人之间也传出了不少佳话。
赵云和庞统为何不从一开始就如诸葛亮那般一心为刘备效力?
当然是各有各的原因及想法,本文就对此略作阐述。
一:赵云
赵云认识刘备时,已经是公孙瓒的属下,后觉得公孙瓒不值得为之效力,因此找借口离开了。
赵云离开公孙瓒的时间没有准确记载,推断大概是在东汉初平四年(公元193年)。
此时的赵云,其实不在公孙瓒身边,而是被派到青州去帮助刘备:“瓒遣先主为田楷拒袁绍,云遂随从,为先主主骑。”
就是在青州时,赵云以为兄长奔丧的名义离开了公孙瓒。
其后,直到建安五年(公元200年),赵云才在袁绍处,跟刘备重逢,并正式为刘备效力。
古人为父守丧,最长不过三年,何况是兄长?
可赵云这一守,就是七年,也就是说,他在守丧期过后,也没有投奔刘备,而是处于观望状态。
有一个比较公认的理由,是因为公孙瓒还没死(建安四年,公元199年时,才兵败自杀),赵云不方便投奔跟公孙瓒交好的刘备。
而赵云离开公孙瓒是:“辞瓒暂归”,也就是请长假或停薪留职,名义上,他还是公孙瓒的部下。
等到公孙瓒死后,就没有顾虑了,所以,赵云在公孙瓒死后第二年,即投奔了刘备。
但这一点理由也值得推敲,因为,赵云并非公孙瓒特别看重的将领。
否则,也不会把他派到远离老巢幽州的青州去给刘备打下手,也不会允许他离开那么长的时间。
以刘备跟公孙瓒的交情,赵云如真有意来投奔,刘备大可以开口找公孙瓒讨要,公孙瓒大概不会拒绝。
新版电视剧《三国演义》中,就虚构出了刘备向公孙瓒讨要赵云并成功的故事情节,这其实比较符合三人之间的关系。
但真实历史中没有这个过程,赵云是老老实实在家乡待了七年后才出山,刘备也没有找公孙瓒讨要赵云。
那么,或许真是赵云顾忌“背德”的名誉,硬是熬到公孙瓒死后才来找刘备。
不过,也还有第二种可能性,也就是赵云确实是在观望。
很据历史记载,兴平元年(公元194年)十二月,就在赵云离开刘备一年多之后,刘备即接任徐州牧,成为一方诸侯。
以赵云的秉性来看,此时即使为兄守丧完毕,也有意弃公孙瓒投刘备,恐怕也会有所犹豫。
为什么?因为赵云离开刘备时,刘备不过只是个平原令(或平原国相),属于比较落魄的时候。
赵云在刘备落魄的时候离开,虽然是有充分的理由,可等到刘备成为徐州牧之后,再来投奔,依旧有嫌贫爱富之嫌。
当初离开时,赵云跟刘备说:“终不背德也。”显然,他是很看重这个的。
所以,在刘备成为徐州牧后,赵云即使有心来投,也会犹豫,他需要再看看。
其后,刘备被吕布夺了徐州,跑去投了曹操,开始跟着曹操(或名义上是跟着东汉朝廷)混饭吃。
这个时候,赵云依旧会犹豫,刘备是想就这样跟着曹操混下去?还是再找机会出来单干?
曹操对刘备是很不错的,《三国志·先主传》中记载:“表先主为左将军,礼之愈重,出则同舆,坐则同席。”赵云哪能知道当时刘备的态度?
而且,赵云的旧主公孙瓒跟曹操应该不大对付,公孙瓒死后,袁绍是把他的人头送给了曹操,由此可见端倪。
刘备如跟着曹操混,赵云投刘备就是投曹操,他肯定不愿意。
当时的远距离通信是很困难的,赵云无法联系在许都的刘备,并获知刘备的真实想法。故而,赵云只能继续观望。
直到建安五年,刘备被曹操击败,再次丢了徐州,再次落魄,且刘备是跑到河北袁绍那去存身,距离也跟赵云拉近了,赵云才再次来到刘备身边。
此时,公孙瓒已死,刘备继续落魄,赵云也没有了更多顾忌,也方便了跟刘备的联络。
《三国志·赵云传》注引《云别传》中的记载:“先主就袁绍,云见於鄴。先主与云同床眠卧,密遣云合募得数百人,皆称刘左将军部曲,绍不能知。”
这段记载可以这么来解释,“云见於鄴,先主与云同床眠卧”,这是赵云来找刘备,两人之间互相交心。
赵云需要问清楚,刘备以后是跟着袁绍混,还是准备找机会单干。
如果刘备没啥大志向,就这样在袁绍麾下得过且过,赵云会马上离开。
赵云就是河北人,想投袁绍早投了,这一点他在投公孙瓒时,就明说了,他看不上袁绍。
还好,刘备野心勃勃,赶忙给赵云交底,迟早是要出来单干的,于是,赵云再无疑虑,正式成为刘备的部下。
赵云一投奔刘备,马上就显示出了自己的作用。
刘备是河北人,在河北招兵是很方便的,但他当时存身在袁绍处,无法自己去招募士卒,否则,袁绍会猜忌他了。
同是河北人的赵云来投,正是瞌睡遇到枕头,刘备不但收获一员大将,还获得了帮助自己偷偷招兵的心腹。
于是,刘备“密遣云合募得数百人,皆称刘左将军部曲”。
此后,常山赵子龙将军就跟着刘皇叔东征西讨,直至打下蜀汉的基业。
二:庞统
刘备在新野时,找司马徽了解荆州的人才情况,司马徽给他推荐了“卧龙、凤雏”。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刘备三顾茅庐,先请了“卧龙”诸葛亮出山。
可另一位跟诸葛亮齐名的“凤雏”庞统,却是在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之后,才来到刘备麾下,这是怎么回事?
从庞统的生平来看,他比诸葛亮年长两岁,且并非像诸葛亮一样喜欢玩隐居,他是愿意出来做事的,很早就出来做官了。
他是襄阳人,最早就在襄阳做官,“后郡命为功曹”,《三国志》中没有记载庞统出山的具体时间,但可以大致推断一下。
诸葛亮出山时,是27岁,当时庞统是29岁。
庞统是正宗的荆州土著,且司马徽“称统当南州士之冠冕”,以庞家在荆州的名望和地位,以及庞统自己的名声,他不至于近30岁还不被征召。
因此,庞统在诸葛亮出山前,或许已经在襄阳为官,既然庞统在襄阳为官,刘备就不可能不知道他。
这就能解释,刘备明明知道“凤雏”是不弱于“卧龙”的人才,却没有上门去请,而是只去请了诸葛亮出山。
刘备请诸葛亮出山时,已经在新野待了有六年的时间,期间经常会去襄阳(刘表当荆州牧时,荆州治所在襄阳),他应该知道庞统。
两人或许还有过点头之交,比如,参加集体宴会什么的,遇见了要打个招呼。
庞统既然已经是荆州官员,刘备就不好再去挖刘备的墙角了。
而且,庞统当时如果是“郡功曹”而非“县功曹”的话,只管理新野一个县的刘备(刘备实际官职超过庞统,左将军的职位一直挂着),拿什么去招揽庞统?
因此,刘备是知道“凤雏”,也知道他在荆州的实力超过外来的女婿“卧龙”诸葛亮,但却无法招揽。
曹操大军南下,刘备弃新野南逃,经过襄阳时,“琮左右及荆州人多归先主”,但其中却没有庞统,显然,庞统当时没想着投奔刘备。
不过,庞统当时是否在襄阳城中,史书也无记载,按照他的官职来说,应该是在襄阳城中的。
此后,庞统的去向有记载,他跑到周瑜帐下去做功曹了。《三国志·庞统传》注引《江表传》中的记载,刘备跟庞统对话时说过“卿为周公瑾功曹”。
《三国志·庞统传》还记载有庞统在周瑜死后,以送丧的名义去过东吴:“瑜卒,统送丧至吴”。
也就是说,庞统在“赤壁之战”期间,以及战后周瑜拿下南郡并当上南郡太守时,庞统是跟着周瑜在混,他选择的是东吴阵营。
至于为什么,史书无记载,大家只能自己去猜,我个人估计是庞统当时不太看好刘备。
“赤壁之战”后,刘备拿下荆南四郡,并从东吴手中拿到半个南郡,驻扎在公安(属南郡治下)时,曾再次有过荆州士人集体来投的情况。
《三国志·先主传》注引《江表传》中的记载:“周瑜为南郡太守,分南岸地以给备。备别立营於油江口,改名为公安。刘表吏士见从北军,多叛来投备。”
这个时候,周瑜是驻扎在江陵(他是南郡太守,江陵是南郡治所)跟驻扎在公安的刘备互相防备。
但显然,刘备在荆州的群众基础远远超过周瑜,当初逃难到襄阳城下时,就有不少人投奔,现在有了实实在在的地盘后,更是如此。
可这一次荆州士人大批投奔刘备,庞统依旧不在其中。
如此可以看到,庞统先是效力于刘表(刘琮),在荆州出现动荡后,他又效力于东吴(周瑜),并在两次荆州士人投奔刘备的大潮中,也没有选择刘备。
周瑜是坚定地反刘备派,他是极力劝说孙权软禁刘备,并在死前,想跟刘备去抢益州的。
庞统在周瑜帐下时,他的立场肯定是站在周瑜一边的。
周瑜死后,庞统以为周瑜送丧的名义,去了一趟江东,我以为,这是他想去看看,自己在江东是否有位置。
根据《三国志·庞统传》中的记载,庞统在江东,只跟江东名流陆勣、顾劭、全琮等,有过一番互相吹捧,可却没有留在江东做官。
庞统没能在江东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他毕竟是外来人,周瑜要经略荆州或益州时,能用得上他,可要是去江东刨食,庞统会被排斥的。
在这之后,才有了庞统回到荆州,跑到刘备帐下做县令,并陆续被鲁肃、诸葛亮推荐后,才被刘备重用。
《三国志·庞统传》中记载:“先主领荆州,统以从事守耒阳令,在县不治,免官。吴将鲁肃遗先主书曰......诸葛亮亦言之於先主,先主见与善谭,大器之,以为治中从事。”
庞统被鲁肃、诸葛亮推荐前,还被刘备罢过官,刘备不知道庞统在荆州的声名和才干吗?肯定知道啊,可为什么还要这么做?
我认为,这是刘备故意的,是在敲打庞统,毕竟,庞统曾有过两次投奔刘备的机会,但他都放弃了,而是去选择了东吴阵营。
敲打后,再接受鲁肃和诸葛亮的举荐,予以重用,一张一弛,帝王心术而已。
也或许是刘备想出口怨气,看不上落魄时候的刘皇叔,是要付出代价的。
此后,正式为刘备效力的庞统,也不会有其余心思了,一心为刘备出谋划策,甚至还为刘备战死。
以庞统及庞家在荆州的地位来说,他死得可惜了,有他在,不但刘备能分出一位顶级谋士帮助关羽守荆州,也能更好的稳定荆州。
三:总结
以上是我对赵云、庞统这两位蜀汉阵营的重臣,正式为刘备效力前的情况分析。
赵云或是因为顾忌公孙瓒尚在,也或是顾忌担上嫌贫爱富的名声,又因为通讯不畅,不了解刘备的真实心意。
所以,赵云晚了好几年才来到刘备身边,但他的心意是一直在刘备身上的。
而庞统,却是实实在在的一开始就不怎么看好刘备。
庞统和诸葛亮不一样,他是正儿八经的荆州土著,家族在荆州也有名望和势力,在荆州属于根深蒂固,谁来统治荆州,都需要庞家这样的家族帮助。
因此,他不需要去赌,不需要如诸葛亮那样,去找落魄的刘备辅佐。
“赤壁大战”前后,即使是刘备获得了荆南四郡及半个南郡时,东吴的实力也是远远超过刘备的,周瑜也是勇于进取的将领。
因此,此时的庞统,愿意跟着周瑜混,也是理所当然的。
在周瑜帐下,未必就比在刘备帐下差,周瑜若活着,荆州和益州的归属,还真很难说。
庞统为周瑜出谋划策,同样能体现出自己的价值。
周瑜死后,东吴放弃南郡,也等于放弃了益州攻略,庞统在江东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也无法实现自己的价值。
他唯一能投奔的,也就只有占据着荆州并觊觎益州的刘备了。
如上,是我结合史书记载的推断和分析,未必准确,欢迎有三国爱好者及不同意见者在评论区留言探讨。
参考文献:《三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