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身感知-->反身抽象”是基本思维规律,那么,理科知识如何创建具身感知?(PHET)

​很多人都感到理科知识非常难,这是什么原因呢?

王珏老师认为,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
  • 科学研究的是世界的内在规律,看不见摸不着,而且往往是人为构建的模型,学生难以理解语义(学科术语、符号)代表的真正意思。
那怎么才能让学生理解知识所代表的真正意思呢?
这就需要从“知识—经验”的关系入手。
知识,来源于对具身感知的反身抽象。这里有两个要素:
  • 具身感知:由这具身体的各种感官获得的信息,留下来的就是“经验”。
  • 反身抽象:脱离具体某人、某种感官的经验,而用语言文字符号(语义)对经验进行描述(比如总结、分类等)。
知识生成的第一阶段,是建立具身感知;第二阶段才是将具身感知中所获得的经验,进行总结、提升、符号化(也就是语义化)。
可以说,只要能够让学生建立对科学知识的体验、获得经验,绝大多数知识都能够轻松理解。
为了充分说明这一点,本文将通过几个案例,来剖析具身感知是如何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的(科学概念也类同)。
本文所用的虚拟仿真实验网站——PhET,由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的卡尔·威曼教授,用他所获得的诺贝尔奖奖金制作出来的。他希望通过免费的数学和科学互动程序,鼓励孩子从探索中学习,激励学生在直观的、游戏化的环境中进行探索和发现。
关于PhET网站的详细介绍,以及其中所提供的部分虚拟仿真程序,可参阅:《科学知识'可视化'互动网站:PhET
案例一    “分数:入门”  仿真程序与“分子分母”的概念获得
  • 扫码可进入PhET体验:

进入“分数:入门”的“介绍”分支后(如下图),我们可以看到画面右侧的一个分数:1/3。
当在仿真程序中操作分母、或分子中的数字时,学生很容易观察到如下现象(如下图所示):
  • 操作分母时,一个圆被分成的份数就发生了变化。分母每增加1,圆就被多分出1份;而分母每减少1,圆就被少分出1份。

  • 操作分子时,一个圆被分成的份数不发生变化,此时变化的是圆中的绿色扇形。分子每增加1,绿色扇形就多1份,分子每减少1,绿色扇形也会减少1份。

学生在进行互动操作的过程中,就会通过“具身感知”的方式,体验到“分母”和“分子”概念的实际意义——分母是圆被分成的总份数、分子是绿色扇形(以上在学生头脑中均以图像化方式呈现),为概念的理解提供了强有力的情境支撑。
此时,如果能够在教师的导引下,进一步将学生的“具身感知”进行“反身抽象”,用语义化的方式进行表述,就会帮助学生的认知,完成从具象向抽象的转变。
当然,在抽象的过程中,具身感知也会带来干扰——因为分子分母的意义,并不只局限于“圆”。仿真程序早就考虑到了这一点,在网页顶部提供了多种形状,可用于切分。
当学生能多尝试几种形状(如下图的方块),发现其中的共同点时,总结和抽象的时机就真正来到了!
因为,学生在仿真环境中进行互动操作时,通过多次具体事例的“具身感知”,很容易找到它们的相同点,从而自行总结“分子分母”的实质意义是什么。
这种将“具身感知”与“反身抽象”相结合的方式,来获得和理解知识意义的方法,效果要远远优于教师经常使用的、以纯语义为主的教学方式。
事实上,这种“对具身感知的反身抽象”的学习路径,正是人类获得知识的基本途径,也完全符合人类认识世界的认知规律。
其实,对于分数概念的获得,PHET还提供了更多!
比如:在如下图所示的“分数:入门”仿真程序的“实验室”分支中,老师可以先给出一个分数值(如3/5),让学生通过拖拽的方式,来构建这个分数。
为了完成这个任务,学生必须要先弄清楚分母和分子的实际意义
他首先必须从顶部的一排图形中找到恰当的图形(即被等分成了5份的圆),然后分3次拖动该图形到空白圆圈中,才能正确地完成这一任务。
以上的实验或者说测试的过程,在学生大脑中,是与刚才“具身感知—反身抽象”过程相反的——学生需要看到分母(5)、分子,认出他们代表的实际意义,然后把它和自己的选择、动作相联系(点击哪个、拖动几次)。
在此过程中,学生也许会犯错。但在尝试、犯错、反思、调整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的“动作”、以及动作所带来的结果,一定能更深刻地理解分子、分母的实际意义!
案例二    “建立方程”  仿真程序与“变换”概念的获得
  • 扫码可进入PhET体验:

进入“建立方程”仿真程序的“图案”分支后(如下图),我们可以看到左侧有一列小脚丫、雪花、蝴蝶等图案,中间有一个长筒,右侧有一列空白方框。
当我们将“小脚丫”图片拖动到长筒左侧时(如上图中①箭头所示),我们就可以看到该图片会穿过长筒内部,显示在右侧方框处时就会变成另外一个样子(如上图中②箭头所示)。
看到这里,学生一定会好奇:那图形到底会变成会什么样子呢?下图右侧就是变换出来的图形的样子:
如果老师此时问:同学们猜猜看,中间的长筒对图形动了什么样的“手脚”?
相信所有学生都会发现,左侧的图形被“旋转了90度”。
老师可以接着选择其它变换规则,如:变为黑白图片、镜像、复制多份等等。
——此时,学生会通过操作、通过观察,建立一个认知:某个图形(图中左栏)、根据某种加工法则进行处理(图中长筒的功能)、会得到某个相应的图形(图中右栏)
不过,此时还不到总结规律的时候。一是因为只有一个案例,谈不上“总结”,二来也是为了防止“具身感知”所带来的无关干扰,比如学生可能会误以为,只有对图形才能进行变换。
该互动仿真程序中,提供了各种各样的事物图标、甚至还有数字(如下图),以及各种各样的变换手法,学生可以尽情实验、观察、猜测、验证。
学生在建立了足够多的、种类也足够丰富的互动后,再进行总结,就可以很容易地理解“变换”的本质(此时与“函数”还没有关系)。
——因为无论什么样的“变换”,都是对某个初始值(图中左栏)、根据某种加工法则进行处理(图中长筒的功能)、得到某个相应的结果(图中右栏)
当我们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建立了如上对“变换”的本质的认知,再通过类比的方式,就可以轻而易举地理解函数的本质了:
  • 上图中左栏事物/数值,相当于函数中x的定义域

  • 中间的长筒对左栏的事物,相当于执行了某种fuction,我们把它表述为f(x)

  • 上图中右栏经过变换过的事物/数值,相当于y的值域

显然,用仿真程序建立体验+类比的方法,来理解函数的定义,其教学效果要远远好于直接给出函数的定义、并用语义化方法讲解定义的方法。
类比教学方法可参见:《科学教学法:类比(8)》)
因为,学生在仿真环境中进行互动操作时,通过多次具体事例的“具身感知”,很容易找到它们的相同点,从而自行总结“变换”的实质意义是什么。
然后,再在教师的导引下,将这种具身感知进一步“反身抽象”为语义化的表述方式,就是小菜一碟了。——既然已经理解了实质,只需要知道它叫什么名字,能有什么困难呢?
反之,“直接出示定义、并用语义化方法进行讲解”的方法,在讲解之前学生固然对知识一无所知,在讲解过程中又由于语义本身(尤其是新概念)的抽象性,学生往往会感到高深莫测、一头雾水,难以对这些语义信息进行有效认知加工,因而难以理解知识的内涵与本质。
以上,我们以两个数学概念获得为案例进行分析,力图说明“具身感知—反身抽象”是人类获得知识的基本途径,也完全符合人类认识世界的认知规律,是一种科学教学方法
在看我的文章的过程 ,也强烈建议大家对上述两个案例,能够亲身体验一番(PhET中有数百个仿真程序),如果能带着学生、或者自己的孩子一起体验更好!
我相信,你一定会发现:用这种科学的方式来学习,是多么轻松、高效、开心!
如果您有什么心得、或实践案例,也欢迎留言给我!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