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八年六次名落孙山,学台悬牌批责,此后两年联捷成为举人
道光十二年(公元1832年),22岁的曾国藩又一次秀才落第了,这是他参加科举考试的第六次。从14岁开始参加科举考试,这漫漫的八年时光却是难以跨过最低的考试门槛。
沮丧、羞辱、他人的嘲讽······使得年少的曾国藩十分难堪。俗话说:福无双至祸不单行,遍寻榜单找不到自己名字的曾国藩,却在旁边的另一张告示上,找到了自己的名字。
原来他的考试文章,被主考官认为:虽然文笔尚可,但文理欠通,该讲的道理没讲通。作为反面范文,被学台大人“悬牌批责”。这次经历直到晚年,曾国藩还是认为是自己一生的五大耻辱之一。
什么是悬牌批责
清朝初年在明朝“六等试诸生优劣”方法基础上,制定了针对地方官学管理的“六等黜陟法”。按考试成绩将考生分为六等:文理平通者列为一等、文理亦通者列为二等、文理略通者列为三等、文理有疵者列为四等、文理荒谬者列为五等、文理不通者列为六等。
根据“六等黜陟法”,一二等与三等前列者有赏,四等以下有罚或黜革。而且主考官会在每次考试后,挑选几篇好的文章出来,作为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同时也会挑选比较差的文章进行点评,并在放榜的时候,一并公示以示责罚就称为“悬牌批责”。
被悬牌批责后的反思和践行
被“悬牌批责”的难堪,使得六次落榜的曾国藩受到了极大的刺激。回到家中,连庆祝父亲的宴席都没有参加,就开始反思自己屡次失败的原因。
他把自己的文章和别的优秀范文进行对比,由此得出自己的文章过于拘谨,缺乏大局的贯通和整体的气势。更是感悟到:“盖场屋之中,只有文丑而侥幸者,断无文佳而埋没者”。
同时将所有的问题都归结于自身的愚笨,后来在日记中这样说道:“受质本薄……志亢而力,不副识远而行不逮”。
通过一年的辛勤学习,曾国藩终于感觉自己开窍了。他开始知道怎么写文章,才能表达自己的真见解,能把道理讲透讲通。
第二年的考场上,曾国藩拿到考题后,先针对题目对文章脉络进行了整体的构思,最后才按照八股文的要求徐徐展开。这一次放榜后,曾国藩终于在榜单上找到了自己的名字。虽然不那么靠前,毕竟成为了秀才。
中了秀才之后第二年,恰是乡试之年,这年秋天,曾国藩又到长沙参加了举人考试。原本只打算试试深浅的曾国藩,居然一考即中,获得了湖南省第三十六名的好成绩。
中秀才之后马上中举人,这就是所谓的“联捷”,老曾家的运气似乎彻底转过来了。如此轻易取得举人的曾国藩,正是因为他在悬牌批责之后,弥补了自身的不足。事实证明,悬牌批责成了他和整个家族命运的转折点。
挫折是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
艰难的科举经历对曾国藩是一次极好的自我教育,强化了他“愈挫愈奋”的性格特点。虽然自己比较笨,但是也能走通百分之九十九的人走不通的科举路,可见只要努力,天底下没有任何事是做不成的。曾国藩在后来的生命历程中,越遇到挫折,越能激起斗志。
和曾国藩比起来,同时代的另一个著名人物—农民起义领袖洪秀全,就“同途殊归”了。洪秀全比曾国藩小三岁,算是同龄人。和曾国藩一样,他也是出身于普通农民家庭,全家人也是全力以赴供他,要他走通科举之路,但是他的抗打击能力显然不如曾国藩。
洪秀全考秀才三次落榜之后,就受到严重刺激,晕倒在榜前,做了那个著名的升天的梦,梦到了“上帝”。第四次失利,就彻底放弃了科举,转而创立“拜上帝教”,走上了与曾国藩完全不同的另一条人生道路。
后记
人生的转机多半是由别人来告诉你的,就像曾国藩被悬牌批责一样。那些看起来十分难堪或者万分煎熬的岁月,往往隐藏了人生的重大转机。
在巨大的挫折面前,有人看到的是死的迫近,有人看到的是生的转机。
如果你鼓起勇气,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战胜挫折,那么当挫折的阴云被驱散后,头上是一片多么美的天空。
如果你面对挫折只会叹息,失去了前行的勇气,那么你必将被困顿束缚,被天空中逐渐浓密的黑云所吞没。
成长,其实就是挣扎向上,多方进取;起步时,也许孤单冷清,然而越过了曲折考验,成就会是一个千姿百态的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