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职场,你不成功可能是因为你不会“装蒜”!

每一个十万加的公众号,大体上离不开这些。

为什么别人工作了几年进步了、提职了、涨薪了,

而你没有原地不动?

 你不成功,可能是因为你不会装蒜!

装蒜从来就不是一个贬义词。

装蒜是怎么回事?

故事这样说:

某一年,乾隆皇帝到南方某地巡查,

看到地里一片蒜苗长得绿油油,赞不绝口。

第二年,皇帝又来,可是这年蒜苗没有长出来,地方官吏为了讨好皇帝,

就把一些水仙搬过来,冒充蒜苗,

后来有了个歇后语:水仙不开花——装蒜。

故事很牵强,乾隆皇帝喜欢吃蒜还是喜欢看蒜?可能吗?!

《现代汉语字典》对“装蒜”这样解释:

装糊涂;装腔作势。例句:你比谁都明白,别装蒜了。

感觉这样的解释还是不到位,认真的思考了一下这个词语,你会有新的发现。

装蒜这个词高深莫测,不是“装糊涂”和“装腔作势”那么简单。

到是《现代汉语词典》的例句更贴切一些:你比谁都明白,是在装糊涂。

这个词的关键是你比谁都明白,还要装糊涂

因为这个“蒜”不是吃的大蒜,而是算术的“算”。

《易经》为百经之首,是中国文化的基础的基础。

“文王拘而演周易”,这个“演”是“演算”,易经最通俗的作用是算卦,

这应该是“算”的最初的意义吧。

中国古代文化里,奇门阵法、梅花算术、袖里乾坤层出不穷。

“装蒜”是心里早就有了定数,是因为时机不成熟或场合不对,不是发表见解的时候,于是就假装不懂、或者故意显得高深莫测。

初入职场,领导安排你去做一件事情,你即便是知道怎么去做,但你一定要认真向领导请示。事情办完后,向领导汇报时,说,根据领导指示,事情做得比较圆满,这就是装蒜。

不会装蒜的初入职场者,勇气可嘉而业务不熟,领导话还没说完呢,自己早就跑出八里地去了,事情自然就很难办好,即便是办好了,领导心里会舒服吗?

出头椽子先烂,因为不会装蒜。

不会装蒜的领导,不是一个合格的领导:

领导装蒜就是心中有数,然后再征求大家的意见,

这不是装腔作势,是一种姿态。

你如果按照你自己的理解,当当当说了一大通,以为抢着发言是美德,

岂不知会上凡是第一个发言的,都是班子里地位最低的。

你以为领导征求你意见呢?其实,人家早就心理有(算)术了。

装蒜是心中有数,并且是绵里藏针,表面上风平浪静,一旦机会出现,马上就锋芒毕露。

装蒜的人都有目的!

装蒜和装糊涂不一样,装糊涂是出世,而装蒜是入世。

历史上最能装蒜的、装的最好的是诸葛亮。

刘备创业艰难,走投无路时,想聘一个总经理,徐庶向他推荐诸葛亮。

诸葛亮早就名声在外了,因为砍柴种地的老百姓都知道,

他每天在家里比作管仲、乐毅玩儿,

这就是装蒜的第一步:

利用宣传舆论工具,打出自己的品牌,吸引消费者眼球。

第二步:故意让刘备三顾茅庐。

既然你有辅佐霸业的能力,有人来聘你了,赶紧上任不就得了?

不,非得要装,故作深沉。

勾起刘备的好奇心和急切的心情。

越是得不到,越要想得到。

第三步,隆中对!

国际国内的形势都在胸中,这就是“蒜”

表面上风平浪静,胸中自有万千兵。

biabiabia一通狂晒,立刻晕了刘皇叔。

诸葛亮,你装的一头好蒜!

历史上比诸葛亮装蒜还要早的,还有一个人,

不但装蒜,而且他的名字就叫刘蒜

我从来就不认为装蒜是一个贬义词,否则,何以皇家子弟起名叫刘蒜呢?

刘蒜出生年月不详,死于147年。

刘蒜是汉章帝刘炟的玄孙,144年继承王位,在朝廷里参与国家管理,

他严谨持度,举止有礼,风度翩翩,很多大臣都非常喜欢他。

145年的时候,年仅两岁的汉冲帝死了,

在推选新皇帝的时候,他就是候选人之一,

尤其是太尉李固等人欣赏他。

坏就坏在还有欣赏他的人,曹操的爷爷曹腾,此时任中常侍。

曹腾等人和李固不是一伙人。

太监做官,自然有一帮宦党。

曹腾来拜谒刘蒜,刘蒜没有给予礼遇,于是就惹恼了整个宦党。

儿童皇帝冲帝死了、接班儿的还是儿童皇帝,质帝也死了,

这个时候,大臣李固、胡广、赵戒等人就想推举刘蒜上,

可是死太监曹腾等人不干,于是就有了汉桓帝。

147年,有刘文、刘鲔造反,欲推举刘蒜为皇帝,结果被灭。

刘蒜被贬并流放桂阳,自杀而死。

刘蒜装蒜没装好,

你知道太监死变态,你得罪他干嘛?!

得罪了小人,你就得万分小心。

装蒜最成功的是赵匡胤,

五代时期很乱,周世宗柴荣死后,7岁的儿子柴训宗继位。

史书这样说:

公元960年春节,后周朝廷正在举行朝见大礼的时候,忽然接到边境送来的紧急战报,说北汉国主和辽朝联合,出兵攻打后周边境。

朝廷派赵匡胤带兵抵抗。

当天晚上,大军到了离开京城二十里的陈桥驿,赵匡胤命令将士就地扎营休息。兵士们倒头就呼呼睡看了,一些将领却聚集在一起,悄悄商量。有人说:“现在皇上年纪那么小,我们拼死拼活去打仗,将来有谁知道我们的功劳,倒不如现在就拥护赵点检作皇帝吧!”

没多久,这消息就传遍了军营。将士们全起来了,大家闹哄哄地拥到赵匡胤住的驿馆,一直等到天色发白。

赵匡胤起床后,还没来得及说话,几个人把早已准备好的一件黄袍,七手八脚地披在赵匡胤身上。

什么黄袍加身自己推脱不掉呀,

都是套路,在装,装蒜。

我怀疑边境送来的紧急战报都是假的,是套路。

所有的事情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心理有“蒜”,反倒更有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