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暑假不是为了让孩子补习文化课,而是为了放大他们的兴趣特长

【家教智慧 第868期】

上世纪七十年代,我们农村学校除了放寒假,没有暑假,而是放麦假和秋假,也俗称“农忙假”,顾名思义,学校放假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回家帮大人去干活。那时我正在上小学,大活干不了,小活是要干的,比如,麦季拾麦子,秋季掰玉米,而无论放假还是平时放学后,每天还都还有一个活必须得干,那就是割草——割猪草喂自家的猪、割牛草送到生产队里喂牛换工分……

尽管当时要不断帮大人干活,但我的学习好像也不曾耽搁,每有考试,成绩总是不错,小学毕业考入了东平四中——全公社只招两个班,也算是掐尖了;初中毕业考上了师范——那时是先考中专再考高中,全县当时中专计划不到百人。

我的那些同学,现在不少人都是各行各业的精英,像省立医院的石玉龙,泰安起重机厂的张德房,齐鲁大学院的徐玉龙等等。

后来,上了师范,读了潘光旦先生的文章,知道学校放寒暑假不仅是为了过春节和避暑,而是别有深意!

潘光旦是二十世纪中国思想文化界的泰斗,对现代教育颇有研究。他说,世界“近代教育制度,是工业文明的产物,所以有人把学校比作工厂,把课堂比作车间,把教师比作工人,把学生比作原料。这种‘规模化生产’虽然有利于让更多的人接受教育,但也出现了另外一些问题,主要是:现代学校教育实行的是班级授课制,这种制度,不仅不能照顾到学生个体的身心发展、兴趣特长和特殊爱好,反倒可能把他们变成千人一面的‘产品’。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创立现代教育制度的人们才在两个学期之间安排了一个较长的假期,目的是给学生更多的自由,让他们的个性和才华有一个成长发育的时间和天地。”

这也就是说,学校放假的目的仍是为了学生学习,但这个学习,不是为了让孩子继续学校“狭隘”的文化知识学习,而是为了让孩子脱离学校“统一”的束缚,按照自己的意志做自己喜欢的事,更好的发展自己。

比如,孩子如果孩子对音乐、书法、绘画、武术等感兴趣,可以在自愿的前提下可以送他们去兴趣班、特长班,让孩子去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做孩子自己想做的事,放大自己的特长。但现当下家长动辄给孩子报十几个兴趣班,试图让孩子“十八般武艺”样样通的做法却不仅不会让孩子有特长,反而会毁了孩子本有的兴趣。

除了放大特长,还要把孩子放归自然,让孩子走向社会“玩一玩”—— 逛公园、去旅游、做个志愿者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同伴一起做游戏等同样也是学习,而且对他们的个性、情商、综合素养发展而言,是更好、更重要的学习。

当然,孩子如果某一科学习确有难度,暑假里让孩子补一补、赶一赶也是完全可以的。但当下无论孩子学习优差,无论孩子愿意与否,一股脑地把他们赶进所谓的“补习班”“预学班”“提高班”里,让孩子重复学校的故事,则不但误读了暑假的涵义,不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也不一定能促进孩子文化课学习成绩的提升。对于这一点,我想对大多数家长来说,应该是深有体会的:孩子从小就上补习班,学习却一直没起色,那就是走入了愈补愈差,愈差愈补的“补习”怪圈,将孩子学习的“天窗”给补(堵)上了,孩子的学习怎么还会好起来呢?

分享教子心经

成就精彩人生

敬请扫码关注

作者,李玉柱,中学高级教师,中国教育新闻网蒲公英评论特约评论员,山东省教育技术装备专家委员会委员。 此为平湖一柱公众号原创首发作品,转载请务必标注来源,违者必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