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标准答案——二代选择单株(穗)数是多少?

在我的印象中,杂种二代选择多少单株(穗)这个问题一直有人在问,特别是最近又有两位同行问到这个问题时,我忽然觉得,这个问题不好直接用诸如30或50、或更多一些的数字来回答了,其理由是:1)对方按照我们给出的这些数字去实施、去选择,不一定就能够从某些组合中选出品种。2)从我经历过的一些杂种组合看,很多很多都是按照“既定的数字”进行选择的,其后代就是没有育成品种。3)在我育成品种组合杂种第二代选择中,同样是育品种的组合,其中选单株(穗)数也是相差甚大。4)在实际选择过程中我发现,一个组合,选择单株(穗)数多少随意性很强,表现好的很容易就多了,不好的想要多选也难实现,归根结底个体表现才是关键。

共育成4个品种的组合:农大3338/S180。这个组合杂种二代中选单株(穗)数是153株(穗)。同样是已审定有五个品种的组合:农大3097/轮选987,其杂种二代只中选了23株(穗)。另外,在两三年前,我们曾经说过一个中选了900多单穗的组合:6038/农大5133。这个组合的性状互补性很强、一代表现最好,二代表现还好,选择到的个体单穗种子也好……结果,这个组合只持续到了第四代,后来就再也没有了,没有育成品种!上世纪80年代初,DKH105、107是两个被蔡旭先生看好的杂交种,组合亲本是:中国提型不育系/美国提型恢复系。其杂种一代杂交优势明显、产量高……当年,这两个组合二代种植群体超过了一亩地,中选的单株(穗)有一两千之多,但后代没有选择到理想的恢复系,它们主要毛病是在产量性状、也就是丰产性上的表现不够……等等这些,例子不多,但挺能说明问题的。

它们说明——

第一,好组合的二代,不论选择单株数量几何,育成品种的可能性都很大;烂组合,即使是杂种二代选择单株(穗)数量很多,后代也很难有成事儿、育成品种难!

第二,好组合,不是我们认为好就好了,而是要等到育成品种才算数,至少要等到第三代。第三代只要是有了“丰相”表现不错的目标品系或系统,即使是这样组合后代没有育成品种,我认为它们也同样属于“好组合”。

第三,很多时候,中选单株(穗)数的多少虽然我们事前有计划,但更多的时候,是二代个体的田间和籽粒表现左右了实际的中选数量——实际表现差的组合,想要多选也不可能;实际表现好的组合,不想多选,也不现实,不由自主会决定一切。

第四,从组合成功率不到百分之一的概率看,成功组合还是挺少的,而哪些组合是重点?这个问题,的确变成了很难说的事儿!所以,我们以前淘汰过多的一代、二代的做法不科学!还是应该给每个组合留有一个能出品种的机会,尽量都选择一些单株(穗),让它们到三代去表现。当然,一些本身就表现较差的组合,二代即使是我们想选,也会因为没有“好株(穗)”而选择不成。再退一步说,这样不行的组合,即使是二代选择了单株(穗),当它们不行时,也会扛不过室内考种依据籽粒性状的淘汰。

第五,越是要求亲本间互补性状多,二代性状分离就越严重,分离出或选择到的目标个体就越少。所以,我们没必要嫌弃那些中选单株(穗)数少的组合,一个组合,能有几个单株(穗)、十几个单株(穗)中选,也要将它们种植下去,待到三代依据它们个品系或系统的表现而定夺。

第六、相对来说,中选单株(穗)数量较多,譬如超过五六十、甚至单株(穗)数到达一两百的组合,育成品种的可能性较大,理由是:杂种二代个体表现优良的数量多;杂种三代优良品系或系统相对出现的就多,优中选优的可能性才会有。

今年(2019~2020),我们杂种二代组合是98个。杂种都是稀条播种植,基本苗5~8万——植株高的组合基本苗少一些,种植较矮的组合基本苗稍多一些。种植面积为1.4×14.7(平米)大区,一级组合种植两个区,二、三级组合种植一个区(一个区,按照5万基本苗计算,杂种二代个体是:1543个)。

选择或“选收”前,我们将组合按照表现再次定级,这个“级”就是规定了本组合的选择单株(穗)数。注意!这里不是说的“中选”和实际选择数。

一级:300株(穗);二级:200株(穗);三级:几十到100之间。

“选收”从5月28号到30号。闫勇和我,用时两天半(包括这三天早上的两个半小时)。

实际“选收”过程中,很多三级组合没有“选收”到穗子(算是淘汰了),一些一级组合,“选收”的穗子数量超出了300,甚至有到四五百的。这些选择多的组合,在室内考种过程中,就可以适当的将籽粒标准卡的严格一点点,最后这些表现好、田间“选收”数量过多的组合,实际中选株数有能够达到200的。但一般都在100左右或更少一些,就像是上边所说,一些组合即使是选择到了几株(穗)、十几株(穗),我们也将其种植下去,给它们一个机会、也让我们多一些机会。

最终,我们今年秋播种植F3组合是56个,4390个穗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