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农村大受追捧的蓑衣,红军长征时穿过,现在都拿来做什么呢?
每个时代都能给人留下一些“烙印”,如今人们称之为“老物件”,蓑衣就是典型的代表,上世纪八十年代,蓑衣在农村大受追捧,现在已不多见。
说到蓑衣,这是很多人的回忆,这种老物件对于现在来说,只能是回忆了,随着诸多代替品的出现,蓑衣不得不退出视野,走向被淘汰的结局。
就我这种90后而言,对蓑衣还有印象,小时候出行必然会带上它,如今的00后早已不知这是个什么东西,这就是时代的不同,但蓑衣仍有价值。
蓑衣是用棕榈叶来制作而成的一种“雨衣”,以都是以纯手工的方式来制成,包括挫绳,采棕树皮,插编,缝制等等,一件蓑衣的制成来之不易。
它会花费人们很多的时间,这也恰恰说明了以前蓑衣的用途很大,而且在农村用得普遍,否则花费那么多精力去整出这个物件,可就不值得了。
至于有什么用途,我想我不必多说了,雨衣自然就是用来挡雨的,以前就是当雨衣来用,穿惯了现在的塑料雨衣,就觉得这玩意儿一文不值了。
但在那时,碍于条件限制,没有什么比蓑衣更实用。
古人对蓑衣情有独钟,电视上看到的很多武侠剧就有蓑衣的元素,你可以想象得出来,“寒江孤影,江湖故人”,配上蓑衣,古风的画面就出来了。
古诗《江雪》中就写了“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的诗句,苏轼的《浣溪沙》中也有蓑衣,蓑衣早在千百年前就已经流行了,并且入了文人之眼。
在文人眼里,蓑衣除了能挡雨,还增加诗的画面感。
到了近代,蓑衣依旧是实用的物件,红军长征时用到的防雨工具就是它了,虽然不能完全遮雨,但对于那时候的条件来说,蓑衣是很好的选择。
现在,防雨的工具五花八门,蓑衣已经不多见了,农村人也用不上它了,毕竟制作不易,而且还很笨重,用雨伞更方便,难道蓑衣已一无是处?
其实蓑衣依然有它的价值,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了。
如今的蓑衣常被当作道具出现,前面也提到过了,武侠剧里有了蓑衣,一方面是体现出古人的生活习惯,另一方面则是营造出江湖的那种气氛。
一位侠客乘船缓缓而行,夕阳把他的脸染出了一片红,此时加上蓑衣,是不是就有那种气氛了?现在一些短视频就用到蓑衣当道具,太古典了。
蓑衣之所以被称为“老物件”,因为它是老一辈人的回忆,某个时代的“烙印”,也因为它被淘汰了,所以就有“老”的说法,但不代表它没有价值。
其实,蓑衣的确不如雨伞好用,防水的效果不如塑料,它的淘汰也是时代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在我们农村,现在也没有多少人出门带蓑衣了。
随着网络的兴起,蓑衣也在一些短视频中出现过,这就是它这个时候的价值,你认识这种老物件吗?留言和老邪一起讨论!关注【桂北老邪】,了解更多内容。#三农高质量创作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