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汗是辨证诊断重要方法》肖春宏老师
《问汗辨证诊断之法》
【一】什么叫汗?
体内阳气蒸发津液经过汗孔到达体表的液体物质,叫做汗。也就是《内经》所说的“阳加于阴,谓之汗”。“阳”是指阳气,也就是内热。“加于”是蒸发的意思。“阴”是指津液。
【二】出汗机制。
1,汗是由津液转化而成的一种物质,因此体内津液充足是出汗机制之一。
2,阳气是蒸发津液变成汗的热源,因此体内阳气盛是出汗机制之一。
3,汗能不能排出去取决于汗孔开合,因此汗孔开是出汗机制之一。
【三】生理性出汗与病理性出汗。
在天气炎热、剧烈活动、衣被过厚、吃辛辣食物等情况下出汗,都是正常出汗现象,是生理性出汗,不属于有病。而应该出汗的时候不出汗,不应该出汗的时候偏偏出汗,这就是有病了。诊断病理性出汗要运用诊断“揆度奇恒”原理,也就是与正常人作比较,判断是否是病理性出汗。比如在20℃左右,谁都不出汗,某人却总出汗,这就是病理性出汗。
【四】问汗之科学程序。
首先必须辨是表证还是里证?之后再问汗诊断病因。《十问歌》说:“一问寒热,二问汗”,第一个问“寒热”之目的,就是首先要辨别是表证还是里证,如何辨别呢?病人感觉发热,同时又恶寒,为外感表证,即是《医碥》所说的“外感则寒热齐作而无间”。病人一会感觉发热,过一会又恶寒,为内伤里证。即是《医碥》所说的“内伤则寒热间作而不齐”。
1,在诊断确定是表证情况下:
(a)无汗是风寒表证,为什么呢?寒主收引使汗孔关闭而无汗。
(b)有汗是风热表证。为什么呢?热迫津液外泄而出汗。
2,在诊断确定是里证情况下:
(a)无汗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津液亏,津液亏则化生汗液无源而不出汗。另一种是阳气虚,阳气虚则蒸发津液变成汗无力而不出汗。
(b)有汗也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里热盛,为什么呢?因为里热蒸发津液外出而出汗,即是“阳加于阴,谓之汗”。另一种是卫气虚,为什么呢?因为卫气虚了,卫气控制汗孔关闭的能力减弱而出汗。
咱们学过五邪理论,知道难治与易难的道理,其中的道理依然可以用来判断外感表证导致的脏腑病之难易,一处通,处处通。
外感表证引起的脏腑病,为易治,无论症状多重,都是易治,为什么?脏腑决定营卫,营卫受脏腑领导,营卫小胳膊拧不过脏腑大腿的![呲牙]
与脾侮肝一样,都好治。
仅仅治个皮毛,却被冠以善治者,牛大了!哈哈哈……
今天春宏老师在群里分享了“汗”的知识,讲的太好了,记录一下。
春宏老师总结:
【一】什么叫汗?
阳气蒸化津液,经过汗孔到达体表的一种液体物质,叫做汗。也就是《内经》所说的“阳加于阴,谓之汗”。“阳”是指阳气,“加于”是蒸化的意思,“阴”是指津液。
【二】出汗的机制。
汗是津液的一种转化物质,是以津液为物质基础;阳气是蒸化津液变成汗的动力,就象我们烧开水一样,下面要有火,才能把水烧开,将水蒸化出去。汗能不能出去,取决于关卡汗孔的开合,阳中之卫气控制着关卡汗孔的开合。
【三】生理性出汗与病理性出汗。
在天气炎热、剧烈活动、衣被过厚、吃辛辣食物等情况下出汗,都是正常出汗现象,是生理性出汗,不属于有病。而应当出汗的时候不出汗,不应当出汗的时候偏偏要出汗,这就是有病了。诊断病理性出汗,运用“揆度奇恒”原理,也就是与正常人作比较,判断是否是病理性出汗。比如在20℃左右,谁都不出汗,某人却总出汗,这就是病理性出汗。
【四】问汗的意义
1,问汗可以判断人得了表证时所受外邪的性质,外邪是指风、寒、燥、暑、湿、火,通过汗来判断表证受了什么外邪。比如无汗是受寒邪,为什么呢?因为寒主收引使汗孔关闭。汗液粘手是受湿邪了,为什么呢?因湿邪的性质是粘滞。有汗是受了风邪、或热邪、或暑邪,为什么呢?因为风性开泄、热能迫津液外泄,都能使人出汗。少汗或无汗是受燥邪了,为什么?因为燥邪的性质是干燥。
2,问汗可以判断人得了里证时阴阳盛衰,因为汗是以津液为物质基础,所以阴液不足,出汗少。因为阳气是蒸化津液变成汗的动力,所以阳气不足,蒸化津液无力,不出汗。
3,问汗可以判断病邪是否有出路,汗孔可以排出邪气,可是汗孔开与闭,我们看不见,只有通过汗来判断汗孔开与闭,出汗了证明汗孔是开的,邪气有出路。无汗证明汗孔是闭的,邪气无出路。
4,问汗可以判断卫气情况,因为卫气控制着汗孔开与闭,所以卫气足则腠理固密,汗孔闭塞而无汗;卫气虚则腠理疏松,汗孔开启而有汗。
群记录:
春宏老师:聊一聊“汗”
首先要抓住汗的普遍性,其次才能解解汗的特殊性。病人来了找你治盗汗、黄汗、自汗等等,这都是“汗”的特殊性。
见了马,您怎么不管他叫驴呢?因为您首先抓住了“普遍性”特征,之后用特殊性红色,白色,花色区分为红马,白马,花马。而不是首先抓住“特殊性”特征区分。假如首先抓住特殊性“黑色”,区分不了马与驴。同理,治汗首先抓住汗的普遍性,之后抓住汗的特殊性,这样将普遍性与特殊性统一,就能治好各种汗。
“阳加于阴,谓之汗”,这是汗的普遍性。“阳”是指阳气,“加于”是蒸化的意思,“阴”是指津液。
阳气对于津液有两个作用,一是控制关卡(汗孔)的开合,表阳气主要是卫气。二是蒸化津液。这是出汗的机制。
治五脏病取穴时,腹与背二者,您会首选背部取穴。治六腑病时,腹与背二者,您会首选腹部取穴,为什么?老师这么教的,书上这么写的。这是否可以启发人找到腹出汗与背出汗的原因?要联想思考,很多病因没有现成答案,靠自己去思考分析答案。
“治五脏病,在背部取穴,是从阳引阴,使邪外出”。背为阳,脏为阴。那么背出汗,是不是人生理自动“从阳引阴,使邪外出”?这很有味道啊!
出汗的意义在于排出邪气,发汗剂也正是利用了人这一生理功能治病。
因此,要了解生理,了解中医之生理。不了解生理,就没有办法利用!
强调的中医之生理,有时内涵,中西不一致。比如发热恶寒,中医是指病人主观感觉,他感觉怕冷,你一摸不凉。他感觉发烧,你一测体温,不高。而你测量体温高,而他不感觉发烧。
这是怎么回事?张景岳说:“阴阳不可见,寒热视之”,人体内的阴多少?阳多少?你看不见,也测量不了。这怎么办?看寒与热,病人主观感觉的寒与热,不是客观指标。即:阳盛则热,阴盛则寒。阳虚则寒,阴虚则热。
问:以用火烧水喻之,火为功用,为阳,水为物质,为阴。火大即:阳盛则热。水多即:阴盛则寒。 火小即:阳虚则寒,水少则阴虚则热。春宏老师,这样理解行不?答:可以。
感受热邪了,测体温高,病人也感觉发烧,不能用附子。民国时,上海有位很有名的儿科中医,叫什么名,我忘了。他儿子发高烧(西医之高烧),他不敢用附子,请了位火神派祝味菊,敢用附子,药入烧退。是否用附子,对准的是体内之“阳”,其它全不是。
古代没有体温计。所以“发热”,不是测出来的,也没见过医案记录是用手摸出来的“发热”,我找了好久,未见到发热是用手摸出来的。怎么知道的?问出来的,病人自己感觉。
寒与热没弄清楚,那怎么执行法则“寒则热之,热则寒之”
问:用附子也是 因为 “从阳引阴,使邪外出”吗?
答:不是这么回事,阳弱而补之。
问:11.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四逆汤 制附子 干姜 炙甘草。)这个就是用附子在退烧吧!
答:对,这个是用附子退烧。真寒假热。
身大热,这不是病人感觉,他感觉大热还要加衣,这不可能吧。这种情况,好像绵被裏了个冰块,这时候用附子干姜化冰块的,冰化了里外温度就交通了,寒与热,是病人自己的感觉。分清了寒热,再分一下虚与实,就这么点事。知其要一言以终。
问:医生觉得病人身大热,而病人又要盖被子,觉得冷,那医生怎么知道病人身大热,是不是有一些具体的体征可以判别?
阴盛格阳,简称格阳。指体内阴寒过胜,阳气被拒于外,出现内真寒而外假热的症候。临床常见某些寒证因阴寒过盛于内,反而外见浮热、口渴、手足躁动不安、脉洪大等假热症状。但病人身虽热,却反而喜盖衣被;口虽渴而饮水不多,喜热饮或漱水而不欲饮,手足躁动,但神态清楚;脉虽洪大,但按之无力。
经曰∶阴气太盛,阳气不得相营也。不相营者,不相入也。既不相入,则格阳于外,故曰阴盛格阳也。色浅赤,谓面色见浮浅之红赤色也。其外证面赤发热而烦,颇类阳热,其内则不渴,下利清谷,小便清白,爪甲青白,四肢厥冷,脉浮微欲绝,一派阴寒虚证。宜通脉四逆汤冷服之,从其阴而复其阳也。利止脉不出,加倍人参。下利无脉,宜白通加猪胆汁人尿汤。厥烦欲死,宜吴茱萸汤。
西医侧重自己查到的数据。中医侧重病人的感觉。病人自己的感觉才是本质的信号,最真的。
汗是津液的一种转化物质,是以津液为物质基础,这您就明白了用发汗法没发出来汗的原因是他津液不足,这时硬要强力发汗,小心弄亡阴了!因此津液不足时,发汗加麦冬生津助汗源,是有道理的。
还有一种情况,也发不出来汗,就是阳气不足。阳不加于阴,当然也发不出来汗,硬要强力发汗,小心弄亡阳了。阴津不足的人出汗少,一旦大汗淋漓,就是脱证。水库里水少,用麻黄把闸门打开有什么用?!整体观,综合各方面情况看,是非常正确的!
“阳加于阴,谓之汗”,这几个字是金科玉律,弄透了,通治各种出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