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脉象

中医给人最常见、最特殊的印象是摸脉。摸脉这一个动作在现代医学当中也有,一般仅仅背当做心脏-血液循环系统的表现,比如脉的次数、比如是否有心脏节律问题、是否缺血缺氧、应激等等。而中医里桡动脉搏动被称为脉象,脉象是全身信息的重要反映,人们可以通过诊察脉象来对全身疾病做一个非常详细判断。
因此,西医对中医所说的脉象具有丰富内容的观点是持否定态度的。
我读中医、尝试使用中医思维,只能做到使用脉象学说,而无法理解中医是怎么发现、怎么推导出脉象学说的。
我用中医思维是无法理解为什么脉象可以反映全身信息的;准确的说,中医只是让我使用脉象,而没有告诉我为什么会这样规定脉象。脉象最基本的原理,我并没有在中医找到答案。比如脉象学说认为“左心肺右肺脾”,在皮穿支针刺时,我发现这一个学说是对的;但他的道理是什么,我是无法理解的,只是这样使用。所以,既要把中医当做一种未知的人类认知现象,去研究中医自身的逻辑特点、破解中医之谜;又要把中医当做一种科学、一门经验性的技术,去按照中医的要求去使用,用中医理论指导临床治疗。
从西医的视角理解脉象却非常容易。桡骨茎突处的桡动脉搏动有两个较好的基础:一个是体表皮肤菲薄,容易触摸,容易被感知。另外一个就是血管结构非常有特定,皮穿支分支多,距离连接尺动脉的掌深弓、掌浅弓较近。
人体表面表浅的动脉还有好几处,比如肱动脉、颈动脉、足背动脉等等。这些表浅的动脉都在中医的“三部九候”中被讲述过。但在临床实践中,很少有中医去触摸足背动脉、肱动脉,因此可以说,表浅不是桡动脉作为脉象的主要部位的原因,而是桡骨茎突出桡动脉的固有结构特点。
桡骨茎突处桡动脉的结构特点有两点:一是远端与尺动脉构成回流血管,人体有两个连接尺动脉和桡动脉的管道,掌深弓和掌浅弓。从直觉上看,尺动脉和桡动脉最省力的办法是两边的血流压力均衡且两个血流在连接管道的中点达到0,这样血管的做功最低。
假定两个弓的中点血流为0,那么从中点向上溯源,桡动脉的血管的每一个分支都要减少一部分流量和压力,因此,每一处分叉都要将信息回传到桡动脉,桡动脉综合来自远端的信号来调整自身的搏动的状态。进而将信号异常向上传递,每一处的信号都与桡动脉的分支有关系。这里的三个分支对应着中医的三个穴位,太渊、经渠、列缺。也就是对应着寸关尺三个部位的触诊。
血管体就是器官实质+血管的活动+血液成分变化是一个整体,因此寸关尺的部位实际上是三个血管体与桡动脉活动的关系。
使用压力池的概念,桡动脉作为压力池的一部分。触诊部位,实际上是感受压力池。
触诊给人感觉可以分为两大块:血管壁,血流。血管壁可以有三种感觉:血管壁弹性、血管壁对压力的反应情况、血管壁的口径。血管壁的直径,最容易理解。但是要注意,直径有两种,一种是宽度、一种是高度。血管始终在活动,因此高度和宽度始终在变化,这些变化又与血管壁弹性、血流速度、压力等有关系。
血管壁的弹性,最好一种是像弹力管一样弹来弹去,即不紧绷,又不过分松弛。因此,不好的血管壁分为两种,一种是挛缩、坚硬,像粗的输液管;另外一种就是薄的像布消防水管,没有任何弹性。
对压力的反应,可以看做是人体的一种反射能力,也可以看做是一种血管的储备能力,因为血管活动需要消耗很多能量和物质,有时候年轻人也会因为疾病而消耗很多。中医强调按压和重按,目的就是判断对压力的反应。
血流情况描述起来比较复杂,最好的是像正弦波一样,非常规律,一波接一波;差一点就是流速乱,最差的就是尺动脉、桡动脉不能平衡,能够感觉到反向的波。
寸关尺三个部位分别去感觉血管和血流情况,作为一个整体我们还要对比三处的搏动情况,如果均匀一致,显然是非常好的身体状态。
同时我们前文猜测每一个皮穿支分叉处是一个小心脏,如果三个点某些点并没有起跳,失去了原来的搏动节奏,肯定就是一种病态了。
中医在触摸到血管+血流之后,就把这种情况归类为某一种“脉证”。脉证与其他症状结合就是“证”,有了这一个证,中医就对应一套药物体系。
西医在血液循环概念之下,摸桡动脉只能得出心率和心跳次数等最机械、最简单的信息。但是在血管体思维下,桡动脉搏动确确实实是一个全身状态的反应。
压力池即是全身血管体的共同反应,也是某一个小局部的翻译。每一个血管体都是与压力池直接相连,血管活动的改变直接影响到压力池的变化。
针刺时候,可以明显感觉到在针刺前和针刺后人的脉象的变化。同样,全身因为某种免疫反应或者脏器问题,需要对某一个特定脏器加大(也包括减少)供血时,压力池必然会变化,这种压力池的变化,也必然会导致桡动脉搏动的变化。
当然,血管体理论去解释脉象,只是一个泛泛的解释,从道理上能够说通。具体的脉象机制,比如浮脉、紧脉等等,需要更多的研究。
当然,这只是把大门打开,而不是彻底解决问题的。
解决问题,需要更多人来加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