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读之四十六:“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的辨析

 1.“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是《系辞上传》第五章第二段的最后一层意思(亦有将其与“仁者见之谓仁,知者见之谓知”标点成一句的)。前句认知的主体是“仁者”和“知(古文和‘智’通义)者”,本句认知的主体仅是“百姓”,可不是“百姓”和“君子”呀!“百姓”一词,在古文中是与“百官”之词相对应,指的是“民庶”,即白话文中“民众”的意思。本句中的“君子之道”是一个名词,有特定含义,不当拆成“君子”与“之道”,来分别理解,这是当下对此句译文各异的原因之一。

 2.“百姓日用而不知”中的“日用”一词,貌似简单(日常所用),其实不然。此处之“用”,对应的是“体”。不知何为“体”,怎知为何“用”?这里所说之“体”,可不是我们生活中有形的日用物体,而是指的天地万物之无形的本源和本性,即形而上之道(体)。这个道(体),自古至今,无以穷知,无以象显,无以语表,故不可名,不可说。这个“道(体)”是静寂的,我们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天地万物始于“无”、生于“一”。

3.这里所说之“用”,是“道(体〉”的表现和功用。天地万物的千姿百态及其千变万化,即形而下之器(用),证明了“道(体〉”的真实存在。而天地万物的千姿百态及其千变万化,均是按阴阳相生、阳极阴生、阴极阳生、阴阳相济、阴阳制衡的法则进行的。这个器(用),自古至今,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无以定型,故可名,可说。这个“器(用)”是动变的,我们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天地万物动于“阴阳”,变于“阴阳”。

 4.“百姓日用而不知”中的“不知”一词,并非是对“一阴一阳之谓道”,全然不知,而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如全然不知,人类社会何以自古繁衍延续至今?如全然通晓,“人与自然和谐相生,人与人和谐相处”的美好理想早就实现了!“不知其所以然”表现为:人类的大多数至今尚不具备,以阴阳学说为核心的融天人地为一体的系统思考的思维框架。唯我独尊、自以为是、急功近利、疏于反思等负面思潮,甚嚣甚上;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厚德载物、精进奉献等人文精神,颇为缺失。

 5.“故君子之道鲜矣”中的“君子之道”,指的是什么?广而言之,当然指的是应用之道,即“一阴一阳之谓道”;进而言之,则当是“仁义之道”,即人道;据而言之,读《中庸》,两相对照,即知典出中庸之道。何谓“中庸”之道?即中和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用现代语言表示,即以理控情,情当合理!中庸之道是至德至善之道,说易行难!因为现实生活中,往往情在先、理在后,故通常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又往往情生于欲、理得于学,故纵欲疏学,因情滥用致祸者,为数不少呵!子日:“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6.鉴于以上所析,“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译成今文,是否可这样表达:

 7.“一阴一阳之谓道”,作为应用之道,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无以定型的,渗透在百姓生活的各个方面及其过程之始终。但是,百姓往往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其表现为:人类的大多数至今尚不具备,以阴阳学说为核心的融天人地为一体的系统思考的思维框架。

 8.“君子之道”,广而言之,当然指的是应用之道,即“一阴一阳之谓道”;进而言之,则当是“仁义之道”,即人道;据而言之,读《中庸》,两相对照,即知典出“中庸”之道。何谓“中庸”之道?即中和也!即以理控情,情当合理!中庸之道是至德至善之道,说易行难!在知而行之过程中,能达至德至善之道境者,是微乎其微的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