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拿大读小学读中学,需要陪读吗?——而“陪读”的真相是什么?

在加拿大读小学和中学的孩子,一般年龄介于7-19岁,尤其读高中前后的叛逆期,是青少年成长的关键年龄段,很多家长都会问我,我需要去陪读吗?为何要陪读?如何陪读?

我先回放几个陪读个案的片段——

A同学,年龄8岁,母亲在陪读前已经来过加拿大,母子住在已经投资移民的奶奶的家,每天妈妈负责接送A同学和帮他玩耍,开家长会,并且假日和一起来加拿大陪伴的弟弟去郊游,妈妈还会参加A同学的家长会和学校活动,与本地家长交流很好。可以看到,虽然A同学年龄小,但是由于妈妈一直陪伴,没有彷徨,安心地适应和学习,目前与当地同学处理非常融洽。

B同学,14岁,来加拿大读公立高中,妈妈是原来国内某公司的高管,当时为何来陪读?原因很简单,B同学妈妈认为,当时孩子在国内还没有出现“叛逆期”现象,很可能会来到加拿大后“爆发”,如果这个时候没有家长陪伴,可能对孩子成长不利,于是,B同学妈妈毅然放弃国内高薪厚职,来加拿大做一位家庭主妇,让孩子平和度过了这个阶段。而事实上,也是这个陪伴,孩子在这个成长关键时段平稳渡过,最后顺利完成高中学业,和入读名牌大学。

C同学,国内完成高一,来在加拿大私立高中学习,妈妈是一位贤妻良母,来到加拿大买下一套房子,每天煮好可口饭菜,让孩子回来可以吃上合胃口饭菜,但是,除了这个之外,C同学妈妈还带孩子,接触当地社群,如参加教会活动,鼓励孩子如当地人交流,最后,C同学,在这些群体中,了解很多当地风土人情,起码在大学申请时,可以很本土的看到自己身上的长处和短处,客观定位自己,申请到理想大学,这些都和他妈妈在陪读方面的帮助分不开的。

D同学,高中—年级后,来到加拿大读11年级,妈妈也来直到他读大学,甚至也拿到两年的逗留许可,但是客观来说,妈妈给D同学帮助不大,她语言不好,其实也没有跟孩子同住,她真正的目的只是陪伴那边D同学的外婆,所以基本没有起到“陪读”效果。

  从上面例子看到,我更加愿意按照年龄段来分析:

如果年龄偏小(12岁以下,小学阶段),如A同学,是必须陪读的,在以前的签证申请时,这类学生加拿大使馆签证官是需要父或者母亲陪同办理签证的,所以客观上,连使馆都知道这是必须的。而客观来看,这个阶段孩子如果没有父母陪伴,是不健康的。我每年带领去加拿大微留学的孩子,尤其这个阶段孩子,如果离开家超过两周,就会想家了!

年龄稍大(初中阶段12-15岁)可以陪伴,但是密度要稍微高点,例如一年累积有2-3个月的时间,尤其如果发现学生在留学前没有“叛逆期”现状出现过的,更加要小心,叛逆期最好的解决方案,我认为就是当面的碰撞和交流,如B同学。

相对大龄(高二高三或者更大的本科在读学生),其实陪读就不是必要的了,当然,如果家长有条件和用心的话,适当的亲子陪伴还是应该的,只是这个阶段,需要方向性引导,慢慢放手,与孩子一起成长和学习,但是主要在培养亲子关系为目的

我在观察往往陪读的需求原因是客观存在的:

1)学生年龄小,孩子依赖性相对较大,亲情维系非常重要,生活起居需要照顾,都是很具体和非常重要的,换一句话来说,如果没有陪读安排,这个阶段最好就不适宜留学,否则,对孩子来说其实很“残忍”。

2)叛逆期适应过程,如果发现孩子叛逆期爆发,如果家长不在身边适当引导,或者提示,甚至让他有“发泄对象”,其实孩子在这个阶段会造成很大问题,直接影响将来孩子与家长的有效沟通。或者形成沟通障碍和误区,所以,大家要客观看待。

3)家长自我需求为导向的陪读,换一句话,孩子在加拿大可能已经非常独立,但是家长是以此来加拿大达成其他目的的,如上述D同学妈妈的例子,我也看到有陪读家长也会报读一些短期课程,学习英语的,所以这个也是客观原因之一。

没有安排好的陪读带来的不良效果:

1)家长个人能力不足,如语言能力不够,通常很多陪读家长语言条件不好,来陪读效果其实不好,他们不能参加孩子家长会,与学校或者孩子的同学家长交流不到,这样陪读效果其实是大打折扣了。

2)学生家庭成员关系不利,如果没有很好的安排,学生父母夫妻关系,学生其他国内兄弟姐妹教育不利。由于通常只是一方家长来陪读,如果协调不好,容易产生夫妻矛盾,进而反而导致陪读效果降低,对国内其他子女照顾,也可能减低陪读所产生的好处。

3)由于家长来陪读,或者由于家长在国内忙惯了,来到加拿大过于帮孩子操办一切,反而让孩子独立能力训练不足,形成更大的依赖性。

如何才是最好的陪读:陪读目的——是不需要陪读!

1)提前计划,安排好陪读的计划,让孩子觉得这个不是临时的,突发的安排,也要让孩子提前知道你会来陪读,哪怕来读小学的孩子。如果是较大的孩子更重要是尊重他们,和他们商量我们家长来陪读的计划,包括来后住哪里,住多久,每年来陪读的“小目标”是什么?

2)亲子训练,在加拿大陪读不是只管三餐一宿,简单的佣人服务,而是思想交流,最重要我认为关心大原则,不是具体事务。保持有效沟通。

3)对于大龄学生,每年要有见面机会,切不可孩子不回国,你也不过去的这样情况发生,亲情教育非常重要,这样可以维系学生与家庭关系,对身心健康发展不可缺少的。

4)家长也要不断学习,具体要“懂”孩子!例如要知道他们的作息习惯,知道游戏原来是他们交往手段,知道他们成绩单除了分数,还有老师的评语,具体事务更要虚心向孩子学习,落实在“陪”,教育的意义在于懂“陪”上!

总体来看,如果永远的陪伴,只会让孩子不会单飞,只能做你的火车头后一列盲从列车,,,,最好的陪读目的,是不需要陪读!

“世界上,只有一种爱是以分别为目的的——这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我们除了要陪之外,还需要在更长远的目标上——放飞!

愿与家长朋友们,一起学习,让我们的孩子飞得更高,更远,更美!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