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飞立 | 第37个“教师节”感怀​(随笔)

第37个“教师节”感怀

文  /  鲍飞立

(安徽黄山)

2021.09.08

光阴似箭,转眼又快到一年一度的9月10日“教师节”了。自1985年国家开始设立“教师节”,至今年已是第37个“教师节”了。年年过教师节,现在我退休整整12年了,抚今追昔,感慨良多,谨以记之。
      作为一个战斗在中小学教育第一线38年的老兵,一个从事近20年教学和行政工作“双肩挑”的完全中学中层干部,退休前我自始至终亲历和见证了每年庆祝教师节的情景,真正感受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我省、我市教育事业的大发展、大变化;切身体会到了普通中小学教师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的不断提高;当然也耳闻目睹了一些还不尽如人意的现实情况和存在问题。但我相信,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国家有关教育政策的配套落实,教育事业和广大教师的前景是大好的。
我印象最深的有两个教师节:1985年9月10日新中国第一个“教师节”那天,原徽州地区和屯溪市两级教育局联合召开了“庆祝教师节大会”,原地区影剧院内气氛庄重,座无虚席,屯溪地区的各中小学校教职工齐聚一堂,欢度自己的节日。时任地委书记胡云龙做了热情洋溢的讲话,由于激动,他的声音特别大而又有些嘶哑,难以忘怀。我至今还珍藏着书签式的出席票证,可算文物吧。
2006年9月10日上午,在屯溪的徽州大剧院内,由黄山市教育局主办的“隆重庆祝第22个教师节大会”上,扎根山区35年、默默奉献、平凡而又可敬的黟县宏潭乡村小学教师汪来九一夜成名,披红戴花,受到诸多表彰(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劳模),他和他的儿子(也是一名小学教师)都发了言,朴实感人。汪来九老师还在主席台上带领全场人员集体宣誓,弘扬师德,为人师表。当天晚上的“黄山市庆祝第22个教师节文艺晚会”上,汪来九老师又亲自在黟县教工代表队的节目中出场,扮演角色,大家都很专注地观赏并报以热烈的掌声。一对在黄山学院外语系任教的瑞典籍教师夫妇和他们的两个漂亮男孩(当时在我校七年级插班学习汉语)也被邀请出席晚会,与中国教师共度自己的节日,颇为兴奋又引人注目。我即用相机摄下了这些珍贵、难忘的镜头。
(网络配图)
我校也当然在每年教师节期间,召开例行的座谈会,邀请一直关心、支持我校发展的上级领导、社会各界人士和文明共建单位代表来校参观、指导和座谈,加强交流,互相协作。这已成为每年教师节各个学校进行的一项必不可少的、扩大知名度,寻求各方支持的重要活动了。同时,学校也会给所有教职工发放一点节日慰问品。
作为我个人来说,更感到欣慰的是,几乎每年教师节都有我带过班级上的、或在外地或在屯溪的学生寄来贺卡、打来电话、发手机短信或微信(这也是一个社会前进过程)给我,祝贺节日快乐、身体健康、工作顺利!我真是切实感受到做了一辈子“教书匠”的无比满足和无限喜悦了。我想,这也肯定是我的普天下同行们的共同心情吧!如今,虽然我已经“下岗”了,年已七旬,步入老年队伍,但我的内心很充实,身体很健康,精神世界很丰富,我没有虚度人生。我将继续在我的后半生一如既往地发挥余热,坚持积极参加我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和市退教协会工作,尽力而为,奉献爱心,回报社会,努力为党和国家、为教育事业、为关心下一代、为广大退休教职工作出自己的一点贡献。

作者简介:鲍飞立,网名"老牛"。男,出生上海,与共和国同龄,黄山市屯溪老三届插队知青,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已退休)。喜摄影,爱写作,多年来有作品先后发表于国家、省市各级报刊与杂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