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传正:建国后形成的京剧流派

长按二维码,即可购买

(摘自1994年1月《中国京剧》)

影响深远的李(少春)派

本世纪五六十年代,在京华舞台上能与马连良、谭富英争盛的老生演员恐怕只有李少春了。他八岁学戏,功力深厚,允文允武\\'兼演猴王和红生戏,三十年代末,跻身余(叔岩)振门墙.深受余氏器重,颇得余派真传,艺业大进。终于实现了自己文宗余派.武宗杨(小楼)派的夙愿。他博采众长,能戏极多,凭着他那清秀的扮相,宽厚、清醇、耐听的嗓音和边式优美的身段红遍京沪,形成了自已的艺术风格。

常演的传统戏《打棍出箱》、《打侄上坟》、《四郎探母》、《卖马》、《打金砖》、《战太平》、《定军山》、《长坂坡》、《挑滑车》、《三岔口》等都十分精彩耐看,深受观众欢迎。建国后,他改编首演的《野猪林》、《将相和》、《满江红》、《响马传》、《大闹天宫》、《霸陵桥》及现代戏《白毛女》、《红灯记》在唱腔、表演上均有独特创造,使这些剧目久演不衰.为京剧艺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现在,著名演员李光、马少良、宋玉庆都走他的路子,孙岳、冯志学、钱浩梁也曾向他请益,连当今执老生牛耳的谭元寿也是他的优秀学生。若不是“十年动乱”过早地夺去他的生命,李少春将会取得更辉煌的成就。

技艺全面的叶(盛兰)派

如果说京剧小生行当的姜(妙香)派是建国前就形成的艺术流派,那么,叶(盛兰)派则是五十年代末崛起的新流派。正所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叶盛兰十二岁进其父创办的富连成科班学艺,初习青衣、武旦。由于萧长华先生慧眼识才,让他改学小生,遂使盛兰脱颖而出。在萧连芳、茹富兰的教授下,打下了坚实的幼工基础。出科后,又拜在小生前辈程继先的门下深造,成为一名文武兼擅、昆乱不挡的优秀演员。曾傍马连良、于连泉、谭富英、章遏云、袁世海、李少春、张君秋、杜近芳等名家演出,深受器重。他“龙音”清越,“虎音”雄浑,对翎子生、官生、扇子生、穷生戏都能胜任,尤以翎子生最佳。

他擅演《罗成叫关》、《白门楼》《辕门射戟》、《雅观楼》、《八大锤》、《岳家庄》、《打侄上坟》、《临江会》、《群英会》等剧目,有“活周

瑜”之誉。在中国京剧院创演了《柳荫记》、《白蛇传》、《桃花扇》、《九江口》、《西厢记》、《金田风雷》等新戏,并用真假嗓结合演出过现代戏《白毛女》中的大春,很是新颖。

弟子张春孝、萧润德、茹少荃、朱福侠都是一时人选。次子少兰克绍箕裘,颇有乃父神韵。青年演员李宏图、江其虎及陆宝林都受益叶派。说他们是叶派再传弟子也不为过。

文武倶佳的关(肃霜)派

关肃霜是当今京剧艺坛上最有影响的旦角演员之一。他十五岁拜戴绮霞为师学艺,在南方边学边演,七年的颠沛流离和演出实践,造就了她技术全面、戏路宽广的特点。一九五九年进京演出,一炮而红,受到老一辈文艺家的关怀。京剧大师梅兰芳收她为徒,更坚定了她攀登艺术高峰的信念。她长期战斗在云南边疆,为振兴南疆戏剧艺术做出了巨大贡献。

她能文能武,能旦能生,并创造了震惊艺坛的“大靠出手”绝技。旦角戏«战洪州»、«白蛇传»、«扈家庄»、«打焦赞»,«盗库银»、«铁弓缘»、«辛安驿»、«谢瑶环»,小生戏«白门楼»、«周瑜归天»,老生戏«伯牙碎琴»都是她的拿手杰作。

此外,她创演的反映少数民族生活的现代戏«黛诺»、«多沙阿波»、«佤山雾»中的唱腔新颖动听,亦很受观众欢迎。近年学她的人颇多,邢美珠、李佩红,侯丹梅、乔丽、董汝南都是她的弟子,还有不少地方戏演员也积极学习她的演出风格。所以, 也有人说她是“滇派”戏剧的代表人物。

虎跃龙骧的袁(世海)派

袁世海是当今京剧舞合上造诣最深的架子花脸演员。他自幼入富连成学戏,在科便展露锋芒。出科后又拜郝寿臣为师。他提倡架子花脸铜锤唱,念白极有器度,善于塑造人物。他演出的每一个剧目都有生龙活虎、大气磅礴之概。

传统剧目, «群借华»、«青梅煮酒论英雄»、«霸王别姬»、«龙凤呈祥»、«古城会»、«盗御马»、«牛皋招亲»等,经他演来,都很生动传神,符合时代要求。建国后首演的新戏«野猪林»、«将相和»、«响马传»、«横槊赋诗»、«黑旋风李逵»、«李達探母»、«九江口»、«除三害»、«桃花村»以及现代剧目«白毛女»、«红灯记»都令观众“美不胜收,叹为观止。”他创造的曹操、鲁智深、廉颇、张定边、鸠山等艺术形象是京剧宝库中不可多得的精品。或在许多青年花脸演员都受其影响,其中的杨赤是他的得意门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