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墅上坊拔贡方大猷“贡卷”
大墅上坊拔贡方大猷“贡卷”
不久前,好友余泉告知在安阳乡发现清代科举考试朱卷,让我一阵兴奋。因为朱卷,作为历史档案文献,在民间极为罕见,是研究地方历史和文化的重要史料。
这份由安阳乡㟪岭村村民收藏的为清朝宣统已酉科拔贡方大猷的“贡卷”。贡卷为木刻线装小册子,包含三部分内容:一为考生履历,详细记载方大猷的出生、籍贯、学历、家族情况,以及受业、问业、受知师名单。二为科份即拔贡考试阅卷和录取官员及评语。三为考试试题与答卷(文章)。
方大猷,遂安八都上方(大墅上坊)人,出生于光绪丁丑年,即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原为严州府廪膳生,拔贡考试前,肄业于严州梅城双峰书院浙江初级师范学堂(双峰书院为严州中学前身,宣统间改为六睦学堂)。宣统已酉年,方大猷33岁。据咨询,贡卷收藏者奶奶原为上坊人。
本科浙江拔贡考试,分头场、二场。由浙江全省提学使司提学司支(恒荣)阅批试卷,头场批语为:语中肯綮。二场批语为:勃窣理窟,入深出显,次亦独具只眼。浙江巡抚部院增(韫)覆试录取,批语为:首艺清顺,次三优胜。根据批语,两场考试共具三艺。
本贡卷收录艺文两篇,一篇是“唐太宗左迁李世勣,宋太祖不欲爵张齐贤”论,另一篇是“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义。前者论国家朝廷用人,后者议利人利已的关系,如何做人。
民国《遂安县志》有方大猷传。方大猷,字逸倩(贡卷为翼臣),八都人。宣统已酉拔贡,积学励行,不苟交游,为文语必惊人,尤工书法,所作尺幅人得之如拱璧。民四,长台鼎小学,构教室四,颇着勤劳。随邑人倪德熏(后为国民党军官)旅晋,参赞戎机,深资倚畀。寻以国事陵夷,自甘恬退,家居十余年。邑中屡有请托,辞不就,足迹不入市尘。与诸弟同居无间言,其义行尤足多云。
清代以前旧制,选举人才有多种途径。最著名的是科举取士。相对次要一些的便是贡举,所取之士称贡生。贡生有副贡、优贡、拔贡、岁贡、恩贡及例贡。清朝后期出现维新思想,开办学堂。光绪三十一年(1905)诏停科举考试。宣统元年(已酉,1909)举行最后一次拔贡考试。
选拔贡,即从地方官学中选拔优秀生员送国子监(太学)读书培养以备录用的方式。拔贡考试一般分为两阶段,一是地方性考试,由学政在各省贡院举行,二是廷试,又名朝考,在礼部举行复试分别等第。后来也有各省提学使司主持考试,由总督、巡抚覆试录取的。
为保障阅卷公平公正,科举考试后将考生原卷(墨卷)弥封后交謄录生用硃笔重新謄写,交由阅卷考官阅批。此卷称作硃(朱)卷。中式举人、进士将自己的试卷刻印以赠亲友,也称作朱卷。后来,也有贡生将试卷刻印,也统称作朱卷。
安阳发现的方大猷拔贡朱卷后半部分有些残破。为此,我跟余泉作了进一步考据。很幸运,在顾廷龙主编,1992年台北成文出版社出版的《清代硃卷集成》中找到了方大猷贡卷,可与安阳发现的朱卷对照,使之完璧。由此及彼,《清代硃卷集成》共420卷,8000余份朱卷,据不完全统计,收录淳安(遂安)会试、乡试以及副贡、优贡、拔贡、岁贡、恩贡朱卷近100份。其中宣统已酉科还有淳安徐炳、遂安张祝龄、姚桓、王维楫的拔贡朱卷。这些朱卷是淳安文献名邦的又一佐证。这些朱卷包含考生履历、家族史、肄业等内容,具有研究淳安姓氏、教育等价值,值得我们重视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