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廖氏武威郡族谱》札记(十)‖廖曰敬曾迎养母亲于山东

廖曰敬曾迎养母亲于山东

廖曰敬文魁匾

廖曰敬是西宁官井头廖氏四世祖廖灿云的长子。

廖灿云生有四子一女,长子曰敬,字存之,号缉堂。乾隆戊子(1768年)科举人,后来通过大挑任用为知县,分派到山东,先后代理单县、禹城、临淄3县的知县和兖州府的同知,后来任新城县知县、堂邑县知县。民国二十六年《旧西宁县志》有他的传记。次子曰勤,字敏之。三子曰慎,字思之。四子曰谦,字受之,号益庵,佾生,例赠修职郎。女嫁给都城墟李生子李蟠根。

廖曰敬父亲廖灿云字倬章,号华林。《廖氏武威郡族谱》有其生卒月日,没有其生卒年。道光十年《西宁县志·卷九·选举·岁贡》载:“廖灿云,南门外人,四十三年贡,未报部病故。”以此推断,廖灿云大约卒于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或次年。《廖氏武威郡族谱》说廖灿云是乾隆丁酉岁贡生。乾隆丁酉是乾隆是四十二年(1777年),当以道光十年《西宁县志》为准。因为后者早于前者,前者根据记忆,后者根据《县册》。

廖曰敬父亲去世后,母亲还健在。虽然有3位弟弟在西宁家里奉养母亲,但廖曰敬还是觉得自己要尽做儿子的孝心,于是迎养母亲于山东的官署。

有什么史料证明廖曰敬曾迎养母亲于山东呢?《廖氏武威郡族谱》收录有廖曰敬《奉母自济南府新城县旋粤》诗:

刃缺无由割一鸡,牵亲万里赴青齐。

今辰随驭归乡去,一片愁云拥马蹄。

‍缉堂公《奉母自济南府新城县旋粤》诗

新城县于宋绍定元年(1228年)置,在今桓台县西13.3公里,金属淄州。元属般阳路。明、清属济南府。民国三年(1914年)因境内有齐桓公戏马台,改新城县为桓台县。属济南道。

民国二十六年《旧西宁县志·卷二十二·人物一》廖曰敬传记:

廖曰敬……大挑知县分发山东,历署单县、禹城、临淄暨兖州府同知,初授新城令,治狱有声,旋调补堂邑。

“历署单县、禹城、临淄”后面疑脱一“令”字。意思是说廖曰敬通过大挑任用为知县,分派到山东,先后代理单县、禹城、临淄3县的知县和兖州府的同知,后来正式任职,先是任新城县知县,在审理案件方面很有名气。不久调任堂邑县知县。

廖曰敬是担任新城县知县后迎养母亲于新城县的。“牵亲万里赴青齐”,从岭表西宁官井头,廖曰敬带着母亲,不远万里,跨越千山万水,来都山东新城县。原本是想好好侍养母亲的,但山东与广东的气候和生活习惯相差很大,母亲这位大半辈子生活在岭表山邑的西宁妇女,又怎能适应得了?大约是因为水土不服的缘故吧,廖曰敬不得不送母亲回广东。

诗歌的题目“奉母自济南府新城县旋粤”,是说送母亲回广东,但第三句“今辰随驭归乡去”中的“归乡”告诉我们,廖曰敬是送母亲回广东罗定州西宁县城南官井头。诗歌的第一句说“刃缺无由割一鸡”,意思是自己没有什么能力,却无端让自己担任新城县知县职务。这当然是谦虚的说法。割鸡指知县职务。语见(汉)司马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子游既已受业,为武城宰。孔子过,闻弦歌之声。孔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曰:“昔者偃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孔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译文:

子游已经学成,成为武城官吏。孔子经过(武城),听见弹琴唱歌的声音。孔子微笑道:“杀鸡为什么用杀牛的刀?”子游说:“从前我听老师您说,君子学习礼乐就会博爱他人,小人学习礼乐就容易使唤了。”孔子说:“学生们,子游的话很对。我前面的话和他开个玩笑罢了。”

后因以“割鸡”指县令之职。

“刃缺无由割一鸡,牵亲万里赴青齐。”交代了迎养母亲于山东的原因:自己如今是知县了,必须好好侍奉母亲,因此把母亲接到山东侍养。同时也描述接母亲到山东一路上的艰辛:西宁距山东万里之遥,牵着年老的母亲,一路上有多少艰辛尽在不言中了。如今送母亲回西宁,同样也是牵亲万里,艰辛一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