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徐堇侯先生论中医药文化

徐堇侯 (1895—1979年),名恭懋,别署元长,斋名为“海棠巢”。1895年11月26日出生于乐清县乐成镇居仁巷一个著名乡绅家庭。18岁师从乐清儒医刘之屏学文及习医。1979年2月20日因病逝世于温州,享年84岁。

徐堇侯先生不仅医术精湛,悬壶济世,被评为温州十大名中医之一,是永嘉医派人物,培养了一批中医人才。同时还广学博览,诗词曲赋、琴棋书画样样皆精,有“东瓯才子”之誉。2011年8月4日,由温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在温州博物馆隆重举办《徐堇侯先生书画作品展》,引起各界空前的反响。

细读徐堇侯先生的一生,来看中医药文化在中医人身上的体现,是十分深刻的。

不为良相,便为良医
儒生的济世利天下思想和医学的治病利世人的手段是完全一致的。

徐堇侯先生出生于乐清著名乡绅家庭,祖上当年拥有三千亩田地。当时,完全可以走经济仕途,然而他走儒医的道路。以“不为良相,便为良医”为指归。18岁时跟从乐清名儒、名中医刘之屏学文、习医达5年之久,后在家中继续自学中医及古典文学。1926年迁居温州后,在家仍坚持自学中医,又师事池仲霖、杨伯畴等名医。刘之屏、池仲霖、杨伯畴等均是陈虬温州利济医学堂第一届学生,故之,他成为利济医学堂第二代传人。1938年,他参加中医公会,在温州正式行医。1946年受聘于温州普安施药局常驻医师。给患者诊脉看病,喜用经方,辨证得当,用药中肯,治愈了不少病人,且性情温和,深得病家好评。

1951年至1953年他应上海大中国图书局顾劼刚之邀,担任绘画编辑。先在书局当编辑,后到上海市中医进修班学习一年多,还请益过上海中医名流陆渊雷,这对他的中医生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1955年5月,他成了温州市第一医院的一名中医师,负责中医科工作。

徐堇侯先生青年时患伤寒病,以仲景经方治愈,病后身体虚弱,又其先辈偏多短折,遂立志学医。适业师刘之屏精通医理,主张吸收西医长处以充实中医。先生得刘氏薪传,又从族公徐浩如学疡科,兼读医籍,深窥秘奥。

“医必须儒”,古有“秀才学医,笼中捉鸡”的说法,儒生学医能获到快捷的学习效果。

徐先生常说:“一个秀才半个医,文是基础医是楼。”

仁心仁术,医德双馨
医乃仁术,良医具有三品,即仁爱、聪明、廉洁,而行三立,立德、立功、立言。

据徐堇侯先生女儿徐成宁回忆:1926年,江苏直系军阀齐燮元与浙江皖系军阀卢永祥发生“江浙战争”,当时盘踞福建的军阀孙传芳也属直系,将率部抄袭温州。9月中旬,他们攻下平阳,进军温州,将去乐清。父亲获得消息后,用三万银元打通关节,劝退孙部不从乐清城关经过,使当地百姓免遭兵火之灾。至今,乐清人还称颂堇侯先生,秉承家风,扶危济困,乐善好施,乃仁爱之士。

其弟子徐西楼回忆,先生诊病认真负责,一丝不苟。无论老少贵贱,一视同仁,一律免费施医,尽心尽术,从不挟技渔利。一位慢性肾病患者,就诊频繁,由于家境寒素,手头拮据,常常为药费犯愁,先生慷慨解囊,直至其病愈。那人千恩万谢,送上几斤粉干聊表心意,先生仍婉拒再三。

徐堇侯先生故居在乐清县东门居仁巷,与我住的乾元亨大宅一巷之隔,土改运动后其子侄两家搬迁入乾元亨大宅,与我是邻居。六十年代我师从周保康、李阆侯、周鹤龄先生习医。堇侯先生和诸先生是同龄人,亦是友好,均是我县乡贤、儒医,平日我师常谈及堇侯先生。因常有亲朋求请堇侯先生诊治,均由我陪同赴温州纱帽河于园请先生诊治。先生谦谦君子,温文儒雅,宽厚和蔼,平易近人。不但给前来求诊者细心辨证,大胆遣药,而屡起沉疴。诊后从不收诊费、伴手礼,还常留我吃饭。文革后期政,堇侯先生也常来乐清看望子孙,或与吴天五、苏渊雷几位诗友到雁荡山暂憩,诗酒唱酬。每来乐逗留时,病人闻风来求诊者众,我也来帮助,侍诊抄方,让我有学习先生临床经验的极好机会。先生每次诊毕,嘱我亦诊,并先问我该病人当为何病何症,当用何方何药?再传授先生辨证用药心法,谆谆善诱,如沐春风时雨,令我获益匪浅。

他的医学特点是中西并重。先以西医的明确诊断,再用中医理论辨证施治,其治疗效果肯定好,他对湿温发热治疗有独到之处。如对中药常山一味,他运用自如,从先生仙逝以后,温州已经没有人会用这味药了。早年他偏重对时方的研究,中年他转向对经方的探索,对皇汉医学尤为推崇。晚年他熔经方时方为一体,已经达到“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民间有“徐一帖”之美誉,赞其药到病除,一帖便奏奇功。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徐堇侯青少年时,就转益多师,得诸多名师教授,如陈介石(维新三派东瓯三杰之一)、刘绍宽、朱鹏等以致能在经史、中医、绘画、书法、诗词、琴箫、昆曲、武术、棋艺等各个领域均有不同凡响的建树。广学博览,而有“东瓯才子”之誉。其文友夏承焘盛赞其品德,誉为“永嘉医王,雁荡山贼”,即称其有菩萨心肠,康乐风流。吴鹭山曾有诗云:“繁灯惊得林鸦散,为有医王山贼来。”
徐堇侯先生还有信陵君、孟尝君之遗风。每到周末,家里总是高朋满座。如论医的有郑仰之先生,沙骥夫先生;有论易经的吴天五先生;有论书画的吕灵士、林剑丹、林秉达、陈天龙等人;有搞昆剧的陈适先生:有做烹饪的、公园里的花匠来请教如何种兰花的,还有照相业三剑客陈明滔、邵家业、陈宝国等先生。

徐堇侯先生教授学生,因材施教,谆谆善诱,诲人不倦。十分重视学习中医必须打好古文基础。黄宗南回忆跟随徐堇侯先生学医,“一开始他就教我很多的古文,如《史记》、《左传》、《古文观止》、《清文评注》、《唐诗宋词》等等。我的国学基础全拜老师所赐,通读了《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时病论》等等,尤其是《本草纲目》必定要我背的滚瓜烂熟。”徐西楼也说:“先生先系统地教我们精读《战国策》、《史记》、唐诗宋词等等经典著作。并且要求做到字词句落实,许多名篇更要熟读背诵。而后才开始对《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的学习。经过前期的铺垫,后面阅读中医古籍就顺畅多了。”

广学博览,多才多艺

徐堇侯先生广学博览,多才多艺,都是他性情中的事。他的书画,无不信手拈来,触笔成春。《美术报》作这样评价:对他来讲绘画虽只是业余之事,这种非功利、非职业的创作心态,恰恰成就了这位艺术家。国画方面,他尤长意笔花卉,落笔苍劲郁勃、端庄灵动,设色艳而不俗,画格在艺坛上享有高誉,是永嘉画派的传承者和开来者,并成为近现代温州文人画的代表人物。

堇侯先生的国画,上海艺术家徐建融评论:早年的作品,山水出于“正统派”……出规入矩,法度森严,笔墨松灵,设色淡冶,空明静寂的意境,俨然明清的气息。先生晚年的作品,于恽东园“写生正宗”用功特勤,……笔的轻、重、垂、疾、徐、粗、细、长、短,墨的枯、湿、浓、淡、疏、密、聚、散,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粗头乱服而不失正,精、气、神的郁勃飞动,若不可抑止。……水墨之外,更多作重彩,凡牡丹之雍华,冬梅之劲艳,春兰之葳蕤,芙蓉之斓斑,夹竹之浓郁,萱草之鲜盈,水仙之清洁,无不信手拈来,能触笔成春,以气盛格清称。一般气盛者格易俗,而格清者气易靡,先生两能之,可见其深厚的功力和修养。

堇侯先生的书法,温藉书法家林剑丹评论说:“初以钟繇为指归,晚乃往来米癲,高古沉著,于温州前辈中原已独树一帜,此时复因手颤眼花,笔下反添得一番萧疏老苍之气,沉着之余更增飞动之感,骨丰肉腴,入妙通灵,超逸优游,神采飞扬,与以学问著称而兼通书法诸前辈相比,先生则艺与学相称,意与法相得,我传统所推崇之真正艺术家,先生可以当之无愧。”

徐堇侯先生多年积有《海棠巢医案》、《海棠巢医学随笔》等医学著作,于十年动乱中被毁,甚为惋惜。他的书画作品,也大多散藏于民间。

今作七绝一首,不计工拙,以殿此文。诗云:

于园有幸索经方,春雨轻轻带嫩阳。
高曲而今成绝响,杏林长忆大医王。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来电(0533-7538787)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0)

相关推荐

  • 丁济南(1913—2000)

    丁济南(1913-2000) 丁济南(图10.8)早期的生活与他的长兄一样.在丁济民学习过的浦东私塾学习,他尤其擅长书法,且具有唐朝书法大师虞世南(558-638)的风格.像同父异母的兄弟丁济华一样, ...

  • “中医大师”李方严教莅临浙江温州医科大学举办讲座

    本报讯,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曾任主任医师(退休)中医药专家李方严教授,莅临浙江温州医科大学(Wenzhou Medical University)指导工作并开展学术讲座. 在副院长等一行的陪同下,李 ...

  • 干燥综合征治验

    陕西省名中医徐玲主任医师干燥综合征治验 潇湘名医2020-11-30 18:18:55 干燥综合征是一种以侵犯唾液腺和泪腺等外分泌腺为主的炎症性自身免疫病,以口眼干燥为特征并可累及全身多系统,从而造成 ...

  • 1185、《徐堇侯书画作品集》

    1185.<徐堇侯书画作品集>    书架E6 出版: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印刷:温州北大方印务有限公司 开本:787×1092  8开,  印张:21 印数:2000册 定价:280.00 ...

  • 徐堇侯画

      pingpu

  • 新书荐读:和康中医药文化普及读本:《中医圣手传略》羽佳、刘曾鸿-编著[出版]

    中医圣手传略 图书在版编目数据 书名:中医圣手传略 编者:羽佳.刘曾鸿 责任编辑:陈文 策划编辑:禾草 出版:现代文学出版社 设计印刷:广东南粤印务 书号:ISBN 978-988-73253-4-5 ...

  • 中医药文化|认识中药

    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具有保健.康复.治疗作用的物质就属于中药的范畴. 很多生活物品可能都属于中药,比如火药是不是中药呢?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是不是所有的中药都是苦的 ...

  • 讲座通知丨《中医药文化》系列讲座——中医形态学

    中医 形态学 主讲人介绍 张启明:男,汉族,1964年10月22日出生.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学实验中心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学科带头人.国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

  • 中医药文化的核心八观

    中医药文化的定义尚不统一,我认为:中医文化应该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体现中医药本质与特色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 中医文化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吸取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特色 ...

  • 第十届《中医药文化》国际学术工作坊——“汉学视域下的中医研究”成功召开

    2021年4月24日,<中医药文化>第十届国际学术工作坊在上海中医药大学国际交流中心成功召开.本次工作坊由上海中医药大学科技人文研究院<中医药文化>编辑部联手北京语言大学一带一 ...

  • 读徐志摩《再别康桥》有感

    <再别康桥>是徐志摩最有影响的作品之一. 这是一首抒写自然之美与作者心情的短诗,诗人是崇高.赞美自然的.诗中景物的描写真实细腻,可见康桥在诗人心中打下了极深的烙印.不仅如此,而且康桥是诗人 ...

  • 中医药文化启蒙传承体验活动:钟南山的故事

    果雪儿国学教育频道 悠悠钟南山,巍巍天地间. 临危抗非典,受命战新冠. 仁心又妙手,敢医且敢言. 健康我中国,人民定心丸. 近日,朝阳小扁鹊--北京市朝阳区未成年人中医药文化启蒙传承体验公益项目,以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