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焦点·当代著名书法家——唐生吉
书作和名录入选几十种作品集(辞书)等。先后180余次参加全国各类大型展赛活动,获奖、入展、入选作品集等。并有书作和书法教育论文刊发于各专业报刊,如《书法之友》、《中国书画报》、《中国钢笔书法》、《中国教育报》、《中国书法教育》、《中国硬笔书法》、《北京晚报》等。自2011年始,作品在中央数字电视书画频道展播多次;自2013年始,作品多次被中国邮政 、中国集邮网、美国集邮集团选中出版邮册、邮票、明信片、首日封、电话充值卡封面等,出版了如《美丽中国》《时代先锋》《中国名片》《一带一路》邮册等集邮用品发行于世。本人名录可在互联网上搜到。
▲唐生吉·书法作品
在三十余年的书法教育实践中,有百余名学生在市级以及全国各级各类书法大赛中获奖、入展、入选作品集等。本人也被多个组委会授予“优秀园丁奖”、“优秀辅导教师”、“优秀组织奖”等。
业余钻研书法艺术四十余年,在汉隶中吸取丰富营养,旁及晋唐,借鉴明清,收获颇多人生感悟。我将会永远默默的耕耘在这茫茫的艺术的沃野之上。
路漫漫其修远兮,我将上下而求索。
润 格:30000---60000元/平尺。
对联1000元/副.命题另议。
▲唐生吉·书法作品
▲唐生吉·书法作品
生吉聊书画
——发表在程春萍的微博上
(一)
修为,指一个人的修养、素质、能力。道教中指通过修炼之后所达到的境界.修为:耐得住一切寂寞,经得住一切诱惑,懂得忘记,学会放弃,学会适应。佛教中指通过修炼之后所达到的境界。我写此作品是有感而发。我家附近有个裁缝,我经常到他那缝缝补补,有一次聊天,他说他信佛,吃斋,有空就去寺庙去拜佛,对佛教有一定的研究,应该算是居士。确实,他人很善良,说话细声细语,做事认认真真,我说我给你写幅作品,写“修为”吧。以前我也看点关于佛教的书,对佛教有一些了解。后来有一天,我便写了两幅“修为”,一大一小。大的三尺竖幅,送给了他;小的斗方就是这副。隶书,40cm乘40cm。运用侧锋书写,正文和落款都追求一种空灵的味道。是我满意的一幅作品。
▲唐生吉·书法作品
▲唐生吉·书法作品
(二)
每有兴致,便来几笔水墨人物,以寄托幽思。小的时候总是对着小人书画连环画,多是人物画,久而久之,也画出个像模像样的人物来。上大学后我又尝试用毛笔画水墨人物。每每画完,独自欣赏,便觉很有成就感。而今,我已不知不觉中画了30多年。前些年,一个经营艺术品的公司想帮我宣传书法作品,无意间我也把画作传给了他们,他们编辑告诉我说:他们老总和专家组一致认为我的画也不错,问我是否可以经营我的画。这不禁使我有个意外之惊喜。纵观历史,凡有成就之书法家,他们绝非只通晓书法,他们往往是诗书画印的通才,如千古第一人的苏轼,再如赵孟頫,董其昌,唐寅,郑板桥,邓石如等等。自古就有书画同源之说,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第一次从理论上阐述了书画同源的问题。苏东坡提出“书画本一律”,即书法和绘画虽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但二者同质异体。宗白华在《论中西画法的渊源与基础》中写道:“中国画以书法为骨干,以诗境为灵魂,诗、书画同属于一境层。”从书画共性的角度深刻阐明了中国书画互相衬映互为显彰的特性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第一次从理论上阐述了书画同源的问题。苏东坡提出“书画本一律”,即书法和绘画虽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但二者同质异体。宗白华在《论中西画法的渊源与基础》中写道:“中国画以书法为骨干,以诗境为灵魂,诗、书、画同属于一境层。”从书画共性的角度深刻阐明了中国书画互相衬映互为显彰的特性。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第一次从理论上阐述了书画同源的问题。苏东坡提出“书画本一律”,即书法和绘画虽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但二者同质异体。宗白华在《论中西画法的渊源与基础》中写道:“中国画以书法为骨干,以诗境为灵魂,诗、书、画同属于一境层。”从书画共性的角度深刻阐明了中国书画互相衬映互为显彰的特性。我非大家,更非著名人物,但在自娱自乐的时候,画上两笔也便净化了灵魂,陶冶了情操,客观上也达到了健康身心的目的。
▲唐生吉·书法作品
▲唐生吉·书法作品
唐先生在自己的书法创作中,极力地追求内心的舒缓、超脱与释然,追求个体的自由与放达。他的书法特征是文雅、含蓄流畅、无雕琢气、造作气、浮躁气和江湖气,学者书法很少注重对线条的单纯锤炼,而更为重视内在的气韵和整体的表现力。整体上看,唐先生显然有着很深厚书法功底和文化底蕴。
▲唐生吉·书法作品
▲唐生吉·书法作品
▲唐生吉·书法作品
▲唐生吉·书法作品
▲唐生吉·书法作品
▲唐生吉·书法作品
▲唐生吉·书法作品
▲唐生吉·书法作品
▲唐生吉·书法作品
▲唐生吉·书法作品
▲唐生吉·书法作品
▲唐生吉·书法作品
▲唐生吉·书法作品
▲唐生吉·书法作品
▲唐生吉·书法作品
▲唐生吉·书法作品
▲唐生吉·书法作品
▲唐生吉·书法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