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产权与信息茧房

按:个体才是信息的创造者。平台应该保护个体的产权,促进个体充分利用信息。互联网公司不能成为个体信息的操控者。

个人信息有没有产权?个人意愿是大数据技术无法获取的,个人意图却可以通过行为表现出来,从而成为大数据技术的猎物。随着个人自主地位的增加,个人在意愿与行为的一致性上得到强化,行为意图与主观意愿的差异减少。这样,大数据技术便可以通过对个人行为意图的捕获而探知个人的主观意愿(如“偏好”),投其所好,投喂个人所偏好的信息,而屏蔽无关的和相反的信息,由此形成了“信息茧房”。

一旦形成了信息茧房,互联网公司便可以实现对个人主观意愿的控制,投喂信息以赚取利润。凡是个人偏好的东西,互联网公司都可以制造出供不应求的紧缺信息假象,诱导消费者争先恐后购买、付出高价购买(这在双十一购物节中表现得尤其显著)。这是因为,“人性”中有这样一个弱点,个人偏好什么东西,就会以为有很多人也偏好这种东西,从而做出“这种东西是稀缺的”主观判断。

在互联网出现之前,传播学研究者就已发现,受众更倾向于接触那些与自己原有立场、态度一致或接近的内容,选择性接触的结果不是导致原有态度的改变,而是强化了原有态度。这也就是中国老话所说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互联网问世后,大数据算法利用“人性”的这个弱点,制造出了信息茧房。

各家平台用推送窗口、排行榜等方式来推荐重要或热门信息,这些手段在推荐某类信息的同时,使得其他信息被过滤掉,并且可以决定向哪些内容生产者开放,允许内容向哪些用户分享。所谓个性化推荐算法,就是过滤掉该算法判断某个特定用户不需要的内容,以提高内容与用户需求的匹配度,降低用户获取所需信息的成本。这样的算法或者直接针对个体以往的行为偏好,或者基于同类人群的偏好,强调了个体或群体的既有兴趣,形成对个体或圈子偏好的不断强化、放大。

由此产生的信息茧房效应就是,主观倾向带来的同质化,既往经验带来的保守选择。每个人在自己的信息茧房里,看到的都是自己想看的,听到的都是自己想听的,其他信息概不存在。在信息茧房里,经济学家所偏好的“偏好”发生了严重的偏差。

新冠疫情常态化形成的生活方式是“货流人不流”,货物流动量大增,人员流动量大减,网上交易、网上办公、网上会议等成为常规,居家隔离是新冠疫情下的作茧自保、作茧自缚,由此形成了“新冠茧房”。在新冠茧房里的个人,信息茧房效应愈发严重,个人对于信息的处理和判断的能力受到空前的考验。传统的“走出家门,货比三家”的做法不再有效,即使走出家门,也难以走出茧房。

在a=a的逻辑中患上自闭症的人们,在信息茧房里过着温水煮青蛙的幸福生活。在黑天鹅涌现的2020年,互联网大佬们为青蛙们添加了一桶温水。

{a∧﹁a}是现代逻辑打造的一种新思维方式,不期然地为人们预备了破除信息茧房的逻辑工具。

有a必有非a,a=a不过是排除了非a之后才会出现的情形。例如,“有白天鹅则必有非白的天鹅”,排除了非白的天鹅之后,才会有“天鹅都是白的”判断。你只有形成了{a∧﹁a}的逻辑意识,当你见到一只黑天鹅时,才不会惊讶和困惑。因为,在你的既往经验中,非白的天鹅没有出现过,并不意味着逻辑空间不能容纳这样的天鹅。

{a∧﹁a}的逻辑先验性就是,你见过再多的白天鹅,都无法归纳地得到“有白天鹅则必有非白的天鹅”。

个人一旦把握了{a∧﹁a}这个逻辑工具,就会以开放的、包容的心态对待任何信息,在信息获取方式上,不是垂直式的滴渗,而是横向的联接,如此才能破茧成蝶,才能抓得住自己的信息产权。

在如何克服信息茧房的问题上,与其期望政府的制度供给(例如限制互联网企业的扩张领域,甚至拆分或国有化超大规模的互联网企业),不如提升个人获取、处理和判断信息的能力,而能力提升的第一步便是逻辑思维更新。毕竟,“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个人性弱点不是由大数据算法制造出来的,而是被这种算法利用的。

算法制造出信息茧房中的单向度同质个体,如果各个平台也被同质化(例如官方统一口径),那就无异于雪上加霜,因为人们将不再愿意到互联网上获取信息。算法作为工具,其本身无所谓好坏,是好还是坏,取决于算法的用法。没有市场化的算法,只能沦为信息暴力的工具。只有保持各个平台的差异性,形成竞争,个人的信息产权才能得到落实。

知识面狭窄、趣味单一的个人,莫怪推荐算法提供的信息太乏味。真正的个性化不是算法,而是人本身。只有当信息需求真正实现了个性化,个人信息作为一种基本产权,才能被竞争中的各家平台所承认。

(0)

相关推荐

  • 知识清单| 全面认识信息茧房

    全面认识信息茧房 一.信息茧房的含义 在海量信息面前,人们会根据自己的偏好和关注选择接收其中一部分信息,进而减少.忽略对其他信息的接触.久而久之,会将自己处于一个同质化的信息环境中,正如蚕把自己逐渐禁 ...

  • 信息茧房:硬核书40页告诉你,网络戾气为什么重?

    小冒坚持原创的644天  2021年第一本特别推荐的硬核书! 自从走出文艺休闲领域的阅读舒适区后,我开始刻意加强对现实世界,对社科经济领域的通识理解.每年都会认真阅读一定数量的社科书籍. 2020年的 ...

  • 笋盘原是小产权 ,实在信息不实在

    佛房问答1:关于金沙洲长租房 昨天就有网友给佛房君发来了一条这样的信息: 虽说楼盘搞活动打折很正常,但一口气打到六折,就让佛房君隐约有种"29万买千灯湖畔"的诡异感.谨慎起见,佛房 ...

  • 拒绝“信息茧房”,算法如何优化?

    作者:喻国明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 在对智能算法推荐技术社会影响的讨论中,"信息茧房"是最受关注的话题之一:人们担忧,单纯针对用户偏好进行的个性化推荐往往容易加剧用户接触信 ...

  • 喻国明:算法是信息茧房的缔造者,还是打破者?|德外荐读

    尽管学界对信息茧房的危害有所共识,但对于"算法导致信息茧房"一直存有争议,也缺乏实证研究的结论佐证.桑斯坦所述的信息茧房更像是半预言式的隐喻,使之至今没有一个清晰和准确的量化研究框 ...

  • 投喂时代,你被算法投喂了什么,可别困在信息茧房里

    你喜欢什么就推送什么,你想看什么就推送什么."投其所好式"的推送,在移动互联网里有一个专业术语叫"算法推荐",算法的出现,对人们的资讯信息获取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 ...

  • 破除“信息茧房”,一切以你自己为主

    信息茧房概念,是由美国学者凯斯·桑斯坦在其2006年出版著作<信息乌托邦-众人如何生产知识>中提出的. "信息茧房"效应是指,人们往往只注意自己关注的或使自己愉悦的信息 ...

  • 为什么一定要警惕信息茧房?这是我见过最好的答案

    这是粥左罗的第 1444 期分享 作者 l 清和社长  编辑 | 易小飒 来源 l 智本社(ID:zhibenshe0-1) 分享 l 粥左罗(ID:fangdushe520) 自从算法推送机制兴起, ...

  • 汉和资本:警惕投资中的信息茧房

    什么是"信息茧房"? 美国学者桑斯坦曾在他的著作<信息乌托邦--众人如何生产知识>中提出过这样的观点: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公众会偏向于选择那些他们感兴趣的信息,而排斥与自 ...

  • 《读书》首发 | 徐英瑾:人类认知与信息茧房

    编者按 因为越来越多的固定信息投喂,人们在目前的互联网环境中成为一个个孤岛,"信息茧房"越筑越坚固.如何突破信息茧房?本文的视角是回归人类认知.作者考察人类认知遵从"节俭 ...

  • 学习谨防陷入“信息茧房”窠臼

    "信息茧房"一词,系哈佛大学凯斯·桑斯坦教授在<信息乌托邦>一书中提出. 意思是,在信息传播中人们自身的信息需求并非全方位的,只会注意选择想要的或能使自己愉悦的信息,时 ...

  • 信息0茧房:足以扭曲现实、改变感受的观念偏见

    信息茧房:足以扭曲现实.改变感受的观念偏见. 生活是习惯的积累.我们所认识的往往是被自己感觉加工过的观念. 人们只看到他们想看到的东西.每个人受诸如情绪.兴趣.态度,知识经验.认知模式.观察能力以及分 ...

  • 做决策,最怕的是信息茧房

    文/端宏斌 笔者昨天的文章<有女孩的家庭注意了,土猪来啦!>引发了相当大的争议,这本就在我意料之中,因为每个人都会按照自己的立场去做解读,既然立场不同,肯定结论不同. 本文我不准备做辩解, ...

  • 人类认知与信息茧房

    2021-06-11 21:24 因为越来越多的固定信息投喂,人们在目前的互联网环境中成为一个个孤岛,"信息茧房"越筑越坚固.如何突破信息茧房?本文的视角是回归人类认知.作者考察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