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难以接受之“白”

在历史上,德化曾经生产过青瓷、青白瓷、青花瓷,然而这些都是仿效。唯有明末清初那道划破夜空的耀眼光芒——猪油白,或中国白、建白,成为德化永恒的骄傲。它曾经出走终究回归,一度失传终于复活,至今还在德化的熊熊炉火中,不断地烧制。

曾经难以接受之“白”

——德化白瓷为什么远销海外

唐以前是青瓷的天下。如今,碗碟、茶具、水杯、瓶罐、笔筒、香炉等等,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白瓷。在最近一千年的“白瓷革命”中,德化窑是先驱,孤独地登临世界之巅……

当代瓷雕艺术家陈仁海的白瓷作品,纱裙薄如蝉翼,近乎炫技。

白瓷的天然故乡

白瓷的基础是瓷土。明代瓷雕大师何朝宗的故居在德化县城东郊的后所村,前临浐溪,河对面的山头就是观音岐,林木葱茏。德化文史专家王金镭告诉我,观音岐原名白泥崎,后来何朝宗做瓷雕观音出了名,才改名观音岐。这里山脚下的高岭土最好,洁白细嫩,“好到了无法做大件,高温下会软化,要加一点永春四班的瓷土才能站起来。何朝宗的作品都是小件,二三十公分高,就是这原因”。

根据调查,德化的高岭土储量丰富,品质卓越,铝、硅的含量较高,但氧化铁的含量却低于0.5%。铁元素是瓷器变灰、发黑的主要原因。上天独厚德化,让这里的瓷土无需去铁,天生适合烧制白瓷。

陈金通是毅术陶瓷研究所的艺术总监,喜欢亲自加工瓷土,完成瓷泥、制坯、上釉、烧成的全套工序。他说:“观音岐的瓷土封禁了,现在最好的在金竹坑,不上釉,素烧出来就白润通透,和象牙一样,加色料倒是显得浊。我制作了一些不上釉的茶具,别的地方没有这么好的瓷土,不敢这样玩。不过德化的瓷土也贵,别的地方每吨只要几百元,我们最贵的50万元一吨,还越来越少。我前些年囤了一些,每吨2.5万元,舍不得随便用。”

德化的瓷土可以制作高白瓷。《德化陶瓷志》记载:“1958年,新建瓷厂研制成功高白度瓷,经国家轻工业部测定,白度为88.8度。”这是当时世界上白度最高的白瓷。

清中叶以后德化白瓷失传,青花瓷崛起。图为德化陶瓷博物馆展出的“泰兴号”沉船打捞上来的青花人物纹茶盘。1822年1月,泰兴号从厦门港出发前往爪哇(今印尼),触礁沉没;1999年一家澳大利亚公司打捞“泰兴号”,发现船上有35万件瓷器,其中绝大部分为德化出产的青花瓷。

中国人的白色忌讳

白瓷并非越白越好。高白瓷——无限接近100%的绝对白度,只具有一种象征意义。实际上,纯粹的高白瓷相当刺眼,是一种冷冰冰的惨白、死白,很多人不能接受。

中国人习惯了青瓷。因为技术手段有限,古人难以清除瓷土中的铁元素,烧制出来的瓷器或偏青、或偏黄、或偏绿,统称青瓷。唐宋时期北方邢窑、定窑烧制出一种灰白瓷,令人惊艳,于是有“南青北白”之说。宋代景德镇发明了一种白中泛青的白瓷,又称青白瓷、影青瓷。青白瓷上绘上青色图案,特别协调,于是又有了著名的青花瓷。

从白度看,这些白瓷都不够纯正。我怀疑也许是有意为之,因为中国人难以接受纯正的白瓷。在中国文化里,白色是凶色,丧事称白事,《礼记》云:“素服,以送终也。”平时全身缟素,家中摆放一套白色家具,或者用雪白的餐具宴客,在古代都是不可想象之事。

元代蒙古人统治,带来不一样的色彩美学。陶宗仪《辍耕录》云:“国俗尚白,以白为吉。”民间社会对白色更加宽容,德化窑亦仿效景德镇烧制青白瓷。

蒙古人很快就走了。明代,德化创造出白度更高的“猪油白”或“葱根白”,其上品白中泛黄的称“象牙白”,白中蕴红的称“孩儿红”。实际上,人们欣赏的并非白瓷之“白”,而是白中隐约透露的那么一点“黄”或“红”。也许因为德化的瓷土太好,“猪油白”的白度远比国内其他白瓷纯正,让社会心理难以接受,市场销路并不理想。当时的文化名流也难以接受,宋应星《天工开物》称德化白瓷“不适用”,周亮工《闽小纪》批评德化白瓷“粉色亦足贱也”。

“猪油白”远销海外

天无绝人之路。依托闽南地区的一系列港口,明末清初,德化“猪油白”背井离乡,远销日本、东南亚和欧美,大受欢迎。欧洲人崇尚白色,视之为纯洁、神圣、喜庆之色,德化白瓷被当成最高级的瓷器,誉之为“中国白”,各国纷纷收藏和仿造。

德化白瓷能够跨越国界,是因为它最简单,没有华丽的色彩和装饰,只依靠器型、材质和色泽打动人,具有一种永恒的美感。英国学者波希尔《中国美术》描写德化窑说:“其窑之特品为白瓷,昔日法人呼之为'不兰克帝支那’(按即中国之白也),乃中国瓷器之上品也,与其他之东方各瓷,迥然不相同。质滑腻如乳白,宛似象牙。”

在德化陶瓷博物馆的展厅里,我注意到,明代的“猪油白”作品很少,清代青花瓷最多。有个专门的展厅陈列了清代沉船打捞上来的青花瓷,都是碗、盘、碟等日用器皿,无论材质、白度和工艺,似乎都出现了退化的痕迹。

“德化瓷一直是外销瓷,外销比例约占六成。我们靠海,去福州、泉州、厦门等港口都很近。”陶瓷博物馆馆长郑炯鑫说,“明代的白瓷质量最高,主要出口欧洲;清代青花瓷外销量最大,在东南亚最受欢迎。现在欧洲保留的白瓷精品比国内多,比如何朝宗的作品存世约200件,国内只有几十件,但这两年回流了一些。”

清中叶德化青花瓷异军突起,实际原因是,18世纪初欧洲仿制中国白瓷成功,需求减少,德化窑于是改烧青花瓷,销往东南亚伊斯兰教的国家和地区。

王金镭先生提供了另一种解释:“民间传说,大约1690年观音岐的瓷土挖到底了,风水师说再挖会坏德化的风水,不让挖了,其实是资源耗尽。后来改用金竹坑等地的瓷土做青花瓷,瓷土质量也差了。”

寇富平和他的“建白瓷”作品。

建白瓷的诞生

近代以来,西方的色彩美学影响了中国,新娘都穿上白色婚纱了,白瓷也堂而皇之登上喜宴。中国陶瓷完成“白瓷革命”后,载誉海归的“中国白”,成为白瓷皇冠上的明珠。尴尬的是,在“中国白”的故乡德化,生产青花瓷两百多年,明代创制的“猪油白”工艺早已失传。

寇富平今年82岁,身体健朗,在自己的工作室招呼我们喝茶。工作室很大,墙边展示着他亲手制作的壶、瓶、罐等瓷器摆件,造型优美。他最得意的作品,一件是“牡丹刻花笔筒”,还有一件“羊头花瓶”。这些,都属于他亲自参与研制出来的“建白”瓷。

寇富平解释说,“猪油白”研制成功后,领导觉得名字不好听,改为“建白”,意为福建白瓷,因为福建早有“建黑”(即福建建阳黑瓷)。“实际上,建白就是明代的猪油白、象牙白、孩儿红,欧洲人称中国白。建白的白度不到80度,并且是白中泛黄,温润如玉,有人说像小姑娘的皮肤。现在,德化生产的高级艺术瓷绝大部分是建白。”

中国有悠久的玉文化传统。如玉,一直是瓷器追求的最高境界。德化建白瓷,就是一种为中国审美理想而创制出来的白瓷,温暖、细嫩、润白、通透、纯净、澄澈、明亮、圣洁、优雅、柔滑、坚致、灿烂……倾尽所有好词难以形容。

来源:瓷都德化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