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唐模许氏资料(转载)
为唐模许氏宗族的总祠,谱载嘉庆二年丁巳十月十二日未时破土,戊午八月竣工,占地五亩有余。3进7大开间,前后由32根大青石柱作架,甬道自大门门首直通石阶。拾级而上,便是宽敞的祭坛,祭坛与神龛之间,以30扇槅窗相隔,里为享堂,外为祀堂。神龛中为“报本”,东为“忠烈”,西为“节孝”,主次分明,工艺精湛。头门额枋上,四攒九踩四翘,品字斗拱。复有二攒半九踩四翘,品字斗共,各托流线优美结构相称的飞檐,参差映衬,布局宏伟。门首上方“许氏宗祠”四个斗大楷书横匾,与“钦点翰林”蓝底金字竖匾,加上祠前宽敞宏伟的青石平坦,以及坦前石柱石板栏杆与一字排列的石墩旗杆,集中显示了许氏宗族煊赫的祖业和族望。门前的石阶门槛和多层飞檐、翘角组构的门楼,其高度、气势以及大门首抱鼓石的规格、工艺,又反映了徽州祠堂严格的等级观念和本宗本支当时的政治地位。许氏宗祠古风袅袅,飘逸到今天,成为徽派建筑艺术和封建宗法制度的陈列馆。许氏宗祠为唐模许氏宗族的总祠。始祖桂二公生3子应一、应二、应三。应三出继本里程氏。应二30岁早卒。应一生丙一、丙二2子。丙二出继岩寺镇闵氏,丙一生嘉、庆2子。嘉公分居下门,建承德堂,后为家庙。庆分居上门,建承恩堂,族称“荫祠”,即今之“许氏宗祠”。庆公生福荫、善荫、积荫3子。积荫早卒。福荫支下建支祠“骏惠堂”。善荫2房:辛童公支下建“尚义堂”,绵童公支下建“继善堂”。此三座支祠昔日称“厅”,“骏惠”为叔,尚义、继善为侄。唐模水街。具有江南水乡色彩。檀溪穿村而过,长流石断。两岸河以红岩石砌成,路面用茶源石板平铺,宽约2.8米,西北自“石头桥”向东南延伸至蜈蚣桥,长1100余米。沿岸民居多古典建筑。两岸之间,架石质平桥十座,便于两岸居民往来。水街为旧时商业街,店肆前有近3米宽的走廊,晴日遮阳,雨天避雨,临水一侧设“美人靠”,过往行人可在此歇脚,外地摊贩亦可坐定招揽生意。本村村民更乐于在廊下聚会聊天,成为热闹的黄金地段。漫步水街,古韵悠悠,犹如置身古代村居,令人乐而忘返。十桥九貌的檀干群桥。清澈美丽的檀干溪自西向东将唐模村分成南北两片,架在溪上的十座古桥,又把被分割的南北两半连成一个整体。“小桥、流水、人家”相互映衬,构成一幅古朴幽美的江南乡村图画。这些古桥虽然短小,但式样不同,风格各异,有“十桥九貌”之雅称。村西第一座桥俗称“石头桥”,中无桥墩,由三块等长青色茶石架成。当年大部分桥石与村中铺路的几千块石板,均自浙江茶源运来,水陆转运,备具艰辛。桥南原立有一大型拱门,进入拱门,就算进入了村庄。过去村民们迎宾送客,嬉灯舞龙,送丧接嫁,均以此为界。第二座桥称“三石桥”,由三块长6.9米,宽、厚均为35厘米的正方形大青石架设而成。中间立一桥礅。每根石柱重达1.5吨以上。第三座桥叫“戏坦桥”,桥北侧原有一可容千人的鹅卵石广场。旧时秋后或年边,常在此搭台唱戏。台是活动的,便于临时拆搭。做“保安”、“舞龙灯”、“跳钟馗”、“做把戏”等民俗活动,都可利用这一场所,桥也因此得名。但村民聚集戏坦看戏,坦临水街,街在溪旁,难免因拥挤而落水,故置办大量“桥板”,作为蒙盖河面之用,又在桥两边建栏杆,帮助防护。今栏杆已不存,所凿凹面石榫尚清晰可见。古人做事想问题如此周密细心,值得我们学习。第四、第五座桥架设于水街中、下段,两桥结构相同,中间有桥礅一个,由两块较长的青石板作桥梁,桥面为横铺石板,也是一色青石。桥宽1.3米,桥面与道路齐平,车来人往极为方便。两桥下游五、六米处,有一古式水坝,所以两桥之间水势平缓,水深常年保持在1.5米左右,既能垂钓,又是天然泳池,炎夏季节,戏水游泳者络绎不绝。第六座桥即“高阳桥”。高阳桥为唐模水街十座石桥中之主桥,为廊桥形式,位居其中。石质,双孔券,单孔跨度近7米。因唐模许氏出自高阳郡(今河南许昌),故名“高阳桥”以示郡望。该桥俗称“观音桥”,昔日桥内供奉观音菩萨。民国《歙县志》载:“高阳桥在二十一都唐模,跨檀干,许克云建。”与桥右毗连的里门额上,刻有“飞虹”二字,旁署“雍正癸丑(公元1733年)桂月望日,里人许锡龄题”字样。可知桥至迟建于雍正年间。又桥双券中间桥名刻石,署“嘉庆十七年冬月吉旦造”字样,为嘉庆时维修所刻。桥面建五开间小殿。梁、柱、檐、拱仿明式建筑。桥面面积60余平方米。东面竖一排青石砖雕栏杆,设1米宽人行道。小殿上方置有彩绘天花板。四壁以壁画为饰,色彩至今仍鲜明艳丽。地面铺地砖,光洁平坦。南北梢间各有门户相通。东西两面檐柱之间装有槅窗。下为栏板。西面檐下悬挂蓝底金字“高阳桥”木匾。左右柱上分挂木质楹联:“南海岸来一瓶甘露;高阳桥渡千载行人”。桥屋正脊中央,安有圆锥形锡铸宝顶,银光闪耀,颇为 壮观。第七座桥叫义合桥,因唐模清时置“义合大社”而得名。此桥有两个桥礅。原由十二根柱石搭建而成。据说因桥太窄,后由一富户每排又添了一根柱石,所以现在桥面有五列三排共15根柱石。靠西一列三根柱石与其它十二根柱石,石料明显不同,看来这一说法是有根据的。这座桥的石料比较粗犷,保留了石料开采时的原始凿痕,别有一番韵味。第八座桥叫“灵官桥”。灵官桥位于“许氏宗祠”前的檀干溪上,因桥南有灵官殿而得名,单拱,桥面宽丈余。由路上桥原有三级台阶,桥两边有石栏,后因修机耕路拆除。桥下溪水与檀干园相通。灵官桥之上游有三个圆形石磴,桥下游10来米处有三个圆形深潭,隔水看去,深不见底,人们比作西湖的“三潭印月”。第九座桥为“五福桥”,因其北有“五福庙”而得名,两个桥礅,由三列三排九根宽约35厘米、厚18.5厘米的柱石铺设而成,与檀干园大门遥遥相对。第十座桥为“蜈蚣桥”,前已述及。这十座古桥,分布在大约1公里左右的溪流上,平均每百米就有桥梁一座。村中心一段共5座,每隔二、三十米即有一座,极大地便利了南北两岸村民的往来走动。溪桥密度如此之高,除了考虑行路方便,另外一个重要因素还是为“檀干园”水口园林作配套,增色添彩,使唐模水口更具田园色彩和生活情趣。植于唐朝的古银杏树,是当年唐模汪姓当年择居迁徙的历史见证人。这“东方
的圣者”、“中国人文有生命的纪念塔”(郭沫若语)经历了一千多年的风风雨雨,至今傲然挺立,默默地注视着唐模人的生活轨迹和古村的沧桑变迁。许承尧先生对此树情有独钟,曾于1901—1902年间,写下《诘老树》和《老树对》一组两首古体诗。当时由于清政府腐败无能,列强瓜分中国正愈演愈烈,社会动荡,民不聊生。在这两首诗里,先生赋予老树人格内涵,借树抒怀,表明自己“浩劫但凭天,立脚不移地”的志向和对人世间悲欢离合的超然态度,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现实的不满。人们为美化古树,对古树寄以除病消灾、平安吉庆的愿望与向往,创造出绘声绘色的传奇故事与民间传说流传至今。1994年4月,年逾花甲的北京园林局专家丛生先生与市林科所赵德铭教授一行数人获悉唐模古银杏树因保护不当濒临枯萎,在考察黄山迎客松后,直奔唐模。丛、赵二老在对古树反复审视后,竟惋惜落泪,愿掏钱养护。二老爱树如命的强烈环保意识,深深感动了唐模人和当地有关部门,旋即采取专家提出的“异体嫁接输养技术”,于次日在赵德铭教授的亲自指导下,在古树旁另植3株直径约3厘米的小银杏树,并把小银杏树的树干镶嵌在大树皮层之中,使4树融为一体,犹如人之“输液”,通过小树将水分、营养输给老树。现3株小树都已成活,被抢救的古树南枝生长正常。枯木逢春,诚堪告慰丛、赵二老。溪南吴惜奇先生为此吟诗题赞:“扇叶翩翩果缀银,老枝今日焕精神。何当再续千年寿,报与人间一片春。”但愿老树新枝茁壮成长,虬枝巨臂摩娑幢幢民居,呵护片片田园,让唐模原野更秀美,文化更绵长,报给人间一个又一个灿烂明媚的春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