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风景:耍猴儿栗子
老北京走街串巷的杂耍中,有一种俗称“耍猴儿栗子”的,这其实跟猴儿没关系,是表演木偶戏的。
那时,在四合院里玩得正起劲儿的我,只要一听到胡同里传来“呔哐、呔呔、呔哐”的铜锣声,就知道是耍猴儿栗子的来了,撒丫子就往门外跑,那可是看热闹的好机会。至于为什么这么称呼他们,我始终也搞不懂,但老北京人都这么称呼,奶奶说,可能是“耍苟利子”的谐音吧。
艺人挑着担子,边走边敲锣,担子的一头由几个笼屉相叠而成,里面放着戏装小木偶和其他表演用的道具。另一头是个小木屋,小木屋的前面是小戏台,左右还挂有上场门“出将”和下场门“入相”,门上还有门帘儿,完全模仿的是真实舞台的样貌。在胡同里找一空旷的地方,用扁担支起小木屋,足有一人多高,木屋下面是一直拖到地的蓝布幕。艺人钻入布幕中,敲击铜锣,口中含有用芦苇或竹子做成的哨子,用力一吹,就振动发声,用嘴控制哨子音量、音高、音色的变化,吹出的旋律很好听。见人都围拢过来观看,他开始双手耍布袋木偶,又称“掌中木偶”,这木偶有一尺多高,由头、身躯和服装组成,头是用木头雕出来的,内设机关,可以控制表情和肌肉的运动。
艺人躲在布幕里,让木偶从台上露出来,他的手伸入布袋中,食指插入偶人的头颈,中指、拇指操控偶人的双手。他的动作敏捷,准确丰富,有时艺人用一根小竹扦伸入偶人的袖口里,不断捻动,竟然就丰富了手臂细腻的小动作。而且他凭借精巧的技艺,能让偶人做出换衣、舞剑、搏杀等高难动作,博得围观的大人孩子一片掌声。再配上口中苇哨吹出的嘹亮乐曲,铜锣敲打的“呔呔呔”的锣鼓点儿——这些表演均出自他一个人,真是好热闹的一台戏啊!
他演的都是一些动作感很强的滑稽小戏,例如《西游记》中的“猪八戒招亲”,《水浒传》中的“武大郎诈尸”等。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出戏叫“王小打虎”,在戏中王小眼看要被老虎叼走,他在前头跑,还不断地惊恐回头看,老虎在后面张牙舞爪地追,中间不断加入一些惊险滑稽动作。周围观众不断随着剧情发出笑声和同情的叹息,往往在演出正当中,表演者会从布幕中走出来,向观众收钱,多少随意,大人们纷纷掏出零钱扔进钱盒里,然后他又钻进布幕中接着演。王小的媳妇发现丈夫被老虎叼走,抄起菜刀紧追,两个人一只虎,不停地跑圆场,最后追上老虎,挥刀砍死,救出丈夫。艺人嘴里的苇哨忽紧忽慢,配合剧情,烘托气氛。周围人头攒动,大人小孩伸着脖子不眨眼地看,故事圆满结束,一片喝彩声。
由于随着剧情的起伏,哨声不断地有顿挫、高低的变化,“呜呜嘟嘟”地不绝于耳,这就给老北京留下一个俗语,形容一个人口齿不清楚,叫“呜呜嘟嘟的”,后变成说这个人说话“乌丢丢的”。于是,就有人把耍木偶的叫作“耍乌丢丢的”了。(何大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