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内家拳)入门第七要-虚实变化神难测
本文系阿福原创,如转载或引用请注明:“作者:阿福太极(www.afutaiji.com)”。以免被追究法律责任。
人体最重要的虚实变化在两腿。太极拳要尽量避免双重之病,那么首先要将两只脚分出虚实来。要一支脚为实,承担身体的主要重量,另一支脚为虚。在行拳走架的过程中,重量在两条腿上不断变化,即不断进行着虚实转换。
当然还有左右手的虚实,左右胸的虚实,两胯的虚实等等。
拳友们大都自我感觉在练拳中作到虚实变化变不是太难。但一旦进行推手比试或对抗,两个人便就顶上劲了,就无法自如地进行虚实变化了。当然两个人互相配合进行推手练习或表演的情况除外。这就说明你还没有真正地学会虚实变化。真练成了虚实变化的功夫,你就会比较容易地运用引进落空了,就不太会变成双重和顶牛了。
练太极拳的张口闭口就是“沾连粘随”,“不丢不顶”。但在激烈的对抗中却变成了不是丢就是顶了。王阳明倡导“知行合一”。太极拳可以作一个反面教材,就是没有“行”,只有“知”,其实是假“知”。
难道古人所说的“不丢不顶”,“四两拔千斤”只是传说,或者只有在游戏中才有?
阿福练过二十多年太极操后,立志学真功夫,四处访明师学艺,重新寻觅太极拳的真谛。后来得了真传太极之后感觉进步很大,但一直难以突破“不丢不顶,引进落空合即出”这一关,实践中总是犯顶抗的毛病。我研究和习练了很久,找出了其中的难点。
1. 第一个难点:
顶抗是人的本能。两人两手相搭,同时推向对方。其中一方劲力稍逊一筹便会被对方推出去或被击中。所以谁也不敢把实变虚,即把顶劲变成虚劲,即引进落空之劲。拳谱中说“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这是真秘诀。但并没有说明怎样才能做到,这要口传身授。改变人的本能,改对抗为合作,这是最难跨越的一步。
2. 第二个难点:
即使你突破了第一个难点,把顶劲换成引劲,但并不能使敌方走空,无法让对方失重。结果是对方乘势而进,我方却一溃千里。这就犯了是拳经中说的“丢”的毛病了。
阿福领悟到第一个难点花了很多时间练习和实践。而突破第二个难点就更吃力了,反复努力,不断体悟,心悟,始终无法突破这个瓶颈。
后来有几次不经意间,在与拳友推手时将对方轻松推了出去。感觉没有用多少力,但效果比平时靠大力推时还要好。后来我便总结那几次超水平发挥是如何做到的。
最重要的一点是要以胯接手,通过手肘肩胯的瞬间调整把来力接到胯上,前提是这些地方都要练开。到了胯就可接到脚上了,便可以大地来支撑对方的大力了,这时你的手就不用承担很多力量了,就活了,就为不顶创造的前提条件,否则不顶是假的,因为你没有真正接住和控制他,对方可以直接打进来。
当自己能够不去硬顶同时还能接住对方时,就可把手上的实劲变成虚劲了,接着要马上把注意力从接触点上移开,去找对方的中心线进行打击,但手不能与对方脱开接触,要始终粘着对方的皮肤。此时对方便感觉自己的劲走空了,正当无处着力时,我方的反击就到了。此时正打了对方一个旧力已经过新力未生之时,我方的反攻一般会产生奇效。
强调说明一下:从接触点上移开,并不是说脱离与对方的沾粘,而是轻贴对方的皮肤滑动。在实点处变成虚劲,并立刻去找新的有效的攻击点,即可以通过此点打到对方中线。(注:这是我初期的感觉和总结,现在我的手不必在接触点上滑动便可变化虚实了。不过个人建议,还是应该从轻微的滑动中改变发力点开始比较容易进阶。)
所以很多时候,不能过于执着于某一处,求什么反被什么所拘。目的过于明确,太过暴露反而难达目的。换个地方,换个角度可能就会有不一样的结果。
经过不断强化那几次的感觉,不断习练和总结,终于初步掌握了虚实变化的奥妙。有了它就有了不丢不顶,引进落空合即出等所有习练太极拳的人梦寐以求的功夫。
我个人觉得,这种虚实变化,引进落空的功夫是属于太极拳中高级的东西,不能够过早地把精力放在这上面。应该还是要从太极的基本功和核心的劲,即棚劲上下功夫,从抻筋拔骨等功法中改变自己的身体。不可跳级,否则就会欲速则不达。
后来我学过真传形意拳后,对此认识就更加确定了。形意拳主要分为“明劲,暗劲,化劲”三层功夫。其实明劲有成后,功夫就已经相当厉害了。“形意一年打死人”决非虚言。而太极拳一开始就去追求的其实是形意拳暗劲和化劲的东西,比如“放松”是化劲中的体现,而且在郭云琛前辈的论述中还特别强调:“并非顽空不用力,周身内外,全用真意运用耳”。
民国时期武风之盛远非今日可比。但即使那时,据孙禄堂的著作中所说,也就几个人才达到化劲的水平。今天我们练拳的基本都是小学生入学的水平,加减乘除还没有会呢,却要直接学高等数学的微积分。
“松”,“用意不用力”都是好东西,但是顺序搞反了。用现在的话说,那是不打地基就盖高楼。基础没有打好,以后再努力也是空中楼阁,白费劲。
回忆我初得这个虚实功夫约半年多前,太极拳的基本功已经有小成了。已经达到了节节贯穿,混圆一气的初步功夫。也就是先能顶得住了,两手向外一撑如弹簧,脚下沉稳圆活。即使比我高大强壮很多的人也很难推得动我。在些基础上又经过了大半年的不懈努力和实践才初步获得了“虚实变化,引进落空”的初级水平。
每个人获得这个能力的途径可能不太一样,感受也可能不同。但以下几个要点却是共同的。它们便是习练方法和秘诀。
1. 头顶胯坐, 劲气沉到脚底,上虚下实,特别是从胸到肩窝要变得虚涵,顺滑,灵活。
2. 两臂不主动用力,特别是大臂不能单独发力,否则脊背之劲便从这儿断开了,因为劲是从脚下与胯带动脊背发出的。
3. 肩外开下沉,肘下坠内合,劲便可从肩到肘。
4. 肘变化后就要定位,不可轻易晃动,否则全身的整劲便会从肘关节断开。
5. 接着,劲力要贯注在手指上,特别是要到指尖上,手要不断进行顺逆的拧转变化。
上面我说了从脚到手要注意的事项,只是为了让大家更清楚一些,实际上手脚是一气贯穿的,感觉上应该是两头同时神意劲贯注。在这个过程中,因为手臂不主动用力,所以它就不会僵硬,感觉就灵敏,圆活起来了。这就为手臂的虚实变化创造了条件。不光手臂,胸肩也要虚灵,也要把们当成手臂。
上了这一台阶,你的拳才真正成了太极拳。此时你会有很多开悟,是真的悟,因为道理不仅在你脑中,更在你心中,在你身上。这种功夫有了,就会终生不退,就像你学会了骑自行车,即使多年不再骑也不会忘记。当然此时拳练得就有味道了,你根本就放不下了,它将会伴你终生,并给你带来健康,快乐,自信,开阔的胸怀及防身自卫的本领。
诸君努力吧,不要被近几年一帮网络炒作小丑们和居心叵测的幕后推手们的各式表演和抹黑所误,自己心中要有最基本的是非判断,要有一杆称,不要被那些人带到坑里去。
文化大革命批四旧,批文化精英,批知识无用。无数青年把宝贵的时间都用在了批判运动上,浪费了宝贵的青春,也毁了自己的前途。改革开放后,铁饭碗没有了,成了下岗工人,而自己却一无所长,生活艰难,处处碰壁。这就是自己的因给自己带来的果。
而那些坚持自己的理念,不为外界的混乱和喧嚣所干扰,坚持文化和知识学习的青年们,大都在高考恢复后的几年内考上了大学。那时的大学生是真的天之骄子,上学免费,生活补贴,毕业包分配,而且工作后立马就是干部指标,待遇自然高人一等。这些人之后大都成了各行业的骨干和精英。生活水平,社会地位都是那些同年龄段的下岗工人们所无法相比的。知识改变命运在他们这一代人中体现得最为显著。
现在每当我看到那些在网上骂传统武术,骂中医,甚至骂所有传统文化的网友们(他们中年轻人为主),就让我想起了文革中的红卫兵们,这些网友简直就是新时代的红卫兵,浪费那么多时间在网上嘲讽谩骂,泄一时之私欲,损害他人,浪费自己宝贵的时间,虚度光阴。不必等来世的报应,他们很快会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的。
中华传统武术特别是太极拳等内家拳最大的优点就在于它不但是武术,能防身自卫,更能强身健体,养生长寿。而后者是世界上其它任何搏击术所无法比拟的。
人生最大的财富是什么?越来越多的明白人给出了答案,是健康。钱没有了可以再挣,公司倒了还可再建,老婆走了还可再找,只要身体健康,一切皆有可能。没有了健康,其它一切也就没有意义了。前面的一没有了,后面的零就只是零了。
所以阿福给大家一点真心的建议,学点真功夫,并不是去打人,只求有些防身作用,更重要的是,能出功夫的拳才能真正地改变人之生理,治病强身,益寿延年。那些太极操,套路表演的作用相差远矣!
找个好老师,只要有明师指点,走对了路,坚持练下去,你一定会登上内家拳这一仙山的峰顶的。那时你会感叹:“天下竟有如此美丽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