榻上策,隆中对,从战略管理的'六个特性'分析,哪一个更高明?
榻上策,隆中对,从战略管理的'六个特性'分析,哪一个更高明?
三国里有三位鼎鼎大名的'战略'大师,分别荀彧、鲁肃、诸葛亮。
荀彧的战略是短期的'碎片战略'合集,这里不赘言。
鲁肃向孙权献《榻上策》
鲁肃的战略是《榻上策》,是建安五年,鲁肃与孙权第一次见面时,孙权单独邀请鲁肃榻上策饮,并咨询鲁肃时势,鲁肃给出的东吴战略规划:
《三国志.周瑜鲁肃传》:权即见肃,与语甚悦之。众宾罢退,肃亦辞出,乃独引肃还,合榻对饮。因密议曰:'今汉室倾危,四方云扰,孤承父兄馀业,思有桓文之功。君既惠顾,何以佐之?'肃对曰:'昔高帝区区欲尊事义帝而不获者,以项羽为害也。今之曹操,犹昔项羽,将军何由得为桓文乎?肃窃料之,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规模如此,亦自无嫌。何者?北方诚多务也。因其多务,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权曰:'今尽力一方,冀以辅汉耳,此言非所及也。'
鲁肃的战略概括来说就是以下几步:
- 其一,立足江东
- 其二,夺取荆州
- 其三,夺取整个长江以南
- 其四,称帝
因为这个战略规划是在榻上对饮时完成的,因此又称《榻上策》。
诸葛亮向刘备献《隆中对》
建安12年,刘备三顾茅庐,终于见到了传说中的卧龙诸葛亮,诸葛亮也没辜负刘备跑了三趟,给迷茫中的刘备指明了出路,这就是著名的《隆中对》,具体战略步骤就是:
- 第一步,取荆州立足
- 第二步,夺益州壮大
- 第三步,天下有变时,从荆州和益州两路北伐,消灭曹操
由于《榻上策》和《隆中对》都是系统地阐述了所在军事集团的未来发展战略规划,因而也成为《三国志》中最有名的两大战略。
那么,诸葛亮的《隆中对》和鲁肃的《榻上策》,到底哪一个更高明呢?我们用今天战略管理的'六大特性',即全局性、长远性、可行性、稳定性、风险性、系统性来分析一下。
一、全局性对比,《隆中对》占优
'全局性'是指战略规划制订的战略目标是从全局、总体方面考虑,制订的规划属于纲领性文件,具有全面性、权威性和普遍性特点。
《榻上策》对全局形势进行了判断,提出了一个非常正确的趋势性结论:汉室不可复兴!并对曹操的势力作出了一个判断性结论:曹操不可卒除!这两点判断是全局性的、体现了鲁肃的洞察力非常敏锐。
但鲁肃对当时天下各诸侯的分析比较少,除了确认曹操的强大外,对曹操、袁绍(袁绍当时还没死)、刘表、刘璋、马腾、辽东公孙氏等都没有分析,只是提出让孙权攻打黄祖、刘表,并占领长江流域。这方面的全局分析比较模糊。
《隆中对》没有说汉室不可复兴,相反却给出了刘备'欲信大义于天下'的方略。诸葛亮从全局性视角,分析了天下的几大诸侯的特点:
- 其一,曹操既得天时,又有人谋,还挟天子以令诸侯,因此不可争锋;
- 其二,孙权已历三世,根基已经很坚实了,又得长江地利,国险民附,也不可以图谋;
- 其三,刘表坐拥荆州却不能守,这个可以夺;
- 其四,刘璋和张鲁都在益州,但是分裂状态,刘璋暗弱,不能会人,这个也可以夺取。
《隆中对》时天下形势图
相比较而言,诸葛亮的全局视野比鲁肃宽阔。既看到了天下大势,也看到了刘备的机会,更看清了天下诸侯的强弱,为刘备指明'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攻击目标',其提出的三步走方针更是刘备后来的纲领性方针。
因此,从全局角度来看,《隆中对》更高一筹。
二、长远性对比,《隆中对》制订了明晰的统一全国方略,《榻上策》很含糊
战略分为短期战略、中期战略、长期战略。短期战略一般1-3年左右,中期战略一般是五年以上,长期战略一般要10年以上。荀彧给曹操制订的战略基本都是短期的。
《榻上策》是一个长期战略,既有眼前的利用北方多事之秋、立足于江东这样的短期战略;也有剿除黄祖、进伐刘表这样的中期战略;更有立国称帝、徐图天下的长远战略。但是鲁肃的'建号称帝'是指在控制整个长江流域就可以了,对如何'图天下'并没有明确方略。通俗地说,就是等到控制长江流域,先称帝,后面怎么办,到时再研究。
隆中对最终战略路线图
《隆中对》也是一个长期战略,战略规划中既有短期的占领荆州目标,也有中期的夺取益州目标,更有长期的从荆州、益州两路北伐、会师洛阳的目标。《隆中对》是一个非常清晰的'从无到有'、从'有'到'100%有'的战略规划,其清晰度远胜《榻上策》。
因此,从长远视角来看,《隆中对》比《榻上策》更明晰。
三、可行性对比,《榻上策》实施难度比《隆中对》小得多
战略规划必须符合现实,能落地,否则就是空中楼阁,看着美好,实施不了也白搭。
《榻上策》的可行性还是比较高的,原因是:
- 首先,短期目标,立足东吴成鼎足之势,建安五年时已经实现。孙策死前,就已经打下了江东六郡,孙权直接继承,江东士族及民众也逐步认可孙氏政权。
- 其次,中期目标,进攻黄祖刘表,也能实现。荆州与东吴本来势均力敌,但刘表失去进取之心,坐观天下,人才不能用,老将逐步凋零,逐渐显示出颓势。而东吴不断有贤才加盟,既有周瑜、程普、黄盖、张昭、张紘等人坐镇,又有鲁肃、诸葛瑾等新人陆续加盟,呈现出蒸蒸日上的蓬勃新气象。彼衰我盛,打败刘表完全有可能。
- 其三,鲁肃指出了短中期目标能实施的前提条件。即'北方诚多务也',也就是北方事情多,建安五年曹操正在官渡与袁绍对峙,不管谁胜谁负,统一北方不会一蹴而就,这就为孙权打败黄祖刘表争取了时间。
- 其四,如果能打败刘表,不管益州是否打下,孙权都可以称帝。暂时和曹操的北方形成类似后来的南北朝格局。
孙权称帝时也就是占有扬州、荆州、交州
鲁肃的这个战略规划,孙权后来基本做到了,但耗时有点长,从建安五年到曹操平定北方的建安13年,长达7年多的时间,孙权只杀了黄祖,占了江夏半个郡,荆州主体还在刘表手里。而拿下荆州主体则到了建安25年,整整过去了20年才实现中期目标。
《隆中对》的可行性与《榻上策》相比,难度要大一点,但依然具有可行性:
- 首先,刘备的起点虽然太低,但是人和可以弥补。建安12年《隆中对》出台时,孙权依然占据江东六郡,已经'国险而附',刘备却只有一座新野小县,兵力只不过几千部曲。刘表依然庞大。但刘备在荆州已经有七年时间了,广泛结交荆州人士,荆州归附刘备的人不少,这个只要运用得好,可以转化为刘备的力量。
- 其次,诸葛亮的加盟争取了部分世族的支持。荆州一共有五大世族,即庞、黄、蒯、习、蔡家。诸葛亮娶了黄月英,黄家肯定是支持这个女婿的。诸葛亮二姐嫁了庞家的庞山民,庞家也会支持诸葛亮的。支持刘表的就是蔡家、蒯家。有庞家、黄家支持,再能争取到习家,那么刘备可以和刘表一拼。
- 其三,刘表两个儿子不和,刘备完全可以分化瓦解。长子刘琦和诸葛亮关系好,可以联合对付刘琮。
- 其四,刘备可以通过支持刘琦作为代理人,自己在幕后控制荆州。这个完全是可行的,因为根据嫡长子继承制,刘琦继位是名正言顺的。只要刘备能扶刘琦继位,同样会让荆州大部分人归心。
- 其五,拿下荆州后,以荆州为基地,利用益州内部本土士族及东州士族的矛盾,打下益州完全有可能。
- 其六,拿下益州后,打张鲁问题不大。张鲁实力本来就是比较弱的,人才又严重缺乏。
- 其七,打下益州后,只要联合好孙权,两路北伐是可行的。前提是人才贮备要足够多。
从可行性对比来看,由于刘备的起点多,相对孙权来说,实施难度要大一点,主要看孙权和刘备实施战略的决心。
刘备进位汉中王,《隆中对》第二步艰难实现
从实践结果来看,孙权和刘备都耽误了不少时间,孙权浪费了曹操平定北方腾出的七八年左右时间也没打下荆州。刘备死要面子活受罪,总是不忍夺同宗基业,结果等曹操腾出手来,拱手将荆州让给曹操,后来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又重新夺回,不仅浪费了时间,还留下了'借荆州'的后遗症。
综合对比来看,《榻下对》更容易实施,《隆中对》实施难度较大。
四、稳定性对比,《榻上策》和《隆中对》都差不多
战略一旦制订后,没有重大内外部环境变化,都应该保持稳定,坚持实施和推进,避免经常变化,导致组织的执行人员无所适从。
《榻上策》虽然孙权当时表态鲁肃的战略做不到,但是江东集团后来一直是按照鲁肃的战略逐步推进和实施的,没有偏离这一战略,只是时间上有点拖沓,步子有点慢,一直到建安13年曹操南下,赤壁之战爆发才把鲁肃的战略规划提上真正的议事日程。
赤壁之战后,刘备孙权的目标逐步实现
《隆中对》出笼后,刘备是坚定不移地执行。夺取荆州虽然过程曲折、复杂、甚至可以说惊险,好在最终实现了预定目标,但留下了'借荆州'的后遗症。对于益州,刘备一直是看成自己的囊中之物,赤壁之战后,周瑜和孙权先后要出兵攻打益州,都被刘备以各种方式阻止了:
《三国志.先主传.献帝春秋》:权不听,遣孙瑜率水军住夏口。备不听军过,谓瑜曰:'汝欲取蜀,吾当被发入山,不失信於天下也。'使关羽屯江陵,张飞屯秭归,诸葛亮据南郡,备自住孱陵。权知备意,因召瑜还。
刘备为了自己取益州,不仅不让孙权过荆州,借江陵也是为了打开西进通道。孙权在刘备阻止其西进后,也就放弃夺取益州了。
综合而言,《榻上策》和《隆中对》在战略稳定性方面双方基本差不多,刘备相对主动一点。
五、风险性对比,《榻上策》明显小于《隆中对》
战略的'风险性'主要来源于战略目标是否正确,战略实施的内外部环境是否有重大变化,组织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能否跟得上。
《榻上策》属于低风险的战略。鲁肃让孙权杀黄祖、攻刘表、夺荆州后称帝,在当时的情况下,相对比较容易实现一些。因为江东和荆州实力基本相当,但刘表走的是下坡路,孙权走的是上坡路,孙权夺取荆州,占有江南大部实现起来比较容易。外部环境的最大变数就是曹操什么时候能腾出手来加入荆州的争夺,孙权对这方面准备得不足。后来曹操南下时,是鲁肃抓住了机会,与刘备联合才打败曹操。
关羽大意失荆州,就是《隆中对》高风险的体现
《隆中对》风险性明显比《榻上策》高。主要原因是刘备当时的实力很弱,刘表和蔡氏、蒯氏集团掌握着荆州的兵权,刘琦的力量也偏弱,所以,如果不是发生赤壁之战这样的大变故,刘备凭自己的微薄力量直接对抗刘表难度非常大。但因为刘备没得选,曹操孙权打不过,只能从刘表这里下手,所以不管风险多大,对于荆州刘备是势在必得。拿下荆州再打益州,风险相对较小。即使没有后来的法正、张松内应,刘璋不引狼入室,刘备以荆州为根据地强取益州也是可能的,无非就是时间拖得长一点。打下益州以后再北伐,最大的风险就是孙权集团是否会坚持联盟,从利益角度分析,孙权不会让刘备从荆州北伐的,因为如果刘备灭了曹操,那么下一个就会轮到孙权,鼎足而立对孙权最有利。因此,从荆州北伐风险较大。
综合而言,不管是从起点角度还是后面的战略进度看,《榻上策》的实施风险明显小于《隆中对》。
六、系统性对比,《隆中对》远胜《榻上策》
战略规划的'系统性'一般包括三个层次,即系统建立总体战略、竞争战略和职能战略。
《榻上策》鲁肃只是提出了一个'总体性战略',即'夺取荆州、控制长江、建号称帝'。如何实施,用什么策略实施,鲁肃没讲,因此孙权后来实施起来也不是太积极。
《隆中对》则不然,诸葛亮不仅为刘备规划了三步走的战略,而且给出了具体的竞争战略和职能战略:
竞争战略就是:东和北拒。即东和孙权,北拒曹操,条件具备时,再北伐曹操。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明确提出:谁是我们的敌人?曹操!谁是我们的朋友?孙权!明确指出:'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而在《隆中对》具体实施过程中,夺取荆州是执行'东和北拒'的结果,放弃'东和北拒'而同孙权开战,就引来夷陵之战的惨败。这也从理论和实践充分说明'东和北拒'竞争战略的正确性。
七擒孟获是“南抚夷越”民族战略的成功范例
职能战略就是:
- 首先,人才战略。《隆中对》中要刘备'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就是要大力引进人才,使用人才,有了人才好办事。
- 其次,军事战略。《隆中对》中说要'跨有荆益,保其岩阻',其实就是利用蜀中易守难攻的地利优势实施防御战略。
- 其三,民族战略。《隆中对》中说要'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其实就是执行'和平共处、共生共赢'的民族政策,对益州周边的少数民族要'文服'而不是'威服'。
- 其四,经济战略。就是通过'内修政理'发展经济,注重民生,加强积聚,提升后勤保障能力。
因此,《隆中对》虽然篇幅不长,但是却包含了刘备集团长远发展的总体战略、竞争战略和职能战略,非常具有系统性,这一点,《榻上对》远远不如。
综合以上战略的'六大特性'对比,《隆中对》与《榻上策》在'稳定性'方面持平;《榻上策》在'风险性'方面明显小于《隆中对》,《榻上策》在'可行性'方面比《隆中对》更容易;但在'全局性'、'长远性'、'系统性'方面,《隆中对》远胜于《榻上策》,考虑到刘备的起点近乎于'零',实施难度远大于孙权,最终却能'三分天下',完全得益于《隆中对》的系统性和前瞻性,也可以说,《隆中对》改变了建安12年以后天下格局的走势,而《榻上策》没有对天下大势产生决定性影响。
因为战略'六大特性'《隆中对》总体占优,且《隆中对》对时局的改变非常巨大,因此《隆中对》作为著名战略流传千古,而《榻上策》则寂寂无闻、淹没于滚滚历史长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