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她总是在考试前生病
小枚是个高中女生,性格开朗活泼,很受老师和同学们喜欢。但是,她却经常生病,每次生病的状态就是头疼头晕恶心难受。父母带她去医院检查,也查不出具体的病因。医生给出的建议是让孩子多休息,适当调节高中生活,加强体育锻炼。每学期的几次生病,已经明显影响到她的学习,这让她的父母和老师都很焦虑,甚至产生了让她休学重读的想法。偶然的机会,我听她的家长聊起此事,便问了一句:她每次生病的时间是不是都在考试之前?她的家长认真想了想,恍然大悟般地回应:你别说,还真是这样,每次月考前她都会生病,考试结束后病也就慢慢好了。然后,家长满怀期待地问:这是什么原因呢?
其实,在心理学上,我们将这种现象称为自我妨碍。上世纪七十年代,Berglas和Jones最早对自我妨碍进行了研究,他们把自我妨碍定义为:在表现情境中,个体为了回避或降低因不佳表现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而采取的任何能够增大将失败原因外化机会的行动和选择。简单地说,当一个人在预测到可能发生坏结局后,会千方百计找到一个更有利于保持自我形象的外部障碍,从而掩盖住导致“坏结局”的真实原因。比如,有小学生在考试过程中,会故意破坏掉手中的笔,然后慌慌乱乱找上一阵子,就不再答题。考试成绩自然就不理想,而分数不高的原因,就会被归结到考试准备不充分。很显然,考试准备不足——笔坏了,要远比“不会做题”这个原因更有“面子”。
小枚的表现就很有代表性。经过细致的沟通,小枚最终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原来,小枚在升入这所重点高中后,面对高手云集的同学,内心里感到很不安,总是担心自己会在考试中成绩不理想。当第一次月考快要进行时,她的焦虑感倍增。月考的第一天,她恰好得了流感,头昏沉沉地无法坚持考试。月考成绩出来后,成绩不理想,她向老师和家长解释说流感影响了她的正常发挥,下一次一定可以考好。父母和老师都表示了理解,也坚信小枚的实际能力要远高于这次的成绩。当下一次月考来临时,她的焦虑不安再次严重,甚至出现了失眠现象。当家长发现她的状态不好后,她顺势谎称自己身体不舒服,头晕恶心。当她“带病”坚持完考试,不理想的成绩再次得到了所有人的理解。就这样,通过撒谎来逃避考试失利的尴尬,慢慢成了一种习惯。
自我妨碍对一个人的成长会有怎样的影响呢?这需要看自我妨碍的性质。Rhodewalt将自我妨碍行为分为两类:一是情境性自我妨碍,二是特质性自我妨碍。
情境性自我妨碍是一种偶发性的行为,具有很强的偶然性。通常来说,人在遇到威胁或压力时,可能会应激性地采取自我“解脱”手段,这就是情境性自我妨碍。比如,当一个人去参加很重要的面试前,可能会不断向周围人表示“身体不舒服”,一旦面试不理想就可以归因于不舒服的身体;当一个学生即将参加重要的考试前,可能会故意表现出上课睡觉、四处闲逛等行为,一旦考试成绩不理想就可以归因于“没好好准备”,而不是因为自己能力不足。这种情境性的自我妨碍,一般不会造成严重的不利后果,并且还可能会带来一些有益的结果。因为已经提前向众人昭示了自己可能会失利的外在原因,一方面可以缓解特定情境下的过度压力,另一方面还可以消解不利局面真正到来时的负面情绪。所以,情境性自我妨碍从本质上具有疗愈功能——为失败找到了自我解脱的理由。
特质性自我妨碍类似于人格特质,普遍认为是一种病态的行为模式。换句话说,当自我妨碍成为一种习惯或生活方式,细致地刻画到一个人的骨子里,就成为一种对生命极不负责任、对成长极为不利的消极行为。这种自我妨碍模式,通常由情境性自我妨碍连续实施而来。就像前面提到的小枚,第一次的真实生病让她发现了一个道理:当我病了,考试失利就不再是我的能力不足的问题,而是值得周围人谅解甚至是同情的事情。如此,就有了第一次的撒谎行为,也就是情境性的自我妨碍。如果只有这一次情境性自我妨碍,应该对小枚的生活和学习不会造成不利影响。而问题恰恰是,她一次次连续使用情境性自我妨碍,以致成为了一种习惯性做法,具有了特质性自我妨碍的特征,问题就开始变得严重起来。
所以,预防和改善特质性自我妨碍,于学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