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2】缅怀马连良先生(王吟秋)


王吟秋剧照

  《春秋笔》我不会,从未看过此戏。王夫人有两段唱,出场时唱一段“西皮慢板”后面有一段 “二黄原板”,这段唱腔由李慕良兄教我,身段由马先生教我。“灯棚换子”后,家人张恩惊、恐、急、悲,回到府里禀告夫人,王夫人得知张恩“观灯”时丢失了自己的儿子,悲痛之下大义放走张恩逃命。张恩听后即念:“多谢夫人。”马先生念“多谢夫人”四个字时,边念边躬身,双手作揖转身要走,这时王夫人还有话嘱咐他,急念:“张恩转来。”马先生立刻转身跪下。“张恩转来”四个字很难念,我若念早了,马先生尚未转好身;念晚了,马先生已经转身跪下。这个身段马先生是“一气呵成”不间断,动作又圆又顺,他要求我配合他的转身动作必须念得不快不慢,恰到好处。但由于我缺少舞台经验,加上内心紧张,所以总掌握不好节奏,不是快,就是慢。马先生不厌其烦地教了我许多遍,我才掌握好了节奏。教完后马先生对我说,当初他练这个转身动作时,左右各放一把靠背椅子,他在中间练转身跪下,练时常常把头碰在椅子背上,头碰出大包来。我听后内心受到很大的震动,深受启发,我当时想一定很好地向前辈们学习那种勤学苦练的精神,提高自己的表演艺术。
  通过天蟾舞台的三十六天演出,我在京剧艺术道路上迈出了第一步。演毕,马先生夫妇留在上海,荣家也要留我在上海,但我要求回北京继续练功、吊嗓,正好“冬练三九”,春节前再回上海公演,荣瑞昌同意了我的意见。
  除夕开台公演
  过去京剧界一到农历腊月廿三之后,各剧团就“封箱”不演了。休息几天后,大年初一各团开始演出。上海大来国剧公司邀请马先生的“扶风社”春节在上海中国大戏院公演一期,仍演三十六天。本应大年初一开演,这次却安排在“除夕”就上演。“扶风社”除了马富禄换成茹富蕙以外,其它原班人马不动,加上宋德珠、高盛麟二位(这次小翠花、林树森未参加合演)。“除夕”举行了开幕仪式,院方特邀“名流”黄金荣揭幕,由童芷苓、赵紫绢、曹慧麟、陈桂兰四位小姐剪彩。开场由基本演员合演“大跳灵官”和“财童进宝”。接着马先生演“加官进爵”,袁世海先生演“财神进宝”。“天官赐福”由马先生扮演天官,宋德珠扮演织女,我扮演牛郎,叶盛兰扮演张仙,袁世海扮演财神,茹富蕙扮演寿星。接下来宋德珠演《聚宝盆》(又名摇钱树)。最后演全本《火牛阵》,马先生演田单,我演小姐,叶盛兰演田法章,高盛麟演王孙贾,袁世海演伊立,芙蓉草演丫环,茹富蕙演差人。“除夕”这台戏很热闹,全是吉利节目。演员十分卖力,观众看得很高兴,剧场气氛相当的热烈。这次也演了三十六天,又给了我一次锻炼机会。通过去年秋天在天蟾舞台三十六天的舞台实践,马先生的好友们看了我这次的演出都说我有进步,这要感谢马先生对我耐心教导和其它主演们的帮助,才使我取得了初步成绩。
  北京首演《苏武牧羊》
  一九四四年春天在上海演毕返京,马先生休息不久开始在京公演。首场演出安排在前门外鲜鱼口“华乐戏院”,剧目是《苏武牧羊》。那天我化好妆在后台等候上场,叶盛兰先生对我说:“今天你干爹捧你,好好演。”本来我因首次在北京陪马先生演,内心感到紧张,听了叶四叔的嘱咐,更增添了一分紧张情绪。我闭眼静坐缓和自己的紧张心绪,默默地祝愿自己上台不要出错。一出台得了一个“碰头好”,一高兴,心情反而放松了不少。那天我演得很认真,观众以掌声鼓励我。戏毕,我陪马先生回到南宽街马宅。吃夜宵时,马先生说我今天的妆化得不好,他又说了一句:“你看大头掭的。”马先生没有往下说什么。我说:“是朱宝利给我化的(朱是给我梳头、扮戏的)。”
马先生一听,对我说:“以后你自己练练扮戏,不要老靠别人帮你化,别离了拐棍就走不了道啦。”我边吃边想,后天星期三在西单“长安戏院”演《四进士》,既然朱宝利帮我化的不好,何不自己练练化妆。从那场《四进士》开始,我自己化妆了。非常感谢马先生对我的提醒和指点,不然可能至今仍靠别人代化妆呢。
  最后一次合演
  一九四三年至一九四五年,我陪马先生合演了三年,一九四五年十一月二日,我经师祖王瑶卿老先生介绍拜程砚秋先生为师。从此,专心学习程派艺术。
  一九四六年秋,我随程师去上海。十二月份,上海举办义务戏,邀请了不少名角,有梅兰芳先生、程师、马先生、杨宝森先生、萧长华先生、姜妙香先生、李世芳和我以及上海各位名角麒麟童等。其中有一场全本《春秋笔》,倒第二是李世芳的《宇宙锋》。这是我最后一次和马先生合演。
  离开“扶风社”
  一九四七年秋,马先生要在北京公演,管事人万子和给程砚秋先生打电话,万说:“连良要出来唱了,请吟秋帮忙。”程师说:“吟秋嗓子哑了,您请别人帮忙吧。”挂上电话程师对我说:
“你不要唱二牌了,先'盆着’好好地学,学好了再拿出去'斗’。”师父要培养我挂头牌。从此,我离开了“扶风社”。
  马先生既是我的义父,又是我的良师,陪他合演三年中,我学到了许多东西,使我在表演艺术上打下了良好基础,终身受益。今逢马干爹百岁冥寿浮想联翩,写下此文,以示纪念。
(0)

相关推荐

  • 梅兰芳回忆录第二部第二章第二次到上海 (5)改搭双庆社

    梅兰芳回忆录(第一部全集) 梅兰芳回忆录第二部第一章时装新戏的初试(一)<孽海波澜> 梅兰芳回忆录第二部第一章时装新戏的初试(二)戒坛寺 梅兰芳回忆录第二部第二章第二次到上海(1)< ...

  • [转载] 我的开蒙老师吴富琴一

    1923年 罗瘿公 齐如山 许伯明 程砚秋 吴富琴(中)合影 吴富琴 程砚秋 吴富琴 程砚秋 吴富琴 <花筵赚>程砚秋 吴富琴 <花筵赚> 程砚秋 吴富琴 1924年 < ...

  • 算来一梦浮生

    算来一梦浮生 ▷菩提之恶花 最早拥有的<白朗宁夫人爱情十四行诗>是在上海福州路的书店觅到的,之前只在<文汇读书周报>见过书评,便心慕不已,恰好那篇书评里引用的便是白朗宁夫人抒情 ...

  • 【范紫东研究】张青飞 秦兴家:范紫东撰《王伯明先生墓志铭》考释

    [前言]看到屈军生先生转过来的宝鸡文理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张青飞和宝鸡文理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古代文学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秦兴家撰写的<范紫东撰<王伯明先生墓志铭>考释> ...

  • 【原创】少年张君秋从艺之路(十)1938年

    2021 元旦快乐 少年张君秋从艺之路(十) ▶1938年 马连良.张君秋<打渔杀家> 进入1938年,张君秋更加忙碌.经过与王又宸.马连良.谭富英的合作演出,已经初步获得京.津.沪京剧观 ...

  • 【转载1】缅怀马连良先生(王吟秋)

        马崇仁兄来电话告之,今年是干爹马连良一百岁冥寿,准备五月份举行纪念活动,要我写一篇陪马干爹合演三年的一些感受.放下电话,思绪万千,五十多年前的往事,像电影一样一幕一幕地回闪,使我沉浸在往事的回 ...

  • 王吟秋:缅怀马连良先生

    缅怀马连良先生 王吟秋 马崇仁兄来电话告之,今年是干爹马连良一百岁冥寿,准备五月份举行纪念活动,要我写一篇陪马干爹合演三年的一些感受.放下电话,思绪万千,五十多年前的往事,像电影一样一幕一幕地回闪,使 ...

  • 【往事】王吟秋:与马连良先生在一起的时光

    与马连良先生在一起的时光 王吟秋 马崇仁兄来电话告之,今年是干爹马连良一百岁冥寿,准备五月份举行纪念活动,要我写一篇陪马干爹合演三年的一些感受.放下电话,思绪万千,五十多年前的往事,像电影一样一幕一幕 ...

  • 王吟秋:程砚秋大师教我学《红拂传》

    每当人们满怀深情回忆起一代京剧大师程砚秋先生的表演艺术时,很自然地会想到幽咽婉转.柔中有刚的程派唱腔和摇曳多姿的水袖功,其实这是不全面的.程派艺术精深博大,它包括"四功(唱.做.念.打)五法 ...

  • 孙红侠:王吟秋——向你静静述说的表演

    听了王吟秋,才知道什么是京剧最本质的美学精神.   一看之下,觉得是一位很老的男旦.    二看之下,会渐渐被他带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审美境界,锣鼓经真的成了一种舞台的语言,而京剧不再是"唱的响 ...

  • 【连载一】声远长天:怀念王吟秋(1)

    作者简介 本文摘自<声远长天:怀念王吟秋.陈永玲>一书,作者南奇(1937-2013),著名京剧票友.京剧艺术评论家,南铁生先生之子,曾参与筹建「北京梅兰芳艺术研究会」,兼任副会长.南先生 ...

  • 【连载三】声远长天:怀念王吟秋(3)

    作者简介 本文摘自<声远长天:怀念王吟秋.陈永玲>一书,作者南奇(1937-2013),著名京剧票友.京剧艺术评论家,南铁生先生之子,曾参与筹建「北京梅兰芳艺术研究会」,兼任副会长.南先生 ...

  • 【连载九】声远长天:怀念王吟秋(9)

    作者简介 本文摘自<声远长天:怀念王吟秋.陈永玲>一书,作者南奇(1937-2013),著名京剧票友.京剧艺术评论家,南铁生先生之子,曾参与筹建「北京梅兰芳艺术研究会」,兼任副会长.南先生 ...

  • 【连载十一】声远长天:怀念王吟秋(11)

    作者简介 本文摘自<声远长天:怀念王吟秋.陈永玲>一书,作者南奇(1937-2013),著名京剧票友.京剧艺术评论家,南铁生先生之子,曾参与筹建「北京梅兰芳艺术研究会」,兼任副会长.南先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