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何为何被刘邦封为西汉建国第一功臣?为何不是韩信、张良?

萧公俯仰系安危,功业君王心独知。

犹道邵平能缓颊,君臣从古固多疑。

——《萧何》(宋·张耒)

相国人夸佐沛公,收图运饷守关中。

不知用蜀为根本,此是兴王第一功。

——《萧何》(宋·徐钧)

按照多数人的审美观,萧何之“美”远不及同为“汉初三杰”的韩信和张良,但毕竟是重量级历史名人,因此写他的诗句也还不少。上述两首宋人诗句可谓高度概括了萧何的一生。

萧何(前257-前193)

01 论功排名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这是刘邦的感慨,也是历史的真实写照。

汉五年,既杀项羽,定天下,一次欢庆酒宴上,刘邦说了上述这番话,这也是“汉初三杰”称谓的来源。

由于开国,自然功臣很多。中国几千年历史,西汉是开国功臣最多、开国英雄豪杰最多、开国名人最多的一个朝代,想想要排定一个“座次”确实也难。刘邦貌似对此事也颇为慎重,因此拖拖拉拉竟达岁余不决。

一日,或许刘邦觉得差不多了,老这样拖下去也不好,有负于同自己打天下的哥们儿们,于是专门召开了一次御前主题会议:论功排名。

为了迅速了结这个事情,刘邦抛出了自己的人选:丞相萧何!

朝堂之上立马就炸开了锅,尤其是那帮久经沙场、披坚执锐的武将们坚决“不依教”:

臣等身披坚执锐。多者百馀战,少者数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今萧何未尚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反居臣等之上,何也?”

司马迁记载的这段话语,让我们可以想见当时反对意见有多么强烈。

于是,刘邦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

“你们知道猎狗吗?”刘邦问。

“当然知道!”武将们回答。

“打猎的时候,追杀猎物的是狗,但是发现猎物踪迹、向猎狗指示猎物所在的是人。你们攻城略地就好似猎狗,你们就是'功狗’。而萧丞相,就是向你们指示猎物所在的人,是'功人’。”

可惜刘邦自创的“功狗”“功人”两个词语没能流行起来,挺有意思的。武将们被刘邦这个比喻“糊弄”住了,想想好像是那么一回事,不过又总觉得哪里不对,但一时竟也无言以对。就此默认。

刘邦继续说道:

“你们跟随我打天下,多数人是一个人跟随,多的也就是带上两三个兄弟吧!可是人家萧丞相,那可是举整个宗族几十号人跟着我干呀,我怎么可以忘记这个恩情呢?”

刘邦如此说,群臣也就不再好反驳什么。“萧何功劳第一”自此成了定论。也是因为这么一项荣誉让西汉所有帝王太后们对萧何家族都毕恭毕敬、关照有加。

但是,我们仔细琢磨,会发现这里真的“有点不对劲儿”,除了刘邦那个比喻其实不是那么熨帖之外:

韩信?韩信!韩信到哪里去了?!

这个时候,这位“天下第一功”的最有力竞争者正抱着宝剑,顶着不知让多少人羡慕但让韩信视之如粪土且深感屈辱的“淮阴侯”爵位在京城四处游荡——他不是没有资格参加这个会议,而是觉得被贬为淮阴侯后没有面子参加,平时连朝他都懒得去上了,更何况这个会让他如鲠在喉的“排名会议”?

在这项拖延岁余的“排名”时间中,在韩信身上发生了很多大事:

齐王—→楚王—→被诬陷叛乱—→被刘邦亲自诱捕—→贬为淮阴侯且被留置京城不得就国(有诸侯之名,无诸侯之实)。

即便如此,韩信还是有资格参与“评选”的,但是按照他的性格,自然就放弃了。况且,在他明显“走下坡路”的时候,估计也不会有人提他的名或者帮他拉票。

按照笔者个人的分析,故意拖延一年有余的时间就是刘邦的阴谋。

“汉初三杰”中让刘邦最食不甘味、宿不安寝的就是这位韩信了。因此,刘邦虽然一直没有想过要杀掉韩信,但是把他头顶的光圈一环一环卸下,让他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是他的既定方针。

好,韩信被排除了。那不还有张良吗?也轮不到萧何呀!

人家张良是“高级”道家中人,与世无争,所作“只为拯救人类”,给他这个头衔他也不会要!这点,刘邦是吃准了的!

没有完!

第一名排了,那第二名排谁呢?刘邦硬生生的又排了曹参!

曹参同萧何一样,在刘邦老家沛县与他开始创业,在那时的县府任职,一直是萧何下属。但是,自从韩信拜将后,刘邦安排曹参一直做韩信的搭档——是因为曹参有才能?还是因为曹参是贴身监视韩信的最佳人选?我认为主要是因为后者。

现在韩信正经历“人为的霉运当头”,他以前的功勋自然很大一部分就落到曹参头上了。此处是刘邦上述“阴谋”的佐证。

还没有完!

刘邦又当众宣布:

“在萧何已享受的食邑八千户的基础上再加二千户。”

传说中的万户侯历史上屈指可数,反正西汉初年除了萧何笔者确实不知道还有没有第二个,这回硬生生落在萧何头上。万户侯是个什么概念呢?按照汉制,享受二千户以上食邑的官员的任命须由皇帝亲自审定,读者想想就知道这个万户侯有多牛X了。

刘邦还“画蛇添足”的做了一番解释:

“我为什么要额外封赏丞相二千户呢?那是因为我在泗水做亭长的时候,每次去首都咸阳出差,其他同事每次都给我发三百红包,唯有萧丞相每次发五百……。”按照秦制,官员出差差旅费政府机关不负责,由同僚凑份子——也不知道是个什么“神规矩”。

好了,意思很明显了。刘邦因需要整治韩信而故意拖延“排名”的“阴谋论”历史上可能是笔者的独见。但是,刘邦想展示“之所以给予萧何如此殊荣的原因除了他是大'功人’外,还有我刘邦对他的感恩(带几十口人跟随我创业、每次都给我发五百的红包做差旅费)”是毋庸置疑的!

刘邦深知以“功人”难服众,因此刻意强调了两次“报恩”,这一点是可以安抚不满情绪的,因为群臣会想:首先,主子这样懂得感恩,我们只要好好跟着干就行了——不讲回报,只论付出,自然会有回报;其次,这次虽然封赏不公,但是等主子“缓过神来”后自然会给我们补上的。

从此,萧何享受了“带剑履上殿,入朝不趋”的最高政治待遇。“趋”就是朝堂上“小步快走”,表示对皇帝权威的敬畏。

02 确立战略根据地

在记载萧何的事迹中,司马迁《史记》和班固《汉书》几乎一致,除了下面这则重要历史事件。

单据《汉书》载:

项羽把咸阳屠戮并分封天下后,率兵东归。项羽采用范增计谋将“第一功臣”刘邦封为汉王且将秦朝京畿区域一分为三,分封三名秦朝降将为王、死死困住刘邦后,刘邦极为不满,一怒之下就要同项羽做军事摊牌。这三位秦朝降将分别是:名将章邯(音同含)为雍王、司马欣为塞王、董翳(音同意)为翟王(此为陕西大地“三秦”别称由来)。

清朝末年,江南才子易实甫对上述项羽这一人生巅峰状态有诗曰:

二十有才能逐鹿,

八千无命欲从龙。

咸阳宫阙须臾火,

天下侯王一手封。

武将们都是好战的,因为战争才能凸显他们的存在和价值。但是这次,周勃、灌婴、樊哙都劝刘邦不要以卵击石,戒急用忍。

刘邦不听,就是想一意孤行。

不少专家学者在此环节就妄加揣测认为“连刘邦平时言听计从的张良都没劝住他”。其实不是这样的,如果张良此时在刘邦身边,应该就能劝住刘邦。张良原为韩王信谋士,韩王信看好、欣赏刘邦,就把张良“借给”刘邦灭秦。“灭秦”事业已经结束,按照约定张良自然应该回到韩王信身边——因为当时的约定并不包括帮助刘邦逐鹿天下。因此,项羽东归时,张良在给刘邦留下“烧毁栈道迷惑项羽”的计谋后也走了。至于张良为何后来又回到刘邦身边,请读者密切关注笔者公众号、关注“趣说二十四史”专辑。

解释一下:在那段历史时期,有两个叫“韩信”的名人,一个就是这位诸侯小国韩国的诸侯王韩信,另外一位就是名将韩信,司马迁等史学家为了区分二人,就将前者称为“韩王信”。

此时,萧何站了出来。

“大王,我要祝贺你呀!汉中这块地方,是上天赐给你的好地方呀!《周书》说'天予不取,反受其咎’,你应该珍惜上天这份赐予。”

“此话怎讲?”

“你想想看,天下大地经连年反复鏖战,哪里还剩下一块好地方?越好的地方越是被战火蹂躏得不成样子,除了你脚下这片看似荒凉的土地……”

刘邦一听,有道理呀!

萧何继续分析:

“愿大王王汉中,养其民以致贤人,收用巴蜀,还定三秦,天下可图也!”

汉中看起来虽然穷困,但是毕竟没有遭受过战争的涂炭,还是一片待开发的处女地,发展生产积蓄战力是很容易的,先稳住脚,然后南下拿下巴蜀,回头再灭三秦,天下可定!

历史上,刘邦也是按照这一战略部署执行的,先取巴蜀、回头再灭三秦、最后逐鹿中原。不过,那是时韩信已经横空出世,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文首徐钧诗句“不知用蜀为根本,此是兴王第一功”,歌颂萧何“兴王第一功”指的就是这个事情。

笔者深深怀疑诸葛亮“隆中对”战略就是受到了萧何此番见解的启发。

“善!”刘邦回答得干脆利落。

行动上也是干脆利落:立马封萧何为丞相——萧何丞相的职务自此而始,直到人死才卸下。

03 识人之慧

按照司马迁的认知,他对萧何的评价不太高,认为其“碌碌未有奇节”,对此评价笔者不敢苟同。只是,按照我们绝大多数人的审美观,萧何确实也是“碌碌未有奇节”,他“躲”在后方人都难得一见的美感哪里比得上军事前线韩信“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之“武美”、张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文”美呢?

因此,萧何这个人的“美感”需要我们慢慢用心去体悟,用脑去感知。

此处,插播一曲二战时的故事:

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后,德军某元帅坐着奔驰车在法国视察,他突然看到美军运送物资的火车,满载各种装备,长达三英里,随即停下来。

他非常震惊,对随行人员说:“我们将输掉这场战争。”

手下人问:“为什么呢?”

他回答:“我的从军历史上,从未在一个地方,见到像这列火车装载的那么多的器材和物资……昨天这儿可什么都没有呀。”

……

萧何一生之中“慧识”过两个人,一个对刘邦意义极大,那就是韩信。没有韩信,仅五年时间刘邦肯定是拿不下项羽的,至少也得再有个三五年。另一个不仅对对萧何几代人意义极大,对中国几千年历史意义也极大。笔者先卖个关子,暂且不表此人,先说萧何识韩信。

1、慧眼识韩信

就在韩信整天抱着宝剑一日三餐都成问题的时候,天下大乱了。陈胜吴广带头揭竿而起,天下英豪皆和之。就在韩信的家乡,项梁带着侄儿项羽也起事了。韩信先跟随了项梁,不久划拨给了项羽,项羽让他做了“执戟”之士,就是卫兵。韩信完全没有入到人家叔侄的法眼。这一阶段,按照司马迁的描述,韩信是“无所知名”,没有人知道韩信这么一个人。

见不被用,又听说刘邦不拘一格于人才,就投奔了刘邦。刘邦也没看重他,给了他一个“连敖”的职务,就是端茶倒水搞搞接待——因为韩信还算得上一个帅哥。司马迁对韩信这一阶段的描述是“未得知名”,名字还不得人知。不过,感觉比“无所知名”离“知名”近了一些。

大难临头前,韩信抓住了一次机会。

一次,韩信与一帮人犯了军纪,全部得杀头,已经杀了13个了,很快就会轮到韩信了。这时,旁边路过一个人,这人经常伴随刘邦左右。于是韩信喊了一嗓子:

“我们大王不是要得天下吗?那干嘛还要杀英雄呀?!”

路过之人不是别人,是刘邦的老乡、现任刘邦“贴身司机”(太仆)——副部级的马车驾驶员夏侯婴。

夏侯婴一听,谁呀?口气这么大,得瞧瞧。一看,“壮其貌,奇其行”。这人可以呀,相貌不错、言论有理,不杀了,就推荐给了刘邦。刘邦给了夏侯婴面子,任命韩信为“治粟都尉”,主管粮食事务,直接上级为萧何。

自此,因为工作上的关系,萧何与韩信接触多了起来。萧何与韩信多次交谈后,“奇之”,认为他就是一个军事天才。

不久后,秦灭、项羽分封诸侯,把刘邦封为“汉王”。我们汉民族迄今两千多年的称谓就来源于项羽分封刘邦这个“汉王”。

刘邦听从了张良临走前的计谋,为了迷惑项羽,把唯一进出汉中的栈道一把火烧了——我刘邦就是一个胸无大志的人,乐得在这巴掌大的地方做这个“汉王”。

没想到此举不仅迷惑了项羽,也迷惑了一帮有追求有抱负的人才。

“哦,原来我们大王就这点追求呀?他做个汉王就满意了,那我们咋整?”

于是,这期间走了不少人。

当然,心高气傲的韩信也走了。这就有了“萧何月下追韩信”的美谈,也是史家“成也萧何”所指。

萧何一听,那还了得,招呼都不及跟刘邦打一个连夜就追下去了。

有人就报告刘邦,“丞相跑了!”

“丞相跑了”,那还了得!关键是这个丞相是刘邦新任不久的丞相,关系非同一般的老乡,前大内总管——哪座山下埋了多少金银财宝只有他知道!

刘邦在气愤和煎熬中度过了两天。萧何回来了。

“你他妈的干嘛要逃?张良说的事你是知道的呀!”

“大王,我怎么会逃呢?我追逃跑的人去了!”

“谁?”

“韩信!”

“妈的,那么多将军跑了你不追,去追个韩信,我信你个鬼呀!”

“大王,其它逃跑的一百个加起来都不及这个韩信呀!国士无双呀!”

这就是成语“国士无双”的出处,是对一个人对国家而言重要性的最高评语。

“好好好,'国士无双’,给你面子,我就封他做将军吧!”

“不不不,将军不行,他还会走。你得封他为'大将军’,统管全国军队!”

我想刘邦此时一定张大了嘴、瞪大了眼。

不过,打小就在一起,又同事多年,刘邦对萧何“极其靠谱”的行事风格是了解的。

最终同意了萧何的安排,且在萧何的“胁迫”下亲自主持了有诸多讲究和仪程的“拜将”仪式。

2、慧眼识刘邦

这才是笔者最欣赏萧何的地方。

司马迁在《史记·高祖本纪》中有记载:秦始皇发现东南方向有天子之气,于是亲自南巡,打算用自己的“威气”将那道“天子之气”压下去。此事传出,都以为那道天子气是陈涉或者项梁。我想,恐怕只有萧何一个人判断是刘邦。

刘邦在家乡是出了名的“好酒及色”混混,后来因为情商高、会处世,搞到一个弼马温级别的亭长当——一些“混账”费用算是有了一个出处。但是萧何从来不把他当混混、当弼马温亭长看待。上文也曾讲到,别人给刘邦每次发三百“差补”红包,可人家萧何每次都发五百。

借陈胜吴广起义之机,带着一帮被自己释放的囚犯流窜于芒、砀山区的刘邦借机带领这群不折不扣的“草寇”杀回刘邦老家沛县,在萧何的帮助下杀了县令占领了县城。当时,大家推举的头头其实是萧何,但是萧何不仅坚决不受,而且坚持己见必须由刘邦当头。

自此,刘邦才有了“沛公”这么一个雅号、一个文明称谓,也开始了刘邦的帝王创业生涯。因此,笔者才在前文讲到萧何慧眼所识的这么一个人不仅于他的几代家族至关重要,而且于中华民族也至关重要。

萧何不仅让刘邦当了头,而且还让自己家族几十人加入了刘邦的队伍——这于常人是无法理解的,因为萧何不是拿金钱在赌,是拿几十号人的生命在赌。对此,我们唯一能有的解释就是萧何断定刘邦非池中物,而且就是秦始皇想“镇压”的那道“天子之气”。

04 宰相肚里能撑船

宰相肚里能撑船的典故来源于北宋一则与时任宰相王安石有关的故事。但是用在萧何身上倒还真是贴切。不过,萧何的“肚里撑船”不仅仅是大度的体现,更是智慧的体现。

故事一:

汉三年,刘邦与项羽苦苦鏖战于京县和索亭之间(准确地址不考),在如此艰难的局面下,刘邦还“惦记”着萧何,多次派人慰问丞相,着实对萧何说不尽的关心。萧何手下有一位叫鲍姓幕僚就此对萧何说:

“我看汉王是对你不放心呀,怕你在后方借他鏖战沙场无法分身之机起事、生变,建议你把自己能参军的亲人都送到军队、送到汉王身边去吧,这样,汉王会更加信任你!”

萧何从其计。刘邦大喜。

故事二:

汉十一年,异姓诸侯王陈豨反,刘邦亲率大军平叛。韩信借机反,被吕后采用萧何计谋诱杀于朝堂钟室。刘邦得知消息后不仅大大增加了萧何的年薪、赏赐了财宝,而且派五百军士作为相府的保卫——薪水自然朝廷支付。这在很多人看来是莫大的荣誉和至高待遇。唯有京城一位名叫召平的知名“种瓜专家”跑去相府对萧何说:

“丞相真以为这是奖赏吗?让高祖最为寝食难安的韩信被你们除了,现在轮到你了。建议你退回这五百侍卫,同时捐出家中金银财宝作为军费,如此可以保全一家人。”

萧何从其计。刘邦亦大喜。

故事三:

汉十二年秋,异姓诸侯王黥布反,还是刘邦亲率大军平叛。期间,刘邦多次派人打听萧何都在京城做些什么。那时萧何又做些什么呢?跟陈豨造反时所做一样:你在前方打仗,我就在后方安抚百姓稳定后方,并依旧拿出家财资助军需,让这军功章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

有幕僚就对萧何进言:

“丞相这次这样做恐怕就离灾难不远了。高祖连年征战前线,后方都是你在把持,你的地位已经无以复加,十年来,百姓人心也全是你的,百姓都感恩你、感念你。这是高祖最担心的,怕你利用这些而滋长不臣之心。你何不如利用丞相身份多侵占一些民间的田,利用资助军需的钱来放放高利贷,故意造成品行上的污点,以让高祖安心。”

萧何从其计。刘邦亦大喜。

以上三则故事可以看出萧何与刘邦一样,都能从善如流,这其实是心胸极其宽广的体现。从刘邦三次的“大喜”亦可看出刘邦一直都在“怀疑”着萧何、盯着萧何,但是萧何泰然处之,说明他这宰相的肚子确实也足够大!换做他人,虽未必会找刘邦说叨抱怨,至少也会心生罅隙。

不过第三条“自污人品”之事萧何并没有做得彻底,最终为自己换来一场短暂的牢狱之灾,不过却换回来在刘邦心目中廉洁无私的形象。

事情是这样的:

刘邦平叛黥布后回到京城,对萧何说:

“丞相,我这里收到不少投诉你的信件哟,说你又是占地又是放高利贷的……,你个人看着办吧,看看怎么给老百姓一个交代。”

忽略了伪装,萧何一心为民的真性情立马呈现出来:

“那我就为民请命吧!京城地势狭窄,耕地不多,好多百姓因此吃不饱肚子,陛下的皇家园林上林苑太大了,让点地出来让百姓耕种吧……”

“你他妈的个人占地侵财,却让我让出地给百姓,什么意思?拿下”刘邦大怒。

萧何进了监狱。

多日后,负责宫廷及刘邦在京安全的贴身卫尉王某问刘邦:

“丞相犯了什么大罪?陛下何以如此待他。”

“我听说李斯做秦始皇宰相时,好事都放秦始皇头上,坏事都往个人身上揽。可萧丞相,个人占老百姓的地、侵老百姓的财不说,又还来要我的地去讨好老百姓,好名声自己占、坏名声却给我,所以收拾他。”刘邦回答。

“你们这么多年你还不了解丞相吗?为民请地才是他的真性情呀!你常年征战前线,丞相如有异心,关中还是你的吗?丞相占地侵财完全是一种让你安心的无奈自保呀!况且李斯为秦始皇揽过,秦始皇'无过’不也很快亡国了吗?这个事情不足效法呀!”

刘邦一听,实在有理。立马叫人释放萧何并亲自接见、道歉,并说了一段让笔者每每读到都极为感动的话:

“相国为民请苑,吾不许,我不过为桀纣主,而相国为贤相。吾故系相国,欲令百姓闻吾过也。”

刘邦的意思就是说,你为了消除我不应该对你的怀疑,故意冒犯了老百姓,引来不好名声。你为民请地,我不仅不允许,还故意把你关进监狱,为的是让百姓记恨我而感恩于你呀。

刘邦的话虽显虚伪,但是确实也是充满了对萧何的敬意和自己将他下狱的懊悔,中国历史上能够做到这个份上的君王能有几个呢?

司马迁记载,萧何家的田地、房屋其实都是在非常偏僻的地方(除了办公需要的相府),房屋也兴建得非常简朴,他说:

“后世贤,师吾俭;不贤,毋为势家所夺。”至理名言呀!

如果我的后代贤能,那就学学我的简朴;如果不贤,留下太多的财物还不是被有权有势的人抢去……”

最后,一则历史佳话还是想交待给读者。

萧何素来与老乡、沛县同僚曹参不睦。萧何临终前,汉惠帝刘盈(刘邦儿子)亲自探望,并问道:

“相国百年后,谁可以替代你?”

“知臣莫如主!”萧何回答。

“曹参何如?”

“帝得之矣!臣死不恨矣!”

你选中了曹参接替我做丞相,我萧何死了就没有什么值得遗憾的事情了!

至于萧何是否堪称“汉朝第一功臣”?我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