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红四物汤的组成与功效作用、加减

【组成用量】

生地黄15g,当归、赤芍各12g,桃仁、红花各10g,川芎9g。

【服用方法】

水煎服。

【功效作用】

方用四物汤养血和血,配以桃仁、红花破血行瘀,功能祛瘀生新。全方共奏活血化瘀,调经止痛之功效。主要用于治疗瘀血阻滞引起的经闭、痛经等病证。

本方具有舒张血管,降低血管阻力,使微循环流速加快;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降低血小板聚集力及吸附力,对调节血液粘度有调节作用,兼有降低血清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的作用。解除平滑肌痉挛,消炎,抗疲劳等作用。

【辨治病证】

中医临床运用以瘀血阻滞、刺痛、皮肤瘀斑、舌紫、脉涩为其汤证之要点。

本方适用于治疗原发性痛经、继发性痛经、闭经、血管神经性头痛、中心性视网膜炎、眼底出血性疾病(恢复期)、动眼神经麻痹、骨折、挫伤、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肿块、月经不调、不孕、肝硬化腹水、肺源性心脏病、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心肌炎、红细胞增多症、菱缩性胃炎、红斑性皮肤病、紫癜性皮肤病、脑内血肿、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乳糜尿、斑秃、皮肤黑变病、银屑病、人体蠕形螨病、前列腺增生、泌尿系结石、膝关节积血、经漏、先兆流产、产后恶露不净、引产、白塞病,肾病综合征、慢性肾炎、胸痹、慢性胰岛素过量综合征,神经性皮炎、复发性咽溃疡、冠心病、急性阐尾炎、黄褐斑、震颤性麻痹、皮肤瘙痒、输卵管阻塞、风湿舞蹈病、狂躁型精神分裂症、习惯性便秘、酒渣鼻、荨麻疹、慢性湿疹、鹅掌风、疥疮、带状疱疹后遗疼痛症、硬膜外血肿、牙周炎等病证,而必须症见月经不调,经行不畅或月经不通,少腹疼痛,月经经色紫暗稠粘,或夹有瘀块,舌质暗,脉细弦者之病人。

【现代运用与主治疾病】

1.风湿舞蹈病(瘀热炽盛,引动肝风型)治宜补血活血,通络熄风。

以本方加钩藤10g,地龙15g为主治方。

2.狂躁型精神分裂症(瘀热互结,扰动神明型)治宜活血化瘀,泻热解郁,重镇安神。

以本方加珍珠母30g,甘草25g,柴胡10g为主治方。

3.过敏性紫癜(瘀血阻络、邪毒未尽型)治宜活血化瘀,清热解毒。

以本方加蒲公英15g,黄芩12g为主治方。

若腹痛者,加川楝子15g,玄胡索12g。关节疼痛者,加乳香、没药各12g。蛋白尿者,加益母草30g。

4.骨性关节炎(瘀血痹阻型)治宜活血祛瘀,通络止痛。

以本方合泽兰汤(泽兰、川牛膝各10g)加威灵仙15g为主治方。

若全身肢体乏力者,加黄芪15g,党参10g。腰酸痛者,加杜仲、川续断各10g。四肢冰冷者,加制附片、桂枝各10g。

5.食管癌(瘀毒阻滞型)治宜活血化瘀,祛邪解毒。

以本方加减:丹参30g,金银花、夏枯草、当归尾、赤芍药、苏木各15g,郁金10g,桃仁、红花、紫草各9g为主治方。

若哽噎明显者,加莪术、生南星,生半夏各6g,沉香3g。剧痛者,可服白屈菜30g,郁金、元胡10g,窑粟壳8g。

6.胃癌(瘀毒内阻型)治宜活血化瘀,养阴清热。

以本方加减:侧柏叶18g,藕节15g,沙参、麦冬各12g,当归尾、赤芍、桃仁、红花、川楝子、石斛、玉竹各9g为主治方。

若出血明显者,加血余炭,陈棕炭各30g,仙鹅草12g。口干咽燥者,加天花粉、肥知母各12g。

7.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瘀毒内阻型)治宜化瘀解毒。

以本方合银花甘草汤加减:龙葵30g,金银花20g,夏枯草、当归尾、赤芍各15g,桃仁、红花、刘寄奴、元胡、生甘草各10g为主治方。

若痰中带血者,加白茅根、仙鹅草各30g,三七、白及各10g。腰背痛甚者,加白屈菜30g,元胡10g,乳香、没药各3g。大便秘结难下者,加重桃仁至15g,加生大黄(后下),芒硝(冲服)各10g。

8.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瘀血内阻型)治宜活血通络,祛瘀生新。以本方加景天三七、丹皮、茜草、丹参各10g为主治方。

若出血重者,去赤芍、丹参,加紫草15g,仙鹤草30g。气虚者,加党参、炙黄芪各15g。血肿及疼痛不移者,加五灵脂、蒲黄各12g。血虚者,加阿胶(烊化)15g,鸡血藤30g。

9.月经过多(血瘀型)治宜活血化瘀,安冲止血。

以本方加三七粉2g(分冲),茜草10g为主治方。

若小腹冷痛,畏寒者,加艾叶炭、炮姜各10g。小腹痛甚者,加失笑散(生蒲黄、生五灵脂(均包煎)各10g。

10.月经过少(血瘀型)治宜活血化瘀,养血调经。

以本方加益母草25g,香附10g为主治方。

若胸胁、乳房、小腹胀痛,心烦易怒者,加柴胡、郁金各10g。小腹冷痛,得热痛减者,加肉桂10g,吴茱萸6g。

11.黄体蔓缩不全(血瘀型)治宜活血化瘀,止血调经。

以本方加益母草20g,香附10g,三七粉1.5g(分冲)为主治方。

若经行不畅者,加生牛膝、枳实各10g。小腹痛甚者。加失笑散(生蒲黄、生五灵脂各10g)。

12.慢性子宫内膜炎(瘀血内阻型)治宜活血化瘀止痛。

以本方合失笑散(蒲黄、五灵脂各10g),加枳壳、益母草各15g,茜草10g为主治方。

若小腹胀痛明显,脉弦者,加台乌药、制香附各10g。小腹冷痛,畏寒,得热痛减,苔白者,加艾叶、小茴香各10g,13.血栓性浅静脉炎(瘀阻脉络型)治宜活血化瘀,行气通络。

以本方去白芍,加地龙15g,山甲、川牛膝各10g,水蛭6g为主治方。

14.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血脉瘀阻型)治宜活血通络,行瘀止痛。

以本方合血府逐瘀汤加减:赤芍30g,当归、毛冬青、生黄芪各20g、制乳没、元胡、川牛膝、祁蛇、桃仁、红花各10g为主治方。

15.肾外伤(创伤出血型)治宜化瘀止血,活血消肿

以本方合失笑散[生蒲黄、生五灵脂(均包)各10g],去熟地,加泽泻、元胡各10g,小蓟30g,参三七粉(分冲)3g,大黄6g为主治方。

若惊惕不安者,加朱砂,琥珀粉(分冲)。腰部肿胀明显者,加茯苓10g,薏苡仁15g,苏木6g。腰痛剧烈者,加制乳香,制没药各5g,川牛膝9g。触及症块者,加莪术、穿山甲、地鳖虫各6g。严重血尿者,加白茅根30g,槐花、茜草各8g、16.精囊炎(瘀血内结型)治宜活血止血,散瘀止痛以本方去熟地,合失笑散(生蒲黄、生五灵脂各10g,均包),加泽兰10g,凌霄花8g,琥珀粉,元胡粉(均分冲)各3g为主治方。

若血精重者,加三七粉1g(冲)、血余炭7g。肾虚不固者,加服五子衍宗丸。湿热未尽者,加车前子(包)、黄芩、败酱草各9g。

17.鞘膜积液(络伤湿停型)治宜活血行水,散瘀消肿。

以本方去熟地,加川牛膝、茯苓各15g,苏木12g,生蒲黄(包)10g,枳壳、桂枝、生大黄各6g为主治方。

18.阴囊血肿、鞘膜积血(络伤血溢型)治宜化瘀止血,活血消肿。

以本方去熟地、合失笑散(生蒲黄、炒五灵脂,均包,各10g),加小蓟30g,地榆20g,茜草10g,生甘草6g,三七粉(分冲)3g为主治方。

若初起即见阴囊皮肤肿胀,瘀斑偏红者,加蒲公英、生地各20g,黄柏10g。疼痛较甚者,加制乳香6g,川牛膝9g。惊惕不安者,加琥珀粉3g。

19.精索静脉曲张(血瘀络阻,痰瘀互结型)治宜活血通络,化瘀散结。以本方去熟地,合失笑散(生蒲黄、五灵脂,均包煎,各10g),加生牡蛎(先煎)30g,川牛膝、橘核各15g,川贝母12g,元胡10g为主治方。

若阴囊肿物明显者,加莪术8g,地鳖虫6g。突发肿胀热痛,呕恶发热等,是为湿热蕴阻,气血凝滞,当选用苍术、黄柏、红花、苏木、薏苡仁、车前子、牛膝、草薢、川楝子、赤芍、丹皮、柴胡等药,待湿热去后,继用活血通络,化痰散结等药。

20.肛管直肠癌(气滞血瘀型)治宜活血化瘀,软坚散结。

以本方熟地换生地,加白芍15g,香附14g,莪术12g,连翘、三棱、穿山甲、枳壳各10g为主治方。

若大便干结,排便困难者,加郁李仁10g,大黄6g。出血多者,加地榆炭、茜草各10g。

21.肛门尖锐湿疣(气滞血瘀型)治宜活面化瘀,理气止痛。

以本方熟地换生地,合逍遥散(白芍12g,茯苓、白术各10g),加丹皮10g,牛膝8g为主治方。

若局部疼痛者,加枳壳,降香各10g.

22.脂肪瘤(痰湿血瘀型)治宜化痰祛湿活血。

以本方化裁:生牡蛎30g,生山楂12g,当归、赤芍、陈皮各9g,莪术、桃仁、红花各6g,三棱3g,甘草2g为主治方。

23.暴露性角膜炎(脉络瘀阻型)治宜活血通络,平肝退翳。

以宗本方加减:石决明、草决明、生地各15g,当归、赤芍、川芎、菊花、荆芥、防风、白蒺藜各10g,甘草3g为主治方。

24.黄斑出血(气滞血瘀型)治宜理气活血。

以本方去桃仁,加泽兰12g,白芷、苏木各10g为主治方。

若陈旧性出血者,加花蕊石10g,田三七5g。新鲜出血者,加白茅根30g,侧柏叶12g。反复出血者,加仙鹤草15g,炒蒲黄10g。

25.眼睑肿瘤(气滞血瘀型)治宜活血化瘀。

以本方去桃仁,加苏木10g,三棱、莪术各6g为主治方。

26.外耳道乳头状瘤(血瘀湿聚型)治宜活血化瘀,祛湿散结。

以本方去熟地,加生薏苡仁30g,车前子(包)15g,莪术、穿山甲、浙贝母各12g,三棱10g,甘草6g为主治方。

若染毒红肿者,加蒲公英15g,黄芩12g,黄连10g。

27.复发性口疮(气血瘀滞型)治宜活血化瘀,收敛渍烂。

以本方化裁:郁金、怀牛膝、生山楂各15g,生地20g,桃仁、红花、柴胡、赤芍、白芷、甘草各6g,川芎9g,水蛭3g为主治方。

28.口腔扁平苔藓(气滞血瘀型)治宜活血化瘀,理气消斑。

以本方加郁金15g,柴胡、白鲜皮各12g,白芷、生甘草各6g为主治方。29.唇炎(气滞血瘀型)治宜活血化瘀,通络散结。

以本方化裁:当归、生地、白僵蚕各12g,赤芍、浙贝母各10g,桃仁、红花、土元、制南星、甘草各6g为主治方。

若湿热,渗液混浊,或结浊痂者,加生薏苡仁30g,车前子15g。

30.上睑下垂(气滞血瘀型)治宜行气活血,祛瘀通络。

以本方去桃仁,加络石藤10g,刘寄奴9g,益母草、枳壳各6g,甘草3g为主治方。

31.泪腺炎(气滞血瘀型)治宜行气活血,消肿导滞。

以本方加枳壳10g,生甘草3g为主治方。

32.声带粘膜下出血(气虚血瘀型)治宜益气摄血,活血化瘀。

以本方合四君子汤(党参15g,白术、茯苓各12g,甘草6g),加黄芪15g为主治方。

若出血久瘀不消者,加桂枝3g。

33.肾病综合征(水瘀交阻型)治宜活血化瘀,利湿消肿。

以本方去熟地,加车前子(包)20g,益母草15g,防己,厚朴、泽兰各12g为主治方。

若水肿明显者,加泽泻15g,茯苓12g。

34.冠心病(气滞血瘀,心脉痹粗型)治宜疏通气血。

以本方加丹参为主治方。

35.结节性红斑(湿热蕴结,脉络阻塞型)治宜祛湿活血。

以本方加丹参30g,川牛膝15g,郁金9g为主治方。

36.急性阑尾炎(气滞血瘀型)治宜消炎活血。

以本方加白花蛇舌草60g为主治方。

37.慢性盆腔炎(气滞血瘀型)治宜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以本方加醋元胡12g,五灵脂,车前子各15g为主治方。

38.黄褐斑(血热夹瘀型)治宜凉血化瘀。

以本方加丹参、益母草各15g,香附、郁金各9g为主治方。

39.震颤性麻痹(肝风内动型)治宜散风活瘀。

以本方加薏苡仁60g,伸筋草30g,双钩藤12g为主治方。

40.皮肤瘙痒症(血虚血瘀风燥型)治宜益气活血。

以本方加丹参、白蒺藜各15g为主治方。

41.血管神经性头痛(血虚肝郁型)治宜活血疏肝止痛。

以本方加白蒺藜20g,生麦芽15g,醋元胡12g为主治方。

42.输卵管阻塞(瘀热型)治宜清热化瘀活血。

以本方加减:金银花、蒲公英各50g,桃仁、红花、赤芍各20g,当归、穿山甲、川芎、香附各15g,水蛭10g为主治方。

43.术后继发性不孕(瘀热型)治宜清热祛瘀调经。

以本方加败酱草、益母草各30g,怀牛膝15g为主治方。

44.球结膜下出血(瘀血阻络型)治宜活血化瘀通络。

以本方加丹参15g,苏木10g,生蒲黄6g,甘草3g为主治方。

45.习惯性便秘(血阻于肠,升降不利型)治宜养血润肠通便。

以本方加制首乌20g,火麻仁、郁李仁各·10g为主治方。

46.前列腺肥大(久病瘀滞,尿道被阻型)治宜活血化瘀养血。

以本方加炮山甲、水蛭、虻虫各8g为主治方。

47.斑秃[血不养发(瘀血不去,新血难生)型]治宜养血活血祛瘀。

以本方加侧柏仁、桑叶各10g,制首乌20g,女贞子、桑椹子各15g为主治方。

48.神经性皮炎(瘀血痹阻型)治宜养血活血,祛瘀通络。

以本方加乌梢蛇、白鲜皮、苦参各15g,珍珠母20g,甘草6g为主治方。49.扁平疣(气血凝滞,肌肉弗泽型)治宜清热解毒,活血祛瘀。

以本方加连翘10g,惹苡仁、生牡蛎各30g,皂角刺20g,板蓝根15g为主治方。

50.荨麻疹(外风袭肌肤,郁滞腠理型)治宜凉血活血,祛风止痒。

以本方加干蟾皮5g,白鲜皮、浮萍、地肤子各10g为主治方。

51.洒渣鼻(肺经血热,遇寒外束,血瘀凝结型)治宜宜肺化滞。

以本方加酒黄芩、酒大黄各6g,白花蛇舌草、白茅根各15g为主治方。外用硫黄、大风子仁各30g,杏仁20g,共研细末,香油调成稀糊状,每晚睡前搽病损处。

52.慢性湿疹(瘀阻血燥型)治宜养血化瘀,润燥止痒。

以本方加白鲜皮、干蟾皮各30g,防风、蛇床子、荆芥各10g为主治方。53.带状疱疹后遗疼痛症(阴血偏虚,瘀血阻滞型)治宜活血、养血、祛瘀。

以本方加玄胡索15g,牡蛎30g,甘草5g为主治方。

54.硬膜外血肿(外伤后颅内瘀血阻滞,气机素乱,肝气上逆型)治宜活血化瘀,平肝降逆。

以本方加夏枯草、鸡血藤、茜草、玳瑁(打碎先煎)各15g,钩藤(后下)20g,生石决明(先煎)60g,丹参30g为主治方。

55.产后恶露不绝(瘀血阻宫,血不归经型)治宜破瘀活血。

以本方加水蛭2g为主治方。

56.牙周炎(气血双亏,肾度型)治宜补血活血,化瘀行滞,消肿止痛。以本方加丹参10g,大黄5g,三七2g为主治方。

【随证加减】

1.气虚加人参、黄芪。

2.热盛加金银花、蒲公英。

3.血热加丹皮、水牛角、紫草。

4.气滞加香附、青皮。

5.血虚加阿胶、何首乌、鸡血藤。

6.肝风内动加全蝎、蜈蚣、天麻。

7.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少腹逐瘀汤加减。

8.经漏加丹皮、丹参、蒲黄。

9.先兆流产加丹参、川楝子。

10.产后恶露不净加水蛭。

11.不孕症之卵泡期加红藤、败酱草。

12.盆腔炎性肿块加蒲公英、黄柏、茯苓、三棱、莪术。

13.坐骨神经痛加蜈蚣。

14.肺源性心脏病加党参、黄芪。

15.早搏加丹参、瓜蒌、薤白。

16.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加人参、麦冬、五味子、瓜蒌、薤白。

17.心肌炎加桂枝、丹参、薤白。

18.百日咳加桔梗为主。热盛加桑白皮,黄芩。痰多粘稠加瓜蒌、川贝母、竹沥、半夏。

19.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加水蛭、蜜虫。

20.萎缩性胃炎加五灵脂、蒲黄。

21.肾病综合征加丹参、益母草。

22.过敏性紫癜加鸡血藤、丹皮。

23.胸痹加黄芪、人参、附子。

24.骨折加补骨脂、自然锅。

25.膝关节积血合五苓散。

26.眼睑黄色瘤加首乌、黄芪、黄精、丹参。

27.秃发去生地,加丹参、桂枝、乳香、没药、黄芪、鸡血藤、首乌。

28.神经性皮炎加乌梢蛇、何首乌。

29.扁平疣加蝉衣、桔梗。

30.疣类疾病加炮山甲、何首乌、夏枯草、板蓝根。

31.红斑类皮肤病加丹参、牡丹皮。

32.人体蠕形螨病加白芷、冀本、辛夷、桑白皮。

33.酒渣鼻加大黄、黄芩。

34.眼挫伤加五灵脂、蒲黄。

35.肝血瘀滞型青光眼加苏木、羌活、滑石块

36.急性结膜炎加荆芥、防风、黄芩、菊花。

37.复发性咽溃疡加五灵脂、蒲黄、粉葛根、红丹参、地龙干。

(【注意事项】

体质虚弱者,外感发热者均应慎用,无瘀血证者,有孕之妇均应忌用。

(0)

相关推荐

  • 心悸诊治精粹

    心悸包括惊悸和怔忡,是指病人自觉心脑急剧跳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证候.临床上-般多呈阵发性,每因情志波动或劳累过度而发作,且常与失眠.健忘.眩晕.耳鸣等同时并见.心悸因惊恐劳累而发,时作时止 ...

  • 桂枝茯苓丸~活血化瘀、温通气血

    ​桂枝茯苓丸是活血化瘀.温通气血之良方,临床上不仅限于妇科疾病的治疗,也可用于术后或急慢性炎症, 以无热证或热证表现不明显者效果较好,对热证较重者不适用.临床上单纯的血瘀病症固然不少,但很多是夹杂证, ...

  • 从瘀调子宫

    现代医学的发展使得中医学术也要与时俱进,近现代医学也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需要我辈中医虚心学习.因为子宫不良而引发的疾患也越来越被医者所关注,特别是月经异常.不孕症及妇科肿瘤的出现都跟子宫密切相关,临床 ...

  • 麻黄桂枝各半汤神奇作用与功效、加减主治病症、临床应用

    桂枝麻黄各半汤简介 [原文] 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 ...

  • 中药方剂甘露饮的配方组成及其功效与加减应用!

    中药方剂甘露饮的配方组成及其功效与加减应用!甘露饮,中医方剂名,出自<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具有清热养阴,行气利湿的功效,主治丈夫.妇人.小儿胃中客热,牙宣口气,齿龈肿烂,时出脓血,目睑 ...

  • 除湿胃苓汤的组成与功效作用、加减

    [组成用量] 茯苓.猪苓各12g,泽泻15g,苍术.厚朴.陈皮各10g,桂枝.白术各9g,甘草3g,滑石16g,防风.山栀子各8g,木通6g. [服用方法] 水煎服. [功效作用] 方中五苓散运脾除湿 ...

  • 小青龙汤的组成与功效作用、加减

    [组成用量] 半夏12g,麻黄.桂枝.干姜.白芍各9g,五昧子.甘草各6g,细辛3g. [服用方法] 水煎服. [功效作用] 方以麻黄发汗平喘,宣肺行水为主药,桂枝辛温解肌,温阳化气,行水涤饮为臣药, ...

  • 金匮肾气丸的组成与功效作用、加减

    [组成用量] 干地黄24g,山萸肉.怀山药各12g,泽泻.茯苓.牡丹皮各9g,桂枝.炮附子各3g. [服用方法] 水煎服.如研末炼蜜为丸,则每服6g,日服3次. [功效作用] 本方在六味地黄丸的滋阴补 ...

  • 益胃汤的组成与功效作用、加减

    [组成用量] 生地.麦冬各15g,沙参9g,玉竹6g,冰糖3g. [服用方法] 水煎服. [功效作用] 方中以沙参.麦冬.生地.玉竹诸药均能甘寒养阴,生津润燥.合用则奏益阴生津之功效.主要用于治疗热病 ...

  • 七宝美髯丹加减功效和作用

    补肝,益肾,养血,祛风.治肝肾阴亏,发须早白,血虚头晕,腰膝软弱,筋骨酸痛,遗精,崩带,久疟,久痢,慢性肝炎,痈肿,瘰疬,肠风,痔疾.制首乌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壮筋骨;用于眩晕耳鸣.须发早白.腰膝 ...

  • 真武汤的组成与功效作用、加减 - 治疗的疾病有哪些 -

    ​[组成用量] 茯苓.白芍各10g,炮附子.白术各9g,生姜8g. [服用方法] 水煎服. [功效作用] 方中说:炮附子温阳散寒,可恢复肾脏化气行水功能.白术健脾除湿.生姜温胃散水,茯苓淡渗利水.五药 ...

  • 百合固金汤的组成与功效作用、加减

    [组成用量] 百合15g,生地12g,熟地.玄参.当归.白芍各10g,麦......-冬.贝母.桔梗.生甘草各8g. [服用方法] 水煎服. [功效作用] 方用百合.麦冬.贝母.甘草润肺化痰,生地.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