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阳棉城双忠行祠

宋熙宁十年(1077),潮州军校潮阳人钟英,护送方物进京,途经睢阳,进谒双忠庙,传说当夜钟英梦见神明告之,有十二神像及一铜辊藏于殿后匮中,并得神谕:赐尔奉归潮阳之东山,梦醒前往查看,果然验证。钟英进京办事毕,回程经睢阳,即往取神像和铜辊,归潮后便在东山建祠致祭,祠额名:灵威庙。因祭张、许二公,后人又叫双忠庙。这是潮州府最早的双忠庙之一。

南宋末年,文天祥勤王至潮阳,屯兵于东山,进谒双忠庙,有感于张许二公之爱国忠贞,诗思奔涌,遂以剑锋划石,在壁上留下了有名的《沁园春》词,此后,双忠庙愈益为世民景仰。从明至后,双忠信仰的正统化、地方化得益于明隆庆年间地方名绅林大春的推崇,据说双忠庙前传世名联“国士无双双国土,忠臣不二二忠臣”就为林氏所作。清代雍正年间潮阳知县蓝鼎元在《文光双忠祠祀田记》中对当时双忠信仰情形描写:香火遍棉阳,穷乡僻壤皆有庙。

明朝嘉靖年间,倭寇犯潮阳,据东山,乡民乃奉东山双忠祠之神像,于棉城城区内另建双忠祠,为别于东山之祠,故名双忠行祠。后寇平,神像复归东山,双忠行祠废。至清代顺治二年,乡绅姚孙炳又于行祠旧址重新建祠,并从东山迎神之分灵供奉于行祠,匾额沿用旧名双忠行祠。1958年潮阳高级中学扩建校舍,东山双忠祠被拆毁,1982年香港同胞姚成达、林亚娟因深对二公的景仰,遂捐资于原址上侧重建双忠祠。

除了城外东山的灵威庙、城内北门处的双忠行祠,棉城内还有平和东的岭东古庙、文光塔后的塔馆后祠(移西门内重建)、南门内龙井的双忠祠,在民间依次被认为是双忠公的总部、现场办公场所、家室、书房、纪念馆!这五座庙宇的双忠公,在每年新春国际老爷节的时候,皆有出游巡境棉城,是时万人空巷。

9月26日下午从海门来到棉城之后,开始赶时间的走访城内赵陈郑姚萧五姓之祠厝,离开赵厝祠、陈氏龙头厝、找不到的铜门闾、郑氏宗祠孔安堂,接着便往姚厝祠去。要到姚厝祠,必然得经过城内的双忠行祠,顺便就到里头再看看拍点照片。

可惜,由于实在疲累了,不管是审美还是拍摄,所以只是随意拍拍做个记录,后来才想到最重要的双忠公办公室竟没坚持拍下来。在行祠这里,总算是建到了传说中的锟,这是一个圆角滚筒状的长方体,长四面各有大吉、上上、中平、下下各种参数,据说卜算时候,在双忠公前说话,随后由治宫或者本人滚动锟,称咔锟,得有约定俗成的几个参数后进行换算而得结果。这是一种古老的卜算器具,是宋代钟英从睢阳带回来棉城的。

声明

本作品为普宁青年摄影、岭东忘时堂、普宁村落荣誉出品。

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作者【安静声音】署名并保留水印。

特别谢绝各种手工特意叠加商业网站水印的转载!

图文不得直接间接用于以营利为目的一切行为,违者必究。

本作品保留一切权利。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