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五经里”何以得名?
走进肇庆阅江路老街,发现“五经里”小牌坊隐于一棵花木中,一副金色对联引人注目,可惜的是右联被花木遮挡无法看到全貌。
“五经里”南接阅江路,北连光明街,长132米,宽3米。过去曾经叫做盛宁社,五通巷,“文化大革命”期间曾改称“向群街”,1981年肇庆市人民政府颁布标准地名复称“五经里”。
“五经理”何以得名?众说纷纭,“五经里”取义于“五经”,说是这个地方在古时候人才辈出;又说此地在肇庆府学宫附近,存有不少古井和老房子。
据有关人士考证,“五经里”聚民居于明代初年,在清嘉庆元年,有里人取得“五经博士”而命名。
另有一说法就是,五经里的命名,顾名思义,与“五经”有关。“五经”是五部儒家经典的总称,它始称于汉武帝时,即《诗》、《书》、《礼》、《易》、《春秋》。“五经”保存有中国古代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料,长期以来成为封建统治的理论根据。
第一,是古代居住在五经里一带的人中,有不少人在乡试中中魁,有成为举人,也有成为进士的。为了勉励后代子孙更加发奋攻读五经,期望日后继续人才辈出,故将他们的居住地改称为“五经里”。
第二,是与五经里位于学宫文庙及端州试院(遗址在今文庙东)邻近有关。古代讲学以五经为教材,考试以五经取士,乡试前五名为五经魁,故此五经对人民的影响非浅,尤其是当地临近学宫与试院,经常耳闻目睹,更使他们认识到五经对学生的重要,故而以五经命名,期望子孙后代能在乡试中考中“五经魁”,出人头地。
事实上,数百年来,“五经里”学风甚浓,名人辈出,有陈、李、潘、冯、程、何,晏、唐、梁等姓氏大户,涌现出一批举人、贡生、秀才,中进士者,有程文、冯誉骥、吴桂丹等。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