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成为国家级玉雕大师的职业之路有多难?为啥玉雕师学徒越来越少了?

不知道怎么了,上半年有不少玉雕师同行向大叔抱怨:“现在玉雕学徒已经越来越不好招”,看起来这个行业的人才凋零已经在所难免。究竟是哪些因素影响了玉雕人才的延续,玉雕师还是一个前景光明的阳光职业吗?

说句实话,有许多时候玉商们比较羡慕玉雕师,相比和田玉这样一个周期性强销售行业,做玉雕工作看起来是“旱涝保收”,几乎不需要跟复杂性格的客户们打交道,同行之间的交流大多比较温和,买卖谈起来比较愉快,可玉雕人才还是逐渐走向了“青黄不接”的境地,这这其中有多重因素的叠加影响:

一、工作枯燥,环境恶劣

做玉雕行业是必须要沉得下心的,能守得住玉雕机。长时间的低头工作,让绝大部分玉雕师都有颈椎方面的毛病,同时玉雕机高速旋转所带来的粉尘,也有潜在的矽肺风险,对健康也不利。甚至有很多玉雕师在聊天中戏言,自己工作之时就感觉在小房子里坐牢。对于年轻人来说这种又吵闹又枯燥的工作,显然是很无趣的。不是很愿意参与也正常。

二、看似手艺活,其实是艺术家

玉雕的纯雕琢技艺本身并不是非常复杂,只要师傅带的好,通过几年的练习普通人都可以掌握,与你的学历没有什么关系。但有美好前景的玉雕师往往都兼带深厚的画工和特别的艺术审美能力。玉雕师毕竟需要在天然的毛料上进行设计,主要的工作还是去除瑕疵,保留精华。自然界给玉石带来了千姿百态,玉雕师们手中不可能是方正的原料,多少都带点毛病,在这样的现实下,画工不好的玉雕师在艺术创作方面就难以发挥特长,被市场淘汰也不过是时间问题。

三、机雕的发展超越了人力的学习速度

万万没想到的是,除了社会和人为的因素,科技的发展也给玉雕行业带来了巨大压力。现如今机雕已经开始迈入了三轴雕刻的时代,也就是从过去的二维升级到初步实现了“立体雕琢”的效果。机雕出货快,成品非常稳定,而且各位玉友有所不知,在苏州有许多的所谓“大师作”,其实是大师先勾好的大体形状,先由机器雕琢出大形,再经人工进行细节修改,这样工期就可以大大缩短,同时成品看起来跟人手雕琢几乎无二样。类似过程实际上是在抹杀学徒工的工作量,为了更快、更好的出活,基础的工作都被机器替代了,那人工学习成本该从何处体现呢?

四、早期收入低,没没有梦想难以为继

玉雕是一个“手把手,传帮带”的古老行业,大多不是通过科班教学出师,师傅带徒弟往往都属于个人作坊方式,在工作的早期可能只会给予一个底薪,玉雕师学成后期的主要盈利方向还是按件计酬,如此一来早期学艺的那几年,对于年轻的玉雕师来说会比较痛苦,收入很低工作又辛苦,确实是容易造成人才流失,只能“干一行,爱一行”,耕耘梦想道路险阻,想成为大师的对心性的考验还是蛮大的。

当然事无绝对,也不是全国的玉雕人才都在凋零,像广东、河南等地经过直播的推动,还是有不断的人才输送,可惜其他一些小众区域,像苏州和新疆等地的玉雕业开始日渐式微,这也许就是社会的发展趋势吧。

←和玉大叔官方售玉微信

有趣的小哥等你来撩

仅售玉使用,鉴玉请公众号留言

喜欢大叔的文章,请帮大叔点一下“在看”和“赞”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