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联:“一岁二春双八月,人间两度春秋”,苏轼至死未能对出下联

宋代文化极为繁荣,文人墨客有了施展才华的机会,从而涌现出许多名留青史的文学家,苏轼则是其中的佼佼者,综合实力无人可与之匹敌。苏轼的文学造诣登峰造极,他在宋朝文坛上的地位,相当于李白在唐朝诗坛上的地位,甚至还要高出一截,不少史学家成苏轼为“全才式的艺术巨匠”。

嘉佑二年,年仅二十岁的苏轼进士及第,虽然不是当科状元,但他比状元还要厉害。主考官欧阳修读了他的论文《刑赏忠厚之至论》,激动地直拍大腿,毫不掩饰地表示:“此人可谓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不久后,苏轼就名满京师,成为当时人气最高的才子。

考中功名之后,苏轼有种“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感觉,认为用不了多长时间,就可以平步青云,加官进爵指日可待。然而,上天仿佛故意考验他,给他设置了一道又一道坎,导致他的仕途之路屡遭磨难,半生漂泊在外。苏轼原本顺风顺水,王安石的出现,改变了他的政治生涯。

熙宁二年,王安石被提拔为参知政事,次年又晋升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在宋神宗的支持下,开始实施变法。在苏轼看来,王安石变法有不足之处,于是写奏折指出其中弊端,结果惹祸上身,把王安石和宋神宗都得罪了。苏轼很无奈,朝廷没有立足之地,只好主动提出到外地任职。

此后近十年十年内,苏轼先后在杭州、密州、徐州等地做官,工作成绩可圈可点,日子过得也比较惬意。直到四十二岁那年,因写了一封《湖州谢表》,把自己推上风口浪尖,加上有人落井下石,苏轼被关进大牢。在此危急时刻,王安石向皇帝替他说情,才让他躲过一劫。

王安石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欣赏苏轼的才华,况且王安石对事不对人,更不会落井下石。乌台诗案之后,苏轼调任黄州,王安石亲自给他送行。在文学方面,王安石与苏轼同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自然有种惺惺相惜的感觉,而且两人都喜欢对联。临别之际,王安石一口气出了三个上联。

第一个上联:一岁二春双八月,人间两度春秋。

第二个上联:七里山塘,行到半塘三里半。

第三个上联:铁瓮城西,金玉银山三宝地

或许心情不好的缘故,苏轼的思维没有以前那般活跃,皱着眉头思考半个时辰,一个都没答上来。王安石笑着安慰道:“子瞻啊,不必着急想答案,你有的是时间,等哪天想到下联,可以写信告诉我。”苏轼心中释然,告别王安石之后,乘坐马车赶赴黄州。

王安石给出的三个上联都不简单,均包含数字和地名,就拿第三个上联来说,“铁瓮城”指的是镇江,自古盛产金银玉器,有三座较为知名的山,所以想要对出合适的下联并不容易,难怪对联高手苏轼都被难倒,估计换成别人更无从下手,就连王安石自己也未必可以。

自从与王安石分别,那三个上联一直在苏轼脑海中徘徊,却始终没有答案。有一天,苏轼到九溪蛮洞游玩,到达中间位置的时候,突然灵感大发,而后仰天长啸:“真是天助我也,我终于想到答案了。”立即拿笔写出第二个上联所对应的下联:“九溪蛮洞,经过中洞五溪中。”

不得不说,下联确实很工整,令人拍手叫绝。只可惜,针对“一岁二春双八月,人间两度春秋”,苏轼至死都未能对出下联。据说,那一年不仅闰八月,且有两个立春节气,从而是名副其实的“两度春秋”,称得上百年一遇,所以上联几乎成了千古绝对,除非机缘巧合,否则基本上没无解。

各位看官,如果给你上联“一岁二春双八月,人间两度春秋”,你能否对出下联呢?不妨开启你的智慧,大胆尝试一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