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吉州玳瑁釉盏
“玳瑁釉”是很早流传下来的一种说法,是说吉州窑的这种釉面质感神似“玳瑁”,这种茶盏釉面有黑、黄、白等釉色。换个角度来想想,大家有没有觉得这种盏的表面很像旺旺雪饼的既视感?
糖霜般的釉面肌理——玳瑁釉面
据说,旺旺雪饼表面的白色糖斑是把糖霜撒到米饼上之后再放入烤箱烤成的,糖霜在烤箱里融化重新结晶之后形成我们现在看到的这种状态。
还真巧了,吉州窑表面的“玳瑁斑”也是类似这种工艺制成的,吉州窑工先在器物上先施一种氧化铁含量较高的底釉,然后再随意甩、洒或吹上一种氧化铁含量较低的面釉,这种面釉一般是黄白两色,然后入窑高温烧制, 釉料在窑炉高温下通过化学反应,熔融、扩散、流淌、渗透、沸腾、液相分离等作用,后形成各种不同形状和大小的斑块, 这种玳瑁釉的效果只是千变万化的窑变效果之一。
南宋 吉州窑玳瑁釉盏|英国剑桥大学博物馆藏
南宋 吉州窑玳瑁釉盏|白鹤美术馆藏
还有一种釉面效果像火焰一样,可能与烧制温度有关,但其原理和玳瑁釉的烧制原理是类似的。
南宋 吉州窑玳瑁釉盏|《关氏所藏宋代陶瓷》
南宋-元 吉州窑玳瑁釉斗笠盏|大阪鸿池家旧藏
日本重要文化财
细腻的酥脆口感——疏松胎质
回想一下吃旺旺雪饼的过程,一口咬下去,甜甜的,很酥脆。这是因为雪饼烤制后的疏松米饼状态所致,雪饼与吉州窑的制作工艺不仅在“表面”相似,连“内在”的制作原理也有点相似。雪饼的米饼是用大米浆做的,将熟大米搅烂成糊状,过筛去掉较粗的“渣渣”,再进行进一步加工。
吉州窑的胎土也要经过捣烂过筛的过程,吉州窑窑址出土的瓷土原料有一种本地的绢云母质瓷土,胎质比较疏松, 胎色呈灰白或米黄,胎土也有细腻一点的,也有相对粗糙一点的。吉州窑的黑釉属于石灰釉系统,含铁量相对较低,而钾钙钛镁的含量相对较高,烧成之后釉色有点哑光,但非常深沉有质感,釉面肥厚莹润。
南宋 吉州窑黑釉盏|断面图示意图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吉州窑的窑工在开采原料上遵循的是就近原则, 因为远距离运输胎土成本是很高的,作为一种相对较普遍价位合适的生活用品,胎土选择就以当地取材,当地生产为主了。吉州窑的 黑釉原料也是如此,它属于石灰釉系统,含铁量相对较低,而钾钙钛镁的含量相对较高,烧成之后釉色有点哑光,形成那种非常深沉有质感的乌黑色泽,不同于建窑的乌金盏,吉州窑的黑釉瓷釉面朴素莹润,非常有侘寂之风。
南宋 吉州窑玳瑁釉盏 | 《关氏所藏宋代陶瓷》
受众人群范围——人数不限
相信大家都吃过旺旺雪饼,旺旺雪饼的市场人群容量非常大,上到老下到小,就连素食主义者都可以吃,而且价格非常友好,很便宜的一款大众零食。虽说现在吉州盏价格已经不菲,但相信在古代,吉州窑的器物应该还是比较亲民的吧,这里想强调的不是说价格上的绝对便宜,而是从两者的受众人群之广泛而言的。
宋 吉州窑玳瑁釉盏 | 《百代昌吉》
吉州窑的受众人群有多广泛呢?这得看吉州窑在当时的影响力了。
吉州窑深处禅宗文化盛行的江西,是禅宗五宗七派的共同发源地,宋代江西学派叶空前繁荣,就与士大夫普遍流行的禅悦之风有关,而吉州窑的很大一部分产品都与“禅”有关, 无论釉色、器型还是使用方法,都与当时禅宗流行的思潮息息相关。
南宋 吉州窑黑釉点彩满天星盏|《百代昌吉》
南宋 吉州窑黑釉点彩满天星盏|白鹤美术馆藏
这一时期,正是禅僧社会活动频繁的时期,上至宫廷下至民间,用各种方法普及禅宗思想,茶事自然是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或许是历史的必然,吉州窑由于当时的地理条件,靠山吃山的吉州窑做出的器物在美学特征上就有着朴素、深邃、幽深的感觉,是那种朴实无华的低调的美感,不夺目。这与当时盛行的禅宗文化讲究朴实节俭低调的美学追求正好相符,不仅是寺庙和上层社会,周围民众多从吉州窑购买香炉、供养器、茶盏之类,吉州窑在器物的设计与生产上自然也不落后,紧跟市场需求, 生产了很多与“禅”相关的器物。
南宋 吉州窑玳皮天目茶盏 | 《世界陶瓷全集》
日本国宝
之前我们说吉州的茶盏有细腻和粗糙质感,可能就与当时的政策和受众人群有关,北宋时期实行农禅制, 农禅制的盛行使民众与寺庙结合的更紧密,信仰禅宗之人在当时不分高低贵贱,平民也可使用黑釉瓷, 禅宗美学深深扎根在民间和百姓的日常生活当中,不同于宫廷的精细化,民间的需求也很旺盛,相对来说,有些黑釉器的瓷质不那么细腻也就可以理解了。
万趣融其神思——灵感意境
如果让大家自行想象,或者不告你这种釉叫“玳瑁釉”,你通过观察会给这种釉取名什么呢?我相信是五花八门的,吉州窑的洒釉装饰,会形成像蝌蚪、兔毫、虎皮、玳瑁等多种多样的质感效果,吉州窑工在洒釉过程中不求工整、随性自然,做出的器物很低调,不偏不倚,既不华丽,也不乏肃穆。
南宋 吉州窑玳皮天目盏 | 万野美术馆藏
吉州窑的窑变效果不仅是简单的肌理,它的釉面可以被赋予更多想象,你可以说他像火焰、像芦花,也可以说是玳瑁,旺旺雪饼,但重要的不是它是什么,而是它像什么,这种“像”是一种心境的映射,也正与禅宗思想相契合, 不求形似,但求神似,也像极了宋人对意境的追求。这种美的背后,有着一种含蓄内敛的美的特质,与宋人当时格物致知思潮下的审美理念吻合。
南宋·吉州窑剪纸贴花盏|大肉庄旧藏
吉州窑工们深处禅宗文化盛行的江西地区,耳濡目染,将意境之美融入到陶瓷文化中,其意境之美引人无限遐想,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所以,我们看到一件吉州窑窑变盏,欣赏他的美轮美奂的同时,其实也在进行一场“禅宗式”的思想美学碰撞,我们的境界水准决定我们看到的这只盏的“样子”,有点,“风动幡动”的意思吧。
可能我是个吃货,所以我觉得吉州窑的“玳瑁釉”盏像旺旺雪饼,大家有什么奇思妙想吗?欢迎给我们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