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诗第29讲

高1第4讲

先复习一下上一讲的内容,上节课,我们主要讲了什么是“承”。

1、若不足则不承

2、承句的承上启下功能

3、韵字的预先设定

弥纶,指的是在写诗之前,对整首作品,进行全面而细致的准备,其中最基本的,就是起承转合。我们前面讲了起承,今天要讲的就是“转”。

如果我叫大家用“转”组词,我们会有以下答案:扭转乾坤,转折,转变,转达,转战,转发,转机,转交,转盘,转身,转头,转弯,转学,转移,转战……那么“转”字,到底有什么含义呢?“转”,不是我们所理解的那样,转变,是“变”的意思,转折,是“折”的意思,转化是“化”的意思,这些“转”,都不是“转”本来的意思。换句话讲就是,转变、转折、转化等,如果把后面的字去掉,只剩下“转”字,就没有“变、折、化”的意思了。“转”不可能是变的意思,起承是一个境界,转合不可能变到另外一个境界,起承转合是一个整体。“转”字从“专”字而来,由专字+车字组成。当然是在“专”字含义的基础上而产生,而不是新生一个含义。因此,“转”和“专”这两个字,有相同的含义,“转”加车字旁以示与专字的不同。我们来看一段《诗经》中的原文摘句: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

我心匪席,不可卷也。

这段话中,转,如果是改变的意思,根本就是大错特错。这句话的意思很清楚,就是说石头是可以转的,但我的心不会转,席是可以卷的,但我的心不会卷。因此,转,就不是改变的意思。转变才有变的含义。现代汉语的解释,基本释义为“变”的含义,而不是“转”,现代汉语的解释更多的落在了“变”字的含义上而忽略了“转”字的本身的含义。因为石头是不会变的,席也是不会变的。举个例子说:某个人经过教育,思想有了“转变”,如果按照现代汉语的“变”的解释的话,那就可以直接说成“改变”或者“变”就可以了,就没有必要说成“转变”,就是说大家在解释“转变”这个字的含义的时候,都只是解释了与“转”字搭在一起的另外一个字,而“转”字本身是什么意思,并没有解释清楚,甚至完全是相反的意思。“转”不等于变,转,是不变的,也是不可能变的,诗经中有,“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中,转是变吗?怎么变?不可能的。诗,从头到尾主题只有一个,情绪只有一个,是不可能改变的,不管是上景下情,还是全情,全景,都是一个境界。转句的转是“转”,不是变,枚乘在“起承转合”四个步骤中第三个分句里,使用了一个“转”字,而不是别的字,很显然,他不是说在这个步骤的时候,需要变,实际上,这里是不能变的,不能起承是一个境界,转合又是一个境界,起承转合必须是一个完整的整体。这就好比我们穿衣服,上身是军装,下面也必须是军裤和军鞋一样,要统一。如果上身是军装,下身是牛仔裤,或连衣裙什么的,就会显得不伦不类。

众所周知,石头是不会变的,例如“坚如磐石、铁石心肠、他山之石、以卵击石、心如铁石”。例如“金石、白石、顽石、化石”等等这些古往今来的与“石”字有关的内容,表示的都是不可改变的意思。先秦《荀子》:“为名者否,为利者否,为忿者否,则国安於盘石,寿於旗翼”。请大家特别注意其中这句话“国安於盘石”,这里明显是指国之不可改变性,试想,荀子难道希望国可改变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我们知道,汉字的结构不外乎六种结构:1,象形,2,指事,3 形声,4,会意,5,转注,6,假借;如:青,情,清;高,搞,稿就是形声字,等等,专门,专一,专注,这里面的“专”的意思,都是专心做一件事,如果加个车字旁就变成了“变”的意思,“变”和“专”是完全相反的,是敌对关系,那就不符合汉字的六种构成法——象形,形声,假借,旁注,指事,会意都不符合,不符合造字原理中的任何一种。中国的汉字都是这样有来历的,如:水,加一个偏旁,无论加上一个什么偏旁,想要变成火,那都是不可能的。反过来,一个火,是热,再加个火就是炎,就是更热;一个木是木,加一个木,就是林,无论造什么字,只要是与“木”有关的,就不会违背“木”这个字的本意,汉字就是这样,中国的汉字全部都具有这个特征,所以,转和专也具有这个特征,所以我们说,起承转合中转句的转,转情,是要在专一、专心、专注基础上的“转”,而不是要改变起承的含义,不要走入另外的境界,这叫有头有尾,有始有终,不能半途而废。所以,前面的景做了各种各样的交代以后,转情,是说你的这种依附于客观的主观可以闪亮登场了,但一定要建立在起承的基础上,而不是另起炉灶。所以“转”不是变的意思,它跟专的意思是一样的。就包括读音也是一样的,就是平仄不同而已。

结论:“转”绝不等于“变”。加上“变”字,才有变的含义,仅仅是一个“转”字,并无“变”的含义。如果“转”有“变”的含义,就无需再加变字来画蛇添足。

“转”字从“专”字而来,转,继承了专字的含义,加上车字旁,指向更明确而已,我们先解释专的字义。先看截图:

这里先问大家一个问题,蚕吐出的丝是什么形状的?答案是:8字形。这就是“丝”字的来由。

打开韵典,输入“专”,得到:

“專”,会意兼形声。甲骨文字形,右边象纺塼(zhuān)形,即“叀(zhuan);左边是手(寸),合起来为用手纺织。“叀”兼作声符。本义:纺锤。

我们知道,我们古代的丝绸是很发达的,用现在的话来讲,是领先世界水平的,在远古时期,还是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有了纺织业,后来,西汉的时候,张骞出使西域,成就了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可见当时我们国家的丝绸业是很发达的。

很显然,这个“专”就是跟“丝”有关的,六书通里有一个字,大家可以看看,就是“丝”上面加了个半个“生”,表示“专”是与“丝”有关的,是纺专,用来纺织丝织品的;甲骨文中,专=叀+手,也是这样原因,是指从事丝绸这一类事情。

一条蚕,最后生出一个茧,而我们剥茧抽丝的时候,抽出的丝也就是一根,这就是为什么后来“专”就有专一,蚕在吐丝的过程中,不会受任何别的影响,这就是为什么后来“专”有专注,专心的意思的原因。

打开韵典,输入“转”,我们会得到如下答案:

轉  形声。从车,专声。转运要用车,故从车。本义:转运。

“转”字由“专”加“车”字而来,木头轮子转起来的时候就跟纺线的纺车一样,还会留下车辄。车走出来的轨迹,正如蚕拉出来的丝一样,因此,添加了“车”字。“转”字从“专”之本义而来,指在道路上行驶,会在路上留下如蚕丝那样条状的痕迹,比如我们语文课上读过的课文《曹刿论战》中“下视其辙”(下车查看败退敌军的车痕迹)一样。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道路是泥土,而非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柏油路或水泥路。尽管当时有石头,但用石头建筑道路,工程非常浩大,不现实。这就是转字从专字而来的原因。

转变,说的是“转”发生了变化,不是“转”字本身的有变化的意思,转,本身就是一种衔接,它负责把从起承句那里接受而来的东西,转运到合句那里,这种衔接是不可断裂的,转,意味着不停地向前,这就是“转”为什么会螺旋式上升的原因,无论是运输货物,还是作战等,所有的转运都是有目的的,就是要向前,这就是提升,转句的这种提升都是高于起句和承句的,是在起句和承句基础上的提升。

甲骨文“丝”字为8(蚕吐丝的形状),上面加个“生”就是“素”。所以,素作为一种颜色,并不指白色,而是指如茧丝一样的颜色。白色从来就不是一种,有雪白、净白、纯白、羽白、乳白,而蚕茧丝的颜色,只有唯一一种。

结合律诗来说,我们在前面讲义里的律诗作业中,要求起承景语,转情语,正是这个道理。显然,枚乘在起承转合中使用“转”字,其中重要的原因正是因为“转”字本身的字义,正如他选择起承二字的原因一样,从字之本义。转=连续性+提升,这个提升,是相对于起承而言,绝对不是指改变或创新。这个提升,是指不再是蚕茧,也不再是丝,而是丝织品。起承转的本质并没有改变,如同做成丝织品的本质并未改变一样。

所以,我们在以前的讲义中再三强调衔接性的时候,特别讲了前三后二,正是基于起字,承字和转字的本义及枚乘选择这三个字的原因。起承转合都是枚乘对先秦章法的继承和总结,唐诗,明显同样继承了这点。所以,在律诗作品中,断裂,是相当严重的错误,远远超过失平仄的错误。

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起”就是蚕茧,“承”就是蚕茧抽出来的丝,“转”就是丝织品。

转,具有连续性,必然是从蚕茧到丝而来的,没有蚕茧就没有丝,没有丝就没有丝织品。放在起承转合中,“转”的含义和功能,非常明确,如同“转”字的本义一样。感于蚕茧而成文的是丝,变成文的是丝织品。由“转”字的本义看出,恰恰符合先秦以来诗方面的章法。今天所讲的“转”的字义,目的是为了让大家在实际写作律诗的时候,有着清晰的认识,在下笔时心中想着“转”的字义,这样去写转句,就不容易困惑。这样做,不仅写起来难度降低,而且,起承转的衔接性会更流畅,更不会断裂。

我们在选择韵字的时候,也一定要想到转,看看自己所选择的韵字,是不是符合转的要求。当韵字符合转的要求,在章法韵领之下,写出来的转句,是不可能跑得太远的。这就是我们前面提到过的弥纶,指的是在写诗之前,对整首作品,进行全面而细致的准备。

我们知道起承转合是律诗的基本骨架,其中的物不外乎人、事、物。人,写作的如果只是单纯的人,而没有事,这样写出来的人,是没有血肉的,必须有具体的事来描述,而不只是形容或没有事实为依据下结论。当然,一个人身上会有这样那样的事,并不是所有的事都是可以随意拿来写进诗里的,所选择的事,要求符合“体”的特征,这样的事才可以写进诗里,这样写出来的诗才有意义。如果起承转合是骨架,我们在写人物的时候,如果有事,那就是有血有肉,如果这些事还符合“体”的要求,那就是有了“骨髓”,诗中“骨髓”这个说法,来自隋朝唐朝之前,在言诗的章法时有人专门提出来的。

继续讲“转”。转,是一种转运,它确实会带来一些变化,但这种变化,是可以还原到上一步的,也就是丝织品可以抽出丝来,还原到丝。这就是本质并没有变化。当本质发生变化时,是无法还原的。例如,树砍下来,加工成了书和本子,就不可能还原到树木,泥,加工成陶器,就不可能还原到泥。而我们这里所说的“转”,它所带来的变化是可以还原的,而同时,转又是一种提升,又是一种升华,与其起承原状有着显著的不同。我们实际结合律诗来看这种还原:

沿溯非便习,风波厌苦辛。

忽闻迁谷鸟,来报五陵春。

岭北回征棹,巴东问故人。

桃源何处是,游子正迷津。

例1

云海泛瓯闽,风潮泊岛滨。

何知岁除夜,得见故乡亲。

余是乘槎客,君为失路人。

平生复能几,一别十余春。

例2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筵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例3

岭北-忽闻,岭北-迁谷鸟;巴东-来报,巴东-武陵春;余是-岁除夜(中的)-乘槎客;君为-故乡亲(中的)失路人;开筵面-绿树,把酒话-青山,等等,这,就是转句的还原,正如同丝织品一根根抽出来、可以还原到丝一样,转句的物象还可以还原到承句中去,简单地说,转,可以还原到丝。

本讲提纲:转

1、转=衔接性+提升

2、转,可以还原到丝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