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色是决定演奏风格的关键

乔安娜·萨倩

文 | 高洁

作为“科隆三重奏”的大提琴家,虽然2020年全年至2021年4月的演出均已取消,但乔安娜·萨倩的教学工作依然在线坚持展开。她执教于柏林音乐艺术表演学院,并担任上海同济大学客座教授。乔安娜在疫情期间,除了线上授课,每天坚持不辍地长时间练琴,她还进行了大量演奏与教学的思考与总结,在此她与读者分享了自己的经验与独到见解。

“我将音色看得比技巧更重要”

乔安娜分析,以声音为职业的演说家、演员、配音员、主持人,都经过严格、专门的训练,发音、音色精益求精,并有着专业艺术水准与要求。这也是为什么他们的声音如此有魅力并受人喜爱。我们甚至可以仅仅通过人的声音来辨认他们,一个好的朗读者,可以用声音将人们带入色彩斑斓的奇幻世界。

回看上世纪的那些经典弦乐大师,聆听他们的录音时,我们可以从声音中判断出是谁在演奏。这意味着,他们在运弓、揉弦及换把的细节上各具特色,有很强的辨识度。作为弦乐演奏者,乔安娜认为,直觉地处理声音,使其达到内心所期望的、有变化的音色是极为重要的。“我将音色看得比技巧更重要,这也许是因为我在以音乐表达自己吧。”乔安娜说,“对于我来说,演奏的目标是:理解、掌握、探索作品,并将其表达出来,呈现给观众。”

在学琴初期,乔安娜酷爱聆听玛丽亚·卡拉斯等歌剧大师演唱的舒伯特作品以及凯瑟琳·费里尔演唱的马勒作品。他们的歌声极大地激发了乔安娜在演奏法、音乐表现力、断句、呼吸及音色上的灵感,像分解每一个字的读音那样分析音符:不同的元音有着不同的音色,每一个音都有着起声、中段及音尾。

右手技巧决定音色变化

如何将一件乐器的潜能发挥到极致,尽可能地呈现作品,使其出彩以达到作曲家的要求?乔安娜认为,需要系统而有序的演奏机制,这样才能将自己从中释放,不受束缚地表达音乐,传递作曲家融入其中的精神。自由地表达自己,同时也要秉承作曲家的精神。无论是作品本身还是蕴含其中的感受,都以声音来传递。就像大提琴演奏家罗斯特洛波维奇所说“琴弓就如同歌唱家的肺”;大提琴演奏家安纳·比尔斯玛也说过,“琴弓是我们最重要的盟友。”小提琴教育家加拉米安也有着类似的名句:“琴弓是我们的朋友。”由此可见,右手运弓技巧的重要性。

精进运弓技巧也是对音乐里乐句、断句、呼吸的学习。声音色彩与氛围的变化需要依赖弓子与琴弦之间纵向重力与横向速度间的配比、揉弦的幅度变化、换把中带有表情的滑音处理。

许多弦乐演奏者为寻找好的音色而苦苦挣扎,他们运弓的主要障碍来自于:双手缺乏独立性,想象力匮乏或延迟及听觉训练不充分。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最好的左手揉弦也无法拯救不合格的右手运弓。没有出色的右手运弓技巧以及对弓、弦接触点的深刻理解,就无法演奏出歌唱般的乐句,也解决不了音与音之间艺术性的连接,甚至都无法做到无痕迹的换弓。这一技巧取决于右手重量与弓速之间的平衡,还包括手臂重量从弓到弦的转移,力求引出乐器共鸣箱自然的震动。

因此,右手的运弓技巧应如左手的音阶与琶音练习一样,成为每日必练基本功,比如使用舍夫契克的《小提琴弓法教程》第2条与第3条。在练习卡尔弗莱什音阶体系时,兼顾音准、速度、流畅度的同时,也可以明智地加入右手练习,如音色、表情、弱、强、无揉弦、加一点点揉弦等。

“重复长弓,这一最简单但却费时费力的练习是我父亲所教授的秘诀。他是一位圆号演奏家,日复一日不厌其烦地吹奏长音。”乔安娜说,这不仅仅是管乐演奏家的成长“秘籍”,同样也适用于歌唱家。于是,在父亲的要求下,乔安娜不得不每日在贴近琴码的接触点上练习长、慢弓,越慢、越弱越好。另一种方法是下弓时渐强、上弓时渐弱。日积月累,乔安娜训练出扎实的右手基本功,可以自由控制手中的琴弓。

很多年之后,乔安娜听到了大提琴演奏家、教育家内尔索娃的访谈资料,其中讲述了自己的故事,内尔索娃的父亲是位长笛演奏家,要求她频繁练习演奏长、慢弓,为了使这个练习能不那么乏味,两人常常竞赛,看谁的音能保持更长些。

左右手配合丰富音色变化

大提琴大师罗斯特洛波维奇曾说“揉弦是个智商问题”——揉弦必须经过训练才能达到幅度均匀,同时,它作为一种音乐表现手法也需要适时、有考虑地使用。

“我经常以调味品来类比揉弦,例如,烤牛肉时,我们需要注意肉的质量,佐以好的配料、调料,但如果肉质不佳,就算放大把的蒜也无济于事。”乔安娜分析,演奏时,需要同时考虑右手所控制的音色(相当于烹饪中的肉)以及左手的揉弦(相当于烹饪的调味品),但是,如果右手运弓不够好,再好的揉弦也掩盖不了。我们需要像作画一般使用不同的方法、技巧,如改变弓速、调整揉弦频率和幅度,使用不同弓段,在指板与琴码之间寻找不同接触点,来建立一个色彩丰富的音色调色板。

乔安娜表示,过去“一对一”的器乐课搬到了线上,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极具挑战——网络的局限及卡顿、掉线等故障,使得音色教学更为困难。有经验的老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弓速、手臂位置等,给出正确、适当的建议。

深挖作品内涵精准把握风格

有很多演奏者即使经历了严格规范的技术训练,仍然缺乏想象力,并且内心听觉不佳。因此,乔安娜建议,深入挖掘音乐作品的背景与内涵,这对演奏者在音乐的理解、知识的学习、风格的掌握及个性的塑造等方面都极为重要。

音乐家可以通过乐器发出声响来表达情感及表现作曲家的作品,这种声响就如同用语言来诉说。例如,演奏贝多芬的音乐,需要知道他的人生、他所生活的那个维也纳时期以及他所使用的语言;演奏柴科夫斯基的《洛可可主题变奏曲》,需要了解俄语,熟悉柴科夫斯基所做的其他体裁作品;了解穆索尔斯基、肖斯塔科维奇,需要阅读屠格涅夫等俄罗斯作家的文学著作。你会发现,相较德语,俄语的发音更圆润绵长,辅音更轻。这些深入的研究会帮助演奏家用乐器讲述引人入胜的故事,吸引观众聆听。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