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的一项研究发现,一些居家经常不出门的人,大脑平均衰老了5岁或智商下降4个百分点。这就说明,长期闷在家真的会憋出病来!长期脱离社会易导致肥胖、心血管疾病等健康风险,同时还会引发抑郁、焦虑等情绪问题。但很少有人知道,认知能力下降以及痴呆风险的增加也与社交孤立密切相关!
特别对于中老年人这个群体来说,普遍都存在智能手机的应用程度偏低的情况。所以一旦宅在家里,就很容易发生信息维度的闭塞,这会导致老人对外界新兴事物缺乏了解和认知。
另外,外出机会变少以后,语言交流也会随之变少,大脑刺激变少,从而增高罹患“阿尔兹海默症”的风险。
特别是一些天生不爱社交的爷叔,也要多以“锻炼大脑、保护身心健康”为由,多让自己走出去!
“社交缺乏”和“社恐”又不太一样,老年人往往都是退休后,社会角色发生了转变,回到家里之后,被迫丧失了很多社会参与的机会,从而导致社交缺乏和社交的不延续性。
建议:接纳变化,适应节奏
· 应该正确认识自己的角色变化,以积极的心态认识人的老龄化,重新认识自己。· 进行自我心理调节,经常与他人交谈、倾诉,适当宣泄情绪。· 通过培养生活情趣,多接受积极刺激,来保持健康的心态。通过与别人的闲聊,有助于消除不愉快的心情, 摆脱烦躁、焦虑、憋屈等情绪。倾听彼此的趣事,也能更好地受到感染,让快乐加倍。尤其是已丧偶的老人特别害怕孤独,那么通过与身边的人闲聊,可以结交新的朋友,与他们多聚会、多聊天,有助于排遣心中的寂寞,逐渐忘掉往日的痛苦和哀愁。闲聊可知道国家大事、天下事,有余力的老人可为其再做贡献。大家相聚在一起见识多、谈得广,在为他人解难、为国家出力之中自己也能自得其乐,心胸就会变得更开阔。
英国剑桥大学科学家对30项研究进行的分析发现,导致65岁以上老人患痴呆症的最主要原因是缺乏运动。而定期身体锻炼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加多巴胺分泌,让心情愉悦,从而起到预防老年痴呆的作用。社交活动能对大脑产生刺激。除了交朋友以外,还要注重社会活动的参与度。参与社会工作中获得的充实感和满足感,与人真实的交流和互动,对老人来说更重要。不妨试试公共交通协管员、垃圾分类讲解员这些社区志愿工作,老人的耐心、热情往往能在当中得到更大的优势体现。针对认知能力下降较多的薄弱环节,通过科学的、有针对性的认知强化训练,可以有效帮助改善记忆力、注意力等认知功能。追踪研究表明,经过认知训练的中老年人比一般同龄人的大脑更活跃、更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