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缺少成本,用哪种方式比较好?
企业缺少成本,那么就意味着利润增加,背后的所得税负重这才是问题,唯一解决的方式就是提高成本。而如何提高成本就成为很多企业老板或者财务的一个难题了,去购买吗?不现实,只有通过享受税收优惠政策或者拆分业务,才能提高成本控制利润,最后控制企业的所得税以及综合税负,达到减税降费的效果。目前最火爆的三种方式:个人独资企业、个体工商户、自然人代开!很多老板都在问,用哪种方式比较好?或者说我们这种情况适合哪种方式?其实很简单,如下:

首先,需要解决问题的公司是什么类型的?是否是当地重点关注的企业?是否为国有企业或者上市公司?年/次需求金额为多少?这里为什么会说重点关注企业或者国企上市公司,其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审计问题,但凡出现一点差异,那么就会一查到底,没有哪家公司敢拍着胸脯说我不怕、随便查,大大小小都有问题,鸡蛋里都能挑出骨头来。另外就是量,比如某公司一些个人业务的支出,金额不大只有几十万,这时候就可以让该业务人员提供发票(自然人代开),很正常的一个业务嘛!自然人与公司发生业务来往,公司需要自然人开票,怎么办?代开啊,综合税率也就2%左右,但是请记住,需要按照经营所得进行计税,不要按照劳务报酬来计税;

再或者,A公司是做建材贸易的,有几百万的建材是从个人手中买的,没有成本发票,这时候就要考虑到拆分业务了。在税收洼地注册一家个人独资企业或者个体工商户(建材批发类),用个体户去上游买进然后再卖给A公司做成本,个体户在园区享受的是核定征收政策,完全不需要成本或者进项,综合税率3%不到。用个人独资企业也是一样的道理,个人独资企业与个体工商户基本没有太大的区别,税率一样、营业额度一样,只有是否有对公户不一样。

每个企业的行业不同、需求量不同、规模不同、需求方式不同,所以选择的筹划方式就不同。其实有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只要能说得通自己的业务,那么怎么做都可以,后面就看支出的成本问题了。金额小,注册企业不划算;金额大,代开说不过去(如张某个人设计业务高达千万,什么设计?长城装电梯么?),所以在进行税收筹划的时候,我们不光是要保证合理合法,还要保证业务真实能说得通,各种证据链齐全手续齐全,那就没问题了。
想了解更多的税收筹划知识,请关注《税收胖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