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末期, 袁崇焕为什么一定要杀死毛文龙呢 事实原来如此啊

袁崇焕是蓟辽督师,毛文龙是总兵,左都督。官做到了这一步,两人不存在着从属关系。用戏文里面的一句话,叫做同朝为官,同殿称臣。

古时候当官的杀一个人没有电视剧里面那么简单,即便是县里面处决死刑犯人,也只有县令和知府才有权利,而且还需要堂审,证据确凿后,交由省一级的司法机构核查,宋朝有提刑司,明朝叫做提刑按察司,清叫按察司,然后到刑部审核,最后皇帝勾决。虽然当时职级是文职正二品,但是他是奉旨整饬蓟、辽军务,相当于钦差大臣。也就是蓟、辽所有驻军都在他的节制之下。为了建立有效的对后金的防务体系,他必须整合整个蓟、辽防务力量。

但是毛文龙长期孤悬一隅,山高皇帝远,养成了骄兵悍将、老子天下第一的习性。根本无视他的调度和将令,如果他不采取果断措施,他在蓟、辽的工作就无法推进。在这种情况下他果断杀死毛文龙,恢复朝廷威严和有效统治,是一种治军魄力和果断。这也就是他身为文官,能够很快在辽东建立起一支让敌人闻风丧胆的关宁铁骑这样的精锐部队的原因之一。

如果袁崇焕不把自己的将令看得高于一切,如果袁崇焕能够老谋深算的做足朝廷的工作,耐心的慢慢分化毛文龙下属,如果袁崇焕仔细研究一下毛文龙在皮岛的特殊性,特事特办,就把他作为一个独立存在,那么就有可能不会铸成千古憾事,遗恨千秋了。

毛文龙的部署向来认人不认组织,毛文龙死后,尽管袁崇焕尽力安抚其部署,但其所辖地区逐渐脱离大明的控制,毛文龙之子毛成路和部将孔有德、耿仲明先后反叛。皮岛的牵制作用不复存在。皇太极率领没有后顾之忧的后金约十万精兵绕道内蒙古,由喜峰口攻陷遵化,直接抵达北京城下,史称“己巳之变”,这次事件又导致了袁崇焕被杀,大明在辽东的局面再也无可挽回。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