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老中医》学中医,第一集与第二集有哪些中医方子值得学?

《老中医》期待已久,我们不讨论剧情,只关心电视剧中能学到哪些中医知识与技术,所以仅仅摘录中医方面知识,供大家学习。

第一集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四君子汤

【处方】人参(去芦)、甘草(炙)、茯苓(去皮)、白术,各等分。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荣卫气虚,脏腑怯弱,心腹胀满,全不思食,肠鸣泄泻,呕哕吐逆,大宜服之。常服温和脾胃,进益饮食,辟寒邪瘴雾气。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水一盏,煎至七分,通口服,不拘时,入盐少许,白汤点亦得。

方中人参甘温,益气补中为君;白术健脾燥湿,合人参以益气健脾为臣;茯苓渗湿健脾为佐;炙甘草甘缓和中为使。四味皆为平和之品,温而不燥,补而不峻,故名四君子汤。

四君子为中正和平之意,故可少量频服用,对调理周身体质有好处,然人参偏贵,可有党参、西洋参、太子参、沙参等代替。人参为君药换药之后整个方子略有偏颇。

人参如君子,坐镇中宫,兼顾四周上下,若君子羸弱则可加党参予以增肥,若君子尚小,可用太子参予以陪护,若天之气不降则北沙参可用。

君子口干疲乏,西洋参可以加入,中宫雍滞兼有杂物,半夏陈皮来协助,一个通降去痰浊,一个吹风理气。

如遇,冷风侵袭,均以暖风防范,培育温室。(木香砂仁)

升阳益胃汤

升阳益胃参术芪 黄连半夏草陈皮

苓泻防风羌独活 柴胡白芍姜枣随

《删补名医方论》升阳益胃汤

治脾胃虚,怠惰嗜卧,四肢不收。时值秋燥令行,湿热方退,体重节痛,口干舌燥,饮食无味,大便不调,小便频数,食不消,兼见肺病,洒淅恶寒,惨惨不乐,面色不和。

升阳益胃汤--《内外伤辨》卷中

【别名】益胃汤(《医级》卷八)。

【处方】黄耆60克,半夏(汤洗,脉涩者用)、人参(去芦)、甘草(炙)各30克,独活、防风、白芍药、羌活各15克,橘皮12克,茯苓(小便利,不渴者勿用)、柴胡、泽泻(不淋勿用)、白术各9克,黄连3克。

【制法】上为粗末。

【用法用量】每服9克,加生姜5片,大枣2枚,用水45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早饭、午饭之间温服。

【备注】方中人参、黄耆、白术、甘草补益脾胃之气;柴胡、防风、羌活、独活升举清阳,祛风除温;半夏、陈皮、茯苓、泽泻、黄连除湿清热。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升阳,清热除湿之功。

人的身体就像一座房子屋子,君子坐镇中央,发现这屋子阴风乱串,屋内寒热不匀。

前后左右上下都需要开窗通气,柴胡防风羌活独活,那是因为四周环境太差内外空气交换混乱,中央空调需要重新清理一遍。

屋内设置重新加固,充能,通电,通风透气,保洁过来打理一遍,花了不少力气,也清理了不少杂物。(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半夏,陈皮)

发现屋子一楼及地下室,下水管堵住,湿气严重,化热变霉,腐臭难闻(黄连)

泛滥成灾,急需排涝出水,(茯苓泽泻)

如此大清洁大清理,力气花的最多,黄芪量最大。

亮点:口气很大,还是要凭借医术治病救人手段说话

第二集

秦仲山重病之下,翁泉海开的小方子,太平方,补中益气汤,乃李东垣的一代名方。

补中益气汤--《脾胃论》卷中

【处方】黄耆、甘草(炙)各1.5克,人参(去芦)0.9克,当归身0.6克(酒焙干或晒干),橘皮(不去白)0.6~0.9克,升麻0.6~0.9克,柴胡0.6~0.9克,白术0.9克。

【用法用量】上药哎咀,都作一服。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空腹时稍热服。

【注意】阴虚内热者忌服。

【备注】方中黄耆补中益气、升阳固表为君;人参、白术、甘草甘温益气,补益脾胃为臣;陈皮调理气机,当归补血和营为佐;升麻、柴胡协同参、耆升举清阳为使。综合全方,一则补气健脾,使后天生化有源,脾胃气虚诸证自可痊愈;一则升提中气,恢复中焦升降之功能,使下脱、下垂之证自复其位。

此案中,秦某,大肉陷下,命悬一线,犹如微火,轻轻触碰便可熄灭,也如老朽的大厦房屋,随时崩塌。

翁泉海已经额外说明,此乃安慰之剂,生死也就3-5天的事情。

大厦将倾,唯气可撑,挽回一口气,俗称掉着一口气,这一口气如何掉法,翁泉海选择了补中益气汤。

大修大补的动作已经完全不可行,只能凭借身体的自身,小火微温,小火生气,轻而扶之。如此灯火虽然摇曳,然无熄灭之忧患,待灯油耗尽而亡。

人参甘草白术培固危房,根本不敢大动静,柴胡升麻左右以风气辅佐,不敢用木头钉子砖头来修补了,先撑着吧。最后黄芪稍稍补气,力气一大就倒,力气小一点持续一点,用当归加以柔润,增加韧性。

本来蛮好的“逆流挽舟”,秦夫人慌乱错误操作拿错药,秦仲山的危房身体,被赵吴二人的急救抢险队员直冲危房,还没来得及修补,秦仲山就直接咽气了。

是故,翁泉海成了背锅之人。

待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