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教育随笔:今天的教育效果,要看十年后学生的反馈
尽管我们大家都明白“教育是一门慢的艺术”这一道理,可是我们很多人往往没有足够的耐心去等待孩子们慢慢长大,很多时候都在做着“拔苗助长”的愚蠢行为,急于看到教育的效果究竟如何,其实这还是教育的功利心在作祟。
今天教育的效果究竟如何,应该等到十年以后看看教过的学生反馈的情况。今天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里惊喜地发现,以前曾经教过的一个学生的两段留言,让我对于教育教学有了新的理解与感悟:
教育的真谛之所在——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做人做事
我们目前的学校教育已经走进了一个死胡同,每天就是在不停地给学生“灌输”知识,今天(3月18日)一个叫“李梅”的学生的留言,让我再次陷入了沉思:看着这些公式,真的既熟悉又陌生啊,以前学的又都还回去了。
自古以来,学校就是教书育人的地方。首先要让学生学会做人,其次才是那些科学文化知识。这浅显的道理谁人不懂。可如今的学校现状令人感到可怕,学生在学校学到的只是一些学科知识,即使学到了一些科学文化知识,也是为了考试,为了获取高分。在各种力量的共同努力下,学生已经演变成了考试的工具。
我们一直在困惑:为什么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了?为何厌学的学生越来越多?为什么学生出现极端行为(例如自杀)已不是个例?等等诸多问题摆在面前,其实这些问题谁都可以解决,那就是学校目前只在抓学生的学习,只是让学生考个高分。学生的道德教育体系早已没有。虽然一直在强调学生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可现实是这样吗?学校所购买的那些音体美器材(且不说器材配备是否足够,活动场地是否存在),是真正让学生使用的吗?说白了就是为了应付各种“检查”。这些名目繁多的检查,是真正督促学校共同搞好教育吗?有些或许是在帮助学校完成“瞒天过海”的任务的。
如今的学生实在是太可怜了,在这种残缺的教育制度下,学校几乎没有值得留恋的东西。上学也只是为了考个高分,获取老师、学校和家长的赞誉。有人曾说过:我们目前的教育就是一条废品流水线,从小学的虚假道德、中学的空洞理想到大学的无趣审美。这其中最大的受害者就是我们的学生,想到这些就彻夜难眠。我们的教育到底在干什么?教育的春天到底何时到来?
想到这些,就不难解释为何学生害怕学校生活。且看看我们身边的学生,尤其那些让我们“引以为豪”的优秀学生真的“优秀”吗?撇开他们的学习成绩不说,但看他们的日常表现就可以了。为了获取高分,优秀生之间互相封锁,互相猜忌,学习经验、学习方法那是自己的专利。为了获取一个好成绩,可谓是煞费苦心。我们有时常常抱怨,有些自己曾经当做“掌中宝”的好学生,为何一毕业就不再理会我们这些辛勤培育他们的老师了?寒心之至。这难道都是学生的错吗?我们的教育评价本身也只是学生的学习成绩,有时可以是“一俊遮百丑”。只要成绩好,一切都是那么优秀。教育的残缺造就了道德不健全的学生,有些优秀学生的成绩甚至是教师跪着教出来的。虽然学生当时没有感觉到,随着他们的年龄和见识的增长,或许会体会有些老师的“别有用心”了,对你没有一种“敬畏之心”,所以学生毕了业不记恨你就是烧高香了。鉴于此,还是要“用心育人”。
记得自己常常给学生说的一句话是“学习的最高境界就是忘掉老师教给你的知识,学会的只有正确的做人原则,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学习态度、思维方法和学习习惯。”这句话我还会说下去,我不想让我的学生只会做几道题而已,让他们健康成长,只有靠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和征服他们。但愿我们的孩子会有一个美好的明天,祝福他们!期待教育春天的到来。
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就在历届学生的温馨记忆里
今天 “李梅”还有这样一句留言:感恩良师!真的希望中国教育界能多一些像潘老师一样的老师!十多年了,印象最深刻就是潘老师了,每天上课都能跟您贫嘴,那时的课堂好欢乐,您还是那么帅啊!
说实在的,看到孩子的这段留言,内心有说不出的自豪感和幸福感,这就是对自己做教育教学最高的褒奖。可是有的“优秀”老师在自己的教育教学生涯中,似乎没有这样的体会,因为在他(她)的眼里,对自己肯定的唯一标准就是那一张张荣誉证书,因为这些东西可以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实惠——晋升职称。可是目前已经极度变态的教育教学,评价教师业绩的唯一标准就是学生的考试成绩,就是这种“唯分数论英雄”的错误导向,让很多老师误入歧途,将学生的考试分数作为了自己职业幸福的源泉。于是也就开始可怕的“刷题”大战,尤其是到了毕业年级,追求分数已经到了极度疯狂的程度。这种严重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的做法,最终导致的师生身心疲惫,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何其愚蠢与悲哀。
其实,这些“勤奋”的老师已经被名利迷惑了双眼,这不是在帮助孩子成长,是在折损自己的福气,有时还会将那些升学无望的孩子给抛弃,这不是在做教育,而是为了自己所谓的“教学成绩”而罪孽,你可以随意放弃一个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因为你可以腾出精力来辅导对你“有用”的高分学生,可能你已经习惯了自己这些做法,对你老说没有多大的影响,可是对于孩子的父母来说,这是一个家庭可以说是全部的希望,你极不负责的放弃,可能毁掉的是一个家庭的幸福,这难道不是在作孽吗?
有时候,我们还会看到以及毕业的学生,谈及曾经的某某“优秀”老师,不是感恩而是非常憎恨不愿提起,因为他(她)们曾经“负责”的表现,给孩子带来的却是心灵无法愈合的伤害。
今天看到这个孩子的留言,让我再次感悟作为人民教师的责任感的使命感。学生来到学校,就是在老师的引领下,快乐地学习生活,慢慢长大,教师的职业幸福就是守着孩子们,好好过日子,教育就是这么简单。
我会在这片沃土上坚守,为了自己曾经的那份梦想和执着,更主要我爱我的学生,更何况目前我担任着教师和家长的双重身份,深深地在为孩子的明天祈祷祝福!
让我的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体会到上课是一种享受,是我将为之不断奋斗的目标!
在这里,聆听一线草根教师的教育心声!
作者简介:潘书朋,中学物理教师,在《当代教育家》、《光明日报》、《中国教师报》、《中学物理》、《新课程评论》等国家、省级刊物、教育网站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50余篇。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让物理教学回归实验室”的课题研究,所申报的教育部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子课题荣获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