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工从黑洞中挖出彩色的“人”,引来了专家,最后装满148只木箱

前言:在考古界经常会出现这样的一种怪现象,就是“施工干活时,挖着挖着就挖出古墓!”这不,上世纪五十年代,淮河发生了特大洪水,为解决水患的问题,有关部门想在淮河的支流颍河上游修建座水库,地点就在禹州白沙村。

修建水库这项工程如火如荼的展开了,修建过程中,一位负责拉土的民工取土时挖到一块大青砖。好奇心重的民工想看看青砖下面是什么,于是就往深入又挖了挖,很快下面露出个黑咕隆咚的洞口,大着胆子往下面一看,隐约看到一个彩色的“人”,还穿着古怪的衣服,这可把民工吓坏了,赶紧跑去找领导汇报他的重大发现!

工程领导接到民工的汇报后去勘察,发现下面是座很大的砖室,而民工看到的“人”,其实是墙上的壁画。意识到这是座古墓的工程领导人也没敢耽误,立即上报了文物部门。考古专家接到消息赶到后先是进行了初步勘察,认定这是座大型的宋代壁画墓(白沙宋墓),非常重要。随后则省、市、县三级专家都被惊动了,组成了三支考古队前来现场勘察,对古墓进行了发掘工作。

进一步勘测挖掘后,专家共在附近清理出三座宋代古墓,最大的一号墓分前后两室,一号墓的壁画上还用墨书写着“元符二年赵大翁布”,以此初步确定墓主是宋代赵大翁。当时北京的文物专家、建筑专家都觉得赵大翁墓是北宋以来仿木建筑雕砖壁画保存最好的、内容最丰富的一处,堪称国宝级文物,所以说这次考古队真的是挖到了“大宝贝”了。

考古发崛完成后,因墓地处于水库范围内,马上就要溻没,不能像之前那样就地保护。经多方讨论,最终大家决定把墓中的这些壁画拆除,全部装箱带走,以防文物受损。1952年,考古队将这批壁画打包装箱,共装了148只大木箱,其中在19箱上还标注了“特”字,意思是在技术水平不发达之前,要永久封存。

直到几十年后,这批被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珍贵壁画,只有一箱编号为123的木箱拿出来展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