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济南药市会的那些事儿

济南的方言老话很有点儿意思,譬如说,60多年前每年一度在济南举办,在中国久负盛名的“济南药材物资交流大会”,用济南话说,简洁明了,三个字就结了:“药市会”,这裡的的药字,读音也不是“药材”的药yao (四声)字,而读“乐”yue音,简称乐市会。甭说,老济南人谁也明白,这体现了济南人的性格上的坦率直爽,办事方面的乾脆利索,还是用济南话来说,就是“嘎嘣脆”。这种语言现象,在劝业场称谓上,也表现的淋漓尽致。那时候,很少老济南人说全名“劝业场”,或是“国货商场”,而是俩字“劝场”齐活,而且劝字拉长,而场字就短化了,说者痛快,听者舒心。

如果说话不是这样,“撇腔拉调”的,把“乐市会”说成“药市会”,把“劝场”说成“劝业场”,老济南人,尤其是年轻人,嘴上不说,心裡也一定犯嘀咕,“嗨,这人真有点儿'毛哥’,太拽。”

这是本文的引子,也是题外话,书归正传,还是说说济南的中国药材物资交流大会

昔时的济南药市大会基本上是从齐鲁大学东墙山水沟开始到体育场附近。(40年代济南府地图,感谢济南好友提供)

从清朝开始,济南就是中药材的三大集散贸易中心之一,鉴于济南府的交通便利,旧时南北可以通过小清河转运至大运河,加上18世纪末期的铁路建成,济南成为东西和南北铁路线的交通枢纽,通过铁路,在济南的中药材和其他物资,可以到达东西南北,譬如通过铁路,可以到东北,达西北,更可以抵广东,至云南;东可以直达烟台青岛,在那裡中国的传统药材货物可以直接出海。加上济南府人间四月天的气候宜人,即没有南方的春雨绵绵,也没有北方的春暖乍寒,寒气逼人;更重要的是济南人的热情好客,坦率诚恳,做生意诚信第一,这样天时地利人和,济南通通佔全了,故此每年的中国药材物资交流大会也就顺势而起,成为当时济南人生活中一年一度的盛事,甚至还有远从韩国等来的药材商,前来参加药市会,买回他们需要的中草药材。
据资料显示,最早清朝早期济南药市会,地点在趵突泉南门往西一带,原因是这裡有个“药王庙”,围绕着药王庙交换药材,水到渠成,后来由于规模不断扩大,摊位增加,在清末民初,随着劝场的兴建,逐渐扩展到劝场前门,在围屏街、南新街北头和花墙子街南头交界处,形成一个类似中心小广场。笔者一直在寻找花墙子街南头为何成为宽阔的喇叭口状原因,而南新街北头,劝场前门处,也是这样,其实万物有其原因,寻因在于揣摩,正是这两条街巷的喇叭口对接,形成了街心广场,成为药市会最繁华的中心地带,这也很好的解释了在花墙子街北头东西两侧有很多小饭馆的原因。

旧时趵突泉前街的药会

抗日战争时期,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济南的药市会一度停办了。
再后来,大概在上个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期,济南府焕发了青春,政府鼓励工商业大发展,“春风又绿济南府,柳暗花明又一村”,正逢其时,药市会又回来了,在药市会的鼎盛时期,据统计有七八十万人兴会,盛况空前,有很多药农,药商从全国各地,甚至从国外厂商代表前来赶会,当然主要还是济南的民众前来逛会,成为济南府最大的民间物资交流活动,再后来,80年代起就逐渐被千佛山庙会所取代,不过后者只是庙会,没有了中草药的买卖和物资交流了,这是后话。
济南50年代的药市会,人心所向,百业图兴,商家踊跃,规模更大,人数众多,窄窄的趵突泉前街地界儿哪够啊,整个药市会就搬迁到了文化西路上。正式的大棚,大会活动是从文化西路的山水沟开始,一直到山东体育场再往东,形成很大的交易规模;实际上,在文化西路两侧,包括广智院街、东西双龙街、三和街、朝山街上的商家,饭铺、旅店甚至公厕都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加上文化西路圩子墙南侧的山东中医学院,山东工学院、山东师范学院和一系列教育基地、大专院校的建立,又为药市会增加了重要的科学和人文的色彩。如虎添翼,济南的药市会火了,成为中国东部商贾物资的交流重镇,其实在这个层面上看,药市会,就不仅仅是药材物资的交流了。
加上药市会文化西路,从山水沟往东到航校,乃至山东师范学院这一段,地形地貌上基本上是步步高,很多厂家都看中了这一点,期盼他们的生意如芝麻开花——节节高,因此很多店舖摊位,都选择了朝山街再往东的地段,也因此带动了这一代的生意繁荣,反过来亦为这一带的居民生活带来了方便,尤其保障了圩子墙外新开发教育文化界人士的各种需求,一举数得,乐而尽为。

昔时老济南的药市会

由于药市会是中国华东地区最大的物资交流中心,慢慢的形成了后来类似“广交会”或“温州小商品交易中心”的性质,所以实际上,在我小时候的药市会,从圩子墙齐鲁大学往西一点儿,也就是文化厅幼儿园门口,商家就开始摆摊了,尽管正规的免费入场是在山水沟黎明坝开始。
恭逢其盛,笔者在这里说说小时候济南药市会自己的所见所闻,以飨读者。
五六十年前的山水沟两侧,有很多竹木产业的手工业作坊,如济南梳子社、篦子社、旋木社和济南竹木工业公司等;在山东工学院对面是济南最大的木器二厂,在朝山街南北段有济南木器家具厂,还有大大小小的各种木製品的作坊,这为药市会的搭台建棚奠定了搭棚架屋的基础, 毕竟取材用工便利啊。
一般药市会在4月初开始,会期10-15天左右。
三月下旬,药市会上摊位的搭架建棚就在文化西路两侧开始了。
得益于上文提到的这些竹木工业社的支持,他们有木料,尤其是首先用杉槹 (济南话读sha gao),   搭起摊位的骨架,外面围上秫秸杆编织的草蓆,有顶,三面围起,一面开门,便是当街迎客的门面,这是药市会的主流,在重要的地方,还搭建了舞台,供济南市一些文艺团体表演使用,民众可免费观赏。
当然对于孩子们来说,我们期盼的是耍猴的,买画的,摔角耍大刀的,有些马戏团,变戏法和演杂技的,都在临时搭起的布棚裡演出,最出彩的是飞簷走壁表演,需要买票观赏,当然还有看皮影戏,和看拉洋片的。
拉洋片,是一个长方形的扁木箱子,支在架子上,箱子上有锣鼓,木箱前面有两对对目镜,一次可以供两个人通过目镜观看,拉洋片的人敲著锣鼓点,一边唱著:
“往裡边看来,往裡面观, 金门大桥哎,就在那裡边,
      美国金山被大海分了啊,一座大桥,那就连接两端,
      连结两端,啊……….” 
一片西洋景儿看完了,拉洋片的人拉绳子再换成另外一个画面,换片要拉绳子,看得又都是西洋景儿,故称“拉洋片”。

旧时代的拉洋片

由于小时侯住在南新街,小学又是山医附小,山医附小就在山水沟南侧,和药市会隔沟相望,也算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吧,加上我们有很多同学住在附近,如住在广智院街的昌亮,平美,住在三和街朝山街一带的李涛,卢正,心海,民华,李春和中医学院的弟子王学官等,所以我们经常结伴,放学之后在药市会上玩耍。跑够了,玩累了,就去同学家喝碗水,蹭点儿小吃。
记得去的最多的是张昌亮同学家,他住在广智院街东头,就在山水沟的西侧不远的地方,他个子高,就像一个老大哥,白白的脸庞,大大的眼睛,对我们这些小弟呵护有加,更重要的是他从小学开始就收集各种谚语箴言,而且有一个本子详细纪录,如“山外有山,人外有人”“骄傲使人落后,谦虚使人进步”,还有“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等等,这些我都是从亮学长那裡获得的,只是不知道他的小本子是否还在,如果在也应该称为珍贵的纪录了吧。昌亮兄看到我的拙文特别给我发来微信,非常精“看到您的文章,勾起儿时记忆,我就住在广智院街东头,山水沟南头,药市会的西头,我在家里就能听见药市会大棚里唱戏的声音。”想来昌亮兄真是“近市楼台先得声了”。
李涛同窗是我们这批小伙伴中的书画艺术家,他和卢正一样,为人正直,坦承热情,我和涛兄50多年没有见面联繫,好在最近通过微信联系上了,仍然是“涛声依旧”。我们建了山医附小群,他还是那样,一颗童心,真诚,善良,有爱,感恩,不同的是他的草书,大见成功,独具一格,画作更是炉火纯青,这裡展示一下他的作品,正是应了一句话,字如其人。
山医附小学兄好友李涛先生书法作品
4月中下旬,济南的药市会快要结束了,不几日,就到了端午节。端午节的习俗就是吃粽子,喝黄酒,划龙船,对我们孩子们来说,最重要的是,莫过于向往配带具有特殊中草药香味的香囊。
而这种香囊,正是昔日里济南药市会民众们最喜爱、药市会上卖得最好的中草药商品。

中药香囊

还没走到卖香囊的摊位,一种浓郁香醇的,含有冰片薄荷以及中草药特有的芳香扑面而来。据说有十几种中草药混合,经过匠人们制作的香囊,有避邪驱虫拒瘟防疫的独特作用,况且配挂在身上的香囊袋,更是各有千秋。记得奶奶就存有我们“济南志成制线社”丝织的香囊,配上五颜六色的花边,香囊袋本身就是一件手工工艺品,那时候有时间,我帮奶奶挎个篮子,篮子裡装上各种各样的丝织品,到药市会上去展示。
说到香囊,不能不提及我一位住在上新街李姓同学,据说他的的祖父,是民国初年,在西门外南关一带有名的乐善好施的绅士,他最拿手的的绝技,就是用冰片和其他草药混合治疗牙疼。他配制白色小纸袋,作为施药(又称舍药),一年一天,免费分发,香味更浓,疗效更好;据说是加大了冰片的比例,把“不是病,疼起来没有命”的牙疼,经过他的舍药处理病疼全消,高手确在民间。
中国科学家发现的青蒿素治疗疟疾,已经取得了不起的成就,屠呦呦因爲这一重大的科学发现而获得了诺贝尔奬。中草药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在这次防疫抗疫中,中草药又一次显示了应有的作用。故此又想起了济南的药市会,和药市会上的香囊。
毕竟,话回转来说,济南的药市会,全称为“济南市药材物资交流大会”,其实药市会,不仅仅是大宗中草药的买与卖,更重要的是各国民众的相互交往,中草药知识的交流。期盼著新世纪的济南药材物资交流大会能够重新佈局,启动开张!
感谢学长李涛以及各位老乡朋友支持鼓励提供照片。
(0)

相关推荐

  • 济南药山,金龙腾飞!

    济南药山,金龙腾飞!

  • 济南有众多特产中药被写进医书 很多你可能叫不上名字

    1894年的日本人所绘的济南图,图中把东阿县城也圈起来,是因为它在当代为平阴县东阿镇. 济南地处泰山之阴.济水(黄河)之南,是中华文明发祥地的核心区域. 考古发现,从后李.大汶口文化-龙山.岳石文化都 ...

  • 【分享】登药灵山!

    2019.03.09周六,昆明走进自然户外周末活动日,今天活动地选择在嵩明小新街镇的药灵山--登顶药灵山! 由于火车提速时刻表的改时,心想今天赶火车人员可能来的少.

  • 图说济南老街老巷,走遍这些地方你会成为老济南!

    "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 ...

  • 老济南的四大鲁菜馆

    旧时济南最有名的四大鲁菜馆是: 汇泉楼.燕喜堂.聚丰德.便宜坊. 老字号饭店有:春江饭店.崔义清鲁菜馆.特色餐厅:鲁西南风味楼.舜泉楼.城南往事:规模较大的餐厅:鱼翅皇宫大酒店.鹊华居. 鲁菜,是起源 ...

  • 美食推荐:老济南荷香鸡、酥炸开边刁子鱼、豆花煨牛腩制作方法

    老济南荷香鸡 此菜荷香味特别浓,秘诀在于两点: 首先,土鸡要先裹紧荷叶,再入自制老卤卤制,此卤只添料不更换,用的时间越久,卤水中的荷香味就会越浓. 其次,卤好的土鸡还要放入锅中,加荷叶.白糖.花生壳熏 ...

  • 老济南荷香鸡这道荷香鸡是四合院的招牌,桌...

    老济南荷香鸡 这道荷香鸡是四合院的招牌,桌桌必点,有许多客人吃完后还会买上几只打包.此菜荷香味特别浓,秘诀在于两点:首先,土鸡要先裹紧荷叶,再入自制老卤卤制,此卤只添料不更换,用的时间越久,卤水中的荷 ...

  • 老济南,洋火

    原创老济南文化传承者2021-03-15 05:59:11 作者:楚志洪 记得小时候,经常看到和听到换洋火的身影和吆喝声.他们有的用扁担挑着两个用树条编织成的圆形浅筐子,有的推独轮车,还有的背个麻袋, ...

  • 卧虎藏龙的老济南,躲在小巷里的油旋张

    油旋儿是济南当地名小吃,一种巴掌大梨涡状的油饼,外皮酥脆,内里软嫩,被油煎成金黄色. 油旋张是济南为数不多还在制作传统油旋的老店,很小很小的临街店面,摆着三四张桌子,墙上挂满了电视台采访和" ...

  • 老柯头的那些个事儿 / 陈之耶

    老柯头的那些个事儿                               [ 图文 /陈之耶]       [柯有庆老人遗像.]       在我的世界里,你并没有完全离开,很多年后,你依旧让我 ...

  • 怀念老济南人记忆里的那些大商场

     "昨日像那东流水,离我远去不可留".这些年,受城市规划(多中心).电商(网购).市民生活方式转变,以及自身经营理念等因素的影响,济南许多传统大商场纷纷关门停业.本期,我们为您盘点 ...

  • 老济南剪子巷此名,是因长得像剪子还是主营卖剪子?

    剪子巷在济南西门外路南,位于趵突泉公园北部西侧,是一条南北走向的街道. 巷子南端的花墙子街与趵突泉"三股水"隔墙相望,人们通过剪子巷在花墙子街上行走,便能听到趵突泉公园内清脆的泉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