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涛画松!读你千遍也不厌倦!!
石涛 松荫论道图
石涛对画松有着特殊的偏爱。据考证,石涛画的松树,得法于黄山,大致有两种画法:其一,是平坡之松,松干多挺直,松针较宽,短促出笔略带圆弧形,六七笔成一组,具自然生态之趣;其二,悬崖高山之松,松干多以斜出取势,盘曲瘦硬,松针细长刚劲,用墨干而浓,给人以苍劲畸形之感,多得益于黄山。
石涛 松竹图
石涛 苍松秋色
石涛 苍松
石涛 松梅图 1676年作
题识:江村磊落相知少,老干苍虬雪未消。玉萼将开春乍晓,一生风韵见清标。丙辰写寄扆凝先生老道翁正。清湘石涛济。钤印:济山僧、清湘石涛
石涛此图,以极生纸作,故淋漓排奡,有一挥而就的酣畅之感。因恰当运用了晕化,故墨气润泽而极尽变化,是情韵兼长的作品。丙辰为康熙十五年,石涛三十五岁,正是中年力学,画名昭著的时候。此石涛《松梅图》曾经张大千、徐伯郊收藏。
石涛 松下高士
石涛 自写种松小像 1678年作
石涛 看松露滴身 1702年作
题识:欲破君家砚,老夫不敢当。矫龙余墨澥,吼瀑接书庄。衣露非常湿,擎云久变苍。有时连石醉,无意补天荒,调远何如野,松流不计香。年年倾耳达,摠不老诗狂。时壬午孟冬写得看松露滴身。清湘阿长。钤印:梦董生、零丁老人、清湘石涛、搜尽奇峰打草稿
此幅1702年所作,系写杜甫《东屯北崦》颈联“步壑风吹面,看松露滴身”诗意。
石涛似乎对以画笔表现杜甫诗意极有会心,也似极有所成。其作中多见,如《杜甫诗意图八开册》、《独树老夫家》等,他似乎又极为偏爱松,两岸故宫及南京、沈阳等地博物馆藏石涛作品,如《种松图》、《松窗读易图》等。不过,写杜诗诗意又以松之题材的,恐怕此幅是仅见的。
石涛 剩水残山
《剩水残山》无论笔墨技法,还是画中意境,都是石涛精心之作。
这幅画的布局精巧,以色补墨,淡赭渲染,把深秋的凉意和萧瑟都展露无遗。
画面中虬松交枝错叶,穿插有致,自右下方拔地而起,延伸到画面的中间部分,三颗松树前实后虚,笔墨层次分明。
石涛 狂壑晴岚图 南京博物馆藏
石涛在驾驭笔墨方面有一种非凡的表现力,无拘于既有的规范、绳墨,而一任情感倾泻,横竖涂抹,逶迤成章。枯湿浓淡兼施并发,颇尽笔墨变化之能事。
无论是画树还是画石,行笔拙厚而酣畅。枯笔使用后,往往继之湿笔润泽,使水墨交融、顿生韵味。皴点并用,更使此画独具一格。此画应了郑板桥的评价:“石涛画法,千变万化,离奇苍古而又能细秀妥贴,比之八大山人殆有过之无不及。”
石涛 山水
石涛 山水
石涛 松风涧水图
石涛 松山茅屋
石涛 黄山紫玉屏图
目前三个班的政策是,一次交费学会为止,成绩优异者为《典墨轩书画艺术工作室特聘画家》并在公众号及互联网各大网站宣传(百度、搜狐、网易、今日头条等)提升知名度。了解详情点击下方链接↓
石涛 松下高士
石涛 西山倚仗图
石涛 山水
石涛 山水
石涛 松壑听泉图 1684年作
款识:吴道子始见张僧繇画,曰:浪得名耳。已而坐卧其下,三日不能去。欧公云:古画画意不画形,忘形得意,知者寡。数行墨迹,灪灪芊芊,学问文章之气,当不令聋子抹煞。甲子新秋,清湘瞎尊者济识于秦淮枝下。铃印:瞎尊者、前而龙眠济、老涛、保养太和
康熙二十三年甲子,满怀才情的石涛得到康熙皇帝召见而踌躇满志意气风发。这幅上方盖有他接驾时蒙恩赐给的“保养太和”印的巨幅杰作正是画于此时。
此图以浓墨勾皴山石后用淡墨积染而成。山石嶙峋耸立,直插云霄。近处山头更有古松几株,有直有曲,皆作盘虬铁盖之状。一条溪流蜿蜒曲折出于岩后,至画面左下角化为一瀑,飞流直下,激起水雾氤氲。溪上岸石上,一老翁临渊俯视,凝神侧耳,似听水声潺湲,极尽高旷之志。周山杂木茂密,相拥而簇。后景山峰由绵亘而至峭拔,云海弥漫,皆只见峰头森列。全图构思奇诡,笔墨于浑然苍茫中透露俏丽清新。
石涛 陶诗採菊图轴 1671年作 故宫博物院藏
题识:採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辛亥九日写为老道翁词文粲,粤山石涛济。钤印:济山僧(白)、老涛(朱)、意入不由(白)
此为石涛在宣城时期少有的大幅作品,取陶渊明诗句为题,主要表现风景,突出松树和山峯,除了“採菊束篱下,悠然见南山”之外,也有“三径就荒,松菊犹存”之意。
松树的造型很特别,松针向上成柱状,有些怪异。坡石山峯用长绕条勾皴,人物置于中景,綫点题意而已。
石涛《松荫研读图》1671年作
《松荫研读图》是石涛上人的精品画卷,是其35岁时的作品。
张大千在本图的右下角上的题跋写道:“此清湘未流寓邗江(宣城)时所作,其年约当四十左右,为康熙初年也,梅瞿山与清湘江交最契,每游黄山必邀在其家,故其作画多似清湘,此幅可证也。乙卯冬孟,大千张爰拜题。”
石涛 云山秋晓图
石涛 罗汉图
石涛 寒泉云深图
石涛 松泉幽居
石涛 深谷风雨过
石涛 游华阳山图 上海博物馆藏
题诗:一峰剥尽一峰环,折径崎岖绕碧湍。咫尺诸天开树杪,潆回万壑起眉端。飞梁石引烟光度,负担人从鸟道看。拟欲寻源最深处,流云缥缈隐仙坛。
石涛 湖山垂钓图
石涛 松下高士图
(声明:传播收藏知识为宗旨,本文来源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之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