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学堂】写作诗词的二十八种对仗方法 2024-07-31 07:50:48 诗词学堂写作诗词的二十八种对仗方法 对仗是中国楹联最根本的特征,何为对仗?古人谓之“实对实,虚对虚”、“有无虚与实,死活兼重轻”(《缥湘对类》)。今人则总结为“六要素说”。然而,这只是理论上的清规戒律,在实际对联创作中,其对仗却是千变万化、异彩纷呈的。当然,万变不离其宗,“对仗”的核心原则总是贯串其中。否则,无以名之对联。对联有多少种对仗方式?古今有很多人从不同角度提出过种种模式,如“工对、宽对、借对、自对、蹉 对”等等,大多已约定俗成。本文试从格律、联意、内容、语体、句式等几方面概括总结一下各种主要的对仗方式。格律论对每一种格律体文学(又谓韵文)皆有其严格格律。对联的格律即为“对仗”,即“六相”,字数相等、词类相当、结构相应、节奏相同、平仄相谐、意义相关。根据对仗的宽严程度,可分为工对、宽对、失对三种。工对工对也就是严对,要求严格遵守对仗的“六相”原则,尤其是词类相当、结构相应、节奏相同三个基本原则。特别是词类对仗,要求所对仗的词属于同一小类。在我国传统的诗联创作中,词可划分为28小类。即“天文类、地理类、时令类、宫室类、器物类、 衣饰类、饮食类、文具类、文学类、植物类、动物类、形体类、人事类、人伦类、代名类、方位类、数目类、颜色类、干支类、人名类、地名类、同义连用字类(如 “格调”)、反义连用字类(如古今)、连绵字类、重叠字类、副词类、连介词类、助词类。试看福建福州小西湖一联:“桑柘几家湖上社;芙蓉十里水边城。”“桑柘”、“芙蓉”同属植物类,“几”与“十”同属数词类,“湖”与“水”同属“地理类”,“上”与“边”同属方位类,“社”与“城”同属宫室类,诚工对也。小类相对中,数目、体形、颜色、方位更是自成一格。见下:数目对:“一诗二表三分鼎;万古千秋五丈原。”(五丈原联)体形对:“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岳阳楼联)颜色对:“莫到街头寻白雪;应知室内有红颜。”(作者自撰联)方位对:“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相对仗的词是相邻的小类,也认为属工对。王力在《汉语诗律学》中把用于工对的相邻小类分为二十种,分别是“天文对地理、天文对时令、地理对宫室、宫室对器物、器物对衣饰、器物对文具、衣饰对饮食、文具对文学、植物对动物、形体对人事、人伦对代名、疑问代词对副词、方位对数目、数目对颜色、人名对地名、同义字对反义字、同义字对连绵字、副词对连介词、连介词对助词。”兹举岳阳楼一联:“杜老乾坤今日眼;范公忧乐古人心。”此联中,“乾坤”对“忧乐”系同义字类对反义字类,也觉工稳。此外,工对还有几种权变方式,一是自对,一是借对,三是蹉对,于第二部分“变格论对”中叙述。对联尽力求工,但求工太过,走上反面,形成同义反复,则是作联之大忌。诗联学中称之为“合掌对”。如下一联:“长空展翅;广宇翔云。”长空,即广宇也。展翅,亦翔云也。八个字中,四个字乃白用矣!合掌!不成联对!宽对相对于工对而言,对仗的要求可适当放宽,古今楹联作品,以宽对为主,因为刻意求工,往往因词害意,步入形式主义。因此,高明的联家往往是顺其自然,能工则工,难工则宽。宽对有如下几种情况:一是相同的词性即可以对仗,不必再分小类。二是不同词性的词只要具有相同的语法功能,亦可对仗。如北京古藤书屋一 联:“一庭芳草围新绿;十亩藤花落古香。”“芳”为形容词,“藤”则为名词。但同是修饰后面的形容词,对亦可也。宽对情况之三是上下联语法结构有异。如董必武挽谢觉哉联:“长征老战士;文革病诗人。”上联为偏正结构,下联则为动宾结构(使诗人病),但字面对仗还是工整,并无失对之嫌。情况之四为同字对仗。工对忌重字,宽对则不避。最典型的莫过于岳阳楼一联:“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天下”二字完全重复。但用在这里似乎并不使人感觉重复。而且感受到一种特别的气势。情况之五为局部不对。如集毛泽东、周恩来诗(词)句一联:“不到长城非好汉;难酬蹈海亦英雄。”全联仅有“长”与“蹈”不对,作为一副集联,也算难能可贵的了。失对上下联全体或部分完全不符合对仗规则的,即为“失对”。全联完全失对者,自然不算是对联,而部分失对者,则称之为“病联”。古今联坛,“失对”与“病联”可以说比比皆是,甚至在一些名家名联中也并不罕见。如佚名题乌江项王祠联:“司马迁本汉臣,本纪一篇,不信史官无曲笔;杜师雄真豪士,临祠大哭,至今草木有余悲。”联中“本纪一篇”与“临祠大哭”,全不对仗,是典型的“失对”。变格论对任何格律都不是铁板一块,否则就会束缚实际创作。对联的对仗也存在一些权变,可称之为变格对仗。“变格”的出现丰富和发展了对联的对仗技巧。变格对仗主要有借对、自对和蹉对等。借对在使用某个字词的甲相时,又借用该字词的乙相来与另一个字词相对。借对又谓之“假对”。借对分为如下几种:借音对:“曾经沧海千重浪;又上黄河一道桥。”其中“沧”借其同音“苍”对“黄”。借形对:昆明五华书院联:“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卿云烂兮,糺缦缦兮。”“景行行止”原本节奏应为“景行——行止”,这里借其“景行行——止”外形与“糺缦 缦兮”对仗。借声对:某地孔庙联:“德配天地;道冠古今。”其中“冠”应读仄声,此处借其平声(guān)对仄声“配”。五是借通假字对。方尔谦贺女儿婚 联:“两小无猜,两个古泉先下定;万方多难,三杯淡酒便成婚。”“泉”通“钱”。这里不用“钱”而用“泉”,无疑是借其通假字与“酒”对仗。自对自对,亦称“当句对”、“就句对”、“边对”,即“于一句中自行对偶。”这种对法起源于唐代的诗文创作,后在对联中逐渐使用开来。从对仗的字数上看,有单字自对与非单字自对,前者如:“正邪自古同冰炭;毁誉如今辨伪真。”此为杭洲西湖岳墓联。“正”与“邪”,“冰”与“炭”,“毁”与“誉”,“伪”与“真”皆单字自对。非单字自对如:“横空出世;继往开来。”上 联为偏正结构,下联则为动宾结构(使诗人病),但字面对仗还是工整,并无失对之嫌。情况之四为同字对仗。工对忌重字,宽对则不避。最典型的莫过于岳阳楼一 联: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天下”二字完全重复。但用在这里似乎并不使人感觉重复。而且感受到一种特别的气势。情况之五为局部不对。如集毛泽东、周恩来诗(词)句一联:不到长城非好汉;难酬蹈海亦英雄。全联仅有“长”与“蹈”不对,作为一副集联,也算难能可贵的了。自对中,有的是既联内自对,又上下联彼此相对。如上面两副例联。有的则仅仅是联内自对,上、下联之间却并不对仗。这种情况不能认为是“失对”。王力在《汉语诗律学》中说:“如果上联句中自对,则下联也只须句中自对,上联与下联之间不必求工。”又说:“甚至上联和下联之间完全不像对仗,只要句中自对是一种自对,全联也可以认为是工对了。”如下一副集《兰亭序》联,就是这样一副自对联:流水长亭,春风静宇;幽兰一室,修竹万山。自对格式十分复杂,有人罗列出数十数类型。这里另介绍三种特殊的自对句型:虾须对。上下联各有三句。前两句自对。举例略。燕尾对。上下联各有三句。后两句自对。举例略。鼎足对。上下联各有三句。三句皆自对,如某人自题联:三分水,二分竹,一分屋;前听钟,后听笛,里听书。蹉对《辞源》:“蹉对,诗歌对仗中对应位置不同,参差为对。”亦称“交股对”。蹉对见于诗歌,也见于对联。如吉林北山公园旷观亭联:“登高远望,四面云山,千家烟树;长啸临风,一川星月,万里江天。”“登高远望”与“长啸临风”对角线位置交叉成对,即“登高”对“临风”,“远望”对“长啸”。现今联家已很少使用“蹉对”。三、联意论对一副对联由上、下联两部分组成。从上、下联联意的相互关系看,存在着并立、对立、顺连三种方式。人们习惯称之为正对、反对、串对。正对上下两联,角度不同,意思互相补充,内容相似或相关。如毕沅题岳阳楼联:湘灵瑟,吕仙杯,坐揽云涛人宛在; 子美诗,希文笔,笑题雪璧我重来。“上联写两位传说中的神仙美眷,下联则写两位诗哲文豪。互相映衬。反对上下两联,一正一反,意思互相映衬。最著名的反对联应是清代徐氏女题西湖岳飞墓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上联之褒,荣于华衮;下联之贬,严于斧钺。对比尖锐,爱憎分明,产生了巨大的艺术感染力。较长联中使用反对的如:“上官吏彼何人?三户仅存,忍使忠良殄瘁;太史公真知己,千秋定论,能教日月争光。”这是汨罗屈子祠一联,写的也是奸贤两种人的对比。上官大夫靳尚陷害屈原,而司马迁则高度推崇屈原,《史记》谓之“虽与日月争光可也”。串对又名“流水对”,上、下联意思顺连,在语法上形成一个复句,构成连贯、递进、转折、选 择、假设、目的等复合关系。格言联如:“欲知千古事;须读五车书。”集杜甫诗联:“读书破万卷;落笔超群英。”皆是典型的“流水对”。关于正对、反对、串对,刘勰《文心雕龙;丽辞》中说:“反对为优,正对为劣”,长期被奉为金科玉律,实则是片面之论。四、内容论对 从对联的内容看,不外乎一是材料事实,二是观点情感。古人谓之言对与事对。言对言对,指建言立论的对联作品。类别包括言志联、题赠联、说理联等,侧重于用抽象的思想与言辞,表达某种情感和见解。如清方子云自题联:“目中自谓空千古;海外谁知更九州。”俞樾集《纪太山铭集》云:“观五岳而知众山小;凡百川咸于大海归。”事对选取重要的材料和准确的史实作联,以事对事。“夏鼎商彝,秦碑汉瓦;刘略班艺,贾策扬经。”这是一副概述我国古代优秀历史文化的对联,是典型的事对。有的事对在其叙事描述中暗含某种情感志向。如左宗棠自题联:“文章西汉两司马;经济南阳一卧龙。”五、句式论对联分上、下(联),贴于楹柱则谓之左、右。上、下联的句式可以分为三种。每边一句者,谓单句对。每边二句者,谓双句对。二句以上则谓多句对。单句对单句对多为四字联、五字联、六字联、七字联。其中五、七言最多。也有八字联。如杭州飞来峰联:“飞峰一动不如一静;念佛求人不如求己。”九字、十字乃至十一字、十二字、十三字的单句对极为罕见。九字联如:“天下断无易处之境遇;人间哪有空闲的光阴。”(曾国藩)十字联如“李谪仙欲以千金裘换酒;陶彭泽不为五斗米折腰。”十三字联如:“奈何铁马金戈仅争得偏 安局面;至今山光水色犹照见一片丹心。”(西湖岳王坟联)双句对双句对可分为两种,一是整齐双句对,最常见的是“四、四”句式。如汉阳俞伯牙琴台联:“志在高山,志在流水; 一 客荷樵,一客听琴。”也有“三、三”句、“五、五”句式、“六、六”及“七、七”句式的。如:集芙蓉以为裳,又树惠之百亩;帅云霓而来御,将往观乎四荒。此 为郭沫若题汨罗屈子祠联。“六、六”句式。与整齐双句对相反的参差双句对。句式繁多,最常见的“四、七”句式与“七、四”句式。举例从略。在双句对中,若 非自对,便必是“一、三句”对仗与“二、四句”对仗,即隔句对仗。这种对仗俗称“扇对”、“开门对”。多句对多句对以三句对居多,还有四句对、五句对、六句对、七句对,乃至更多。余德泉教授《对联格律对联谱》对此进入了深入研究。他例举的最高多句对为每边二十五句者,即蔡千军拟题月亮岛望江楼联。五、语体论对对联的语体,可分为两大类。一是韵文体,一是散文体。从语体看对仗,可分为韵文对与散文对。韵文对韵文,又可称古典格律体文学,包括诗、词、曲、赋、骈体文等。以韵文句式、语体入对,在对联中占主要的比重。韵文入对主要又有如下几种情况:律句型:五、七言工对几乎都是律句型。“辽海吞边月;长城锁乱云。”(居庸关联)“悲欢聚散一杯酒;南北东西万里程。”(敦煌阳关联)这些对联既是联又象格律诗。律句型还包括由五、七言律句复合成的较长联。“五、七”句式的如:造物忌多才,龙凤岂容归一室;先生如不死,江山未必许三分。此为湖北蒲坼凤雏庵联。“五、五”句式如杭州适园一联:“似入万重山,不离三亩地;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如桃花园一联:“洞辟几时?问桃花而不语;亭蹲一角,对潭水以怀情。”骈律混合句型:最典型的“七、四”句式与“四、七”句式。这两种骈律混合句型在联语中举不胜举。前者如解缙对人联:天作棋盘星作子,谁人能下?地为琵琶路为弦,哪个敢弹。后者可举解缙的另一副咏芦竹名作: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散文对散文对又可分为两种,古文对与白话文对。清代俞樾喜以古文句式入联,不工而化,登峰造极。无独有偶。近代陶行知则喜以白话口语入联,通俗易懂。俞联如:生无补乎时,死无关乎数。辛辛苦苦,著二百五十余卷书,流布四方,是亦足矣;仰不愧于天,俯不愧于人。浩浩落落,数半生三十多年事,放怀一笑,吾其归欤!羊角对羊角对,诗钟之谓也。亦称“十四字诗”、“雕玉双联”、“折枝诗”等,诗钟乃命题作对,一曰分咏,上下联分别吟咏两种事物,往往是绝不相关的两种事物。二曰嵌字,随意取两字,分嵌上、下联中。诗钟,尤其是分咏体诗钟,不能认为是正格的对联。就象“无情对”一样,对而不联。如:难凭只手擎南宋;能使双眸复大明。上联咏文天祥,下联咏眼镜,可谓风马牛不相及。而形式上字字可对。又举一副讽刺李鸿章的诗钟:举世共推和事老;大家都是过来人。上联是说李氏,下联则谓“女?”。令人喷饭。无情对“无情对”可能起源于明代。冯梦龙《古今谭概》卷二十九“谈笑部,随口对”中一联:“庭前花始放;阁下李先生。”李先生即李东阳。此联字面对仗,而内容互不关联。这就是无情对的特点,而且内容愈相去万里,便愈成佳作。以清代“张之洞”入对的无情对也极富趣味:张之洞;陶然亭。“无情对”多属文字游戏,也有包含深刻内容的创作。如讽李鸿章联:杨三已死无京丑;李二先生是汉奸。拙形对和“无情对”相反,字面不怎么对,而内容有绝妙可对 处。此类对仗十分罕见,但确有此类对联。相传明代哲学家陈琛少时,其父老友出联云:“老虎”,小陈琛对曰:“海蜇”。老世伯谓其不对。小陈琛辩解说:“'老虎’乃'山君’,'海蜇’称'水母’,'水母’对'山君’,不对吗?”老世伯顿时语塞。《中国楹联报》上曾有作者撰文介绍说:清代咸丰年间,有人举 “墨”字求对。不少人以“笔、纸、砚、书”等字去对,均不见佳。只有一人以“泉”字应对,被公推为最佳下联,流传至今。这副一字联写出来就是:墨;泉。单从词类上看,以“笔、纸、砚”等对“墨”似无不可。因为它们同属“文房四宝”。但以“泉”字应对却打破了固有的应对思维模式。它在字的“组成”上巧做文章。“墨”者,“黑土”也;而“泉”者,“白水”也。“白水”恰可与“黑土”构成工对。以“泉”对“墨”,妙在对中有对 ,联中有联。羊角对、无情对是对而不联,另外还有一些更特别的对联,它们是“联而不对”。既然不对,不应称为对联,但因其有意不对,故称为不对之对。不对之对虽形式不对、表面不对,而本质、内容却绝妙可对,令人拍案叫绝。不对之对有如下几种类型。少字对即故作字数不等。如讽袁联:袁世凯千古; 中华民国万岁。意谓袁世凯对不起中华民国。同字对上下联全部重字。相传清朝纪晓岚曾送给一 个铁匠一副一言联:酉:酉:上联是个“酉”字,下联还是“酉”字,而且这“酉”字怎么说也与打铁无关。铁匠自然不明所以。纪晓岚解释道:“上联正看,是你的打铁砧;下联横过来看,是你的风箱”,铁匠这才恍然大悟。徐渭有一联,见于清代李伯元《南亭四话》:好读书不好读书;好读书不好读书。怎么回事?上下联 都一样?确实,上下联字字雷同,完全一样,但上下联又不一样。上联说:好(hǎo)读书不好(hào)读书。下联说:好(hào)读书不好(hǎo)读 书。对联意思很明白:年轻时耳聪目明,精力充沛,正是好好读书的时候,却不爱好读书;到老了,想读点书,却耳聋眼花,体力不支,不能好好读书了。缺字对《一夕话》载旧时一知府与一童子的对句:“童子六七人,毋如尔狡;太守二千石,莫若尔x。”下联童子故意留一个字不说,知府问是何字。童子云:“给我赏钱,则是'廉’字,不给则为'贪’字。”有的缺字故意用“?”代替。算式联:1999年3月19日,著名数学家陈景润先生去世,享年仅63岁。为纪念这位大师,有人作了如下一副“算式联”:1+2;7×9。上下联均为算式。上联“1+2”,是指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命题。这是陈景润以毕生精力攻克的一个世界数学难题。这个“1+2”,早已成陈景润先生的象征。下联“7×9”,七九六十三,既表明他的享年,同时也是痛悼大师英年早逝。外文字母联联语中插入外文字母,以表达中文不能表达或不易表达的意义。尚没有看到全部为外文字母的对联。笔者所见,有一副半外文字母联,说的是民国时期,某地一位数学教师因工作劳累过度病死,留下一家老小,状况十分可怜。同校一位英语教师,作了这样一副对联:为XYZ送了君命;叫WFS依靠何人?上联的“XYZ”,是数学中常用的未知数符号。这里借指数学。继而借指数学教学工作。下联“WFS”分别是英语单词“Wife(妻子)、father(父亲)和son(儿子)”第一个字母。倒字对据季世昌、朱净之《中国楹联学》等多本联书载:1931年日军大举侵华的“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举国愤慨。有人愤而为死难烈士写下一副仅两字的奇特挽联:死;生。(倒写)上联是一“死”字,下联则是一个倒写的“生”字。全联意思是:宁可站着死,也不倒着生!无字对在民间,有一种奇特的“无字对”。它多用于春联,只贴两张红张,纸上不写一字,也没有其它任何符号,取一年平安无事之意。哑对又叫无音联,指用手势演示事物的形象特征来表达联意,而不用语言文字说出或写出,双方意会而不言传,心照不宣。历史上最有趣的一副哑联,是苏东坡和他的好友佛印和尚合做。说的是苏东坡谪贬黄州,一日与佛印泛舟长江。二人酒过三巡,佛印向东坡索句。东坡从舟中走到舟边,叫了一声佛印,随即用手往左一指,笑而不语,佛印循着所指方向望去,只见岸上有只大黄狗正在啃骨头。佛印心有所悟,呵呵一笑,随即将自己手中题有东坡诗句的大蒲扇抛入江中。原来他们二人的动作是一副精巧的哑联。用文字写出就是:狗啃河上骨;水流东坡诗。河上骨,谐音“和尚骨”;东坡诗,谐音“东坡尸”。这当然是两人谐谑打闹之语。绝对绝对,即未获得足与匹配下联的单对。绝对一般是相对而言的。一比单对,当时无人能对,是绝对,但过了若干年,有人对上了,便不复是绝对。如清代某名士曾登四川望江楼作一上联:“ 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 同韵反复,音节谐美,允称佳句,但他苦思不得下联,抱撼而去。直到20世纪30年代,川人李洁玉,从薜涛井旁“古印月井”四字得到启发,才对出了绝妙的下联:“ 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井万年,月影万年。”清代纪昀曾谓:“天下无不可对之对。”可事实上天下确有一些巧妙单对未有佳偶。其中最著名的当属纪夫人所出,难倒一代天才纪晓岚本人的一比上联:“明月照纱窗,个个孔明诸葛亮。200多年来,许多文人墨客为此联绞尽脑汁,但一无所获。此联巧嵌诸葛亮的名与字,且联内三处自对。即“个个”对“诸”,“明”对“亮”,“孔”对“葛”,而意境优美,音韵嘹亮,出语天然。要成功应对有极大难度。有人谓此绝对乃中国对联的“哥德巴赫猜想”和“珠穆朗玛峰”,信乎!五行对对联大家对五行对的特点:按金,木,水,火,土出句,每句五个字;出句中五个字,每字各占一行,而对句中的五个字金木水火土五行位置要与对句一致。要求上下联金木水火土五行位置一致且能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的对联叫五行对联。例句:“铁杵消灰堵,银枪泻火城”上联是我看锅炉工人烧锅炉时得到的,工人用铁杵把灰堵从炉堂里拉出,这个动作启发了我。下联是看消防队员消防演习时得到的,队员用水枪来灭火。水枪为白色。以上是正格五行对的例子。五行对也有变格。请看由纪晓岚的夫人做的第一出句,纪晓岚做的第一对句。“烟锁池塘柳(小月)炮镇海城楼(纪晓岚)”因为纪晓岚的城字出律,对联大全仍将“烟锁池塘柳”列为无对对联。 本文摘于网络 赞 (0) 相关推荐 交流园地 | 楹联基础知识及和律诗联的区别II 联语 珠玑 联风诗雨承八面 博古通今揽九州 兰葆 三.结构相应.就是并列对并列.主谓对主谓.动宾对动宾.偏正对偏正--以此类推. 但是这里又有一种情况可以例外:就是当一侧句内能自对时,则 ... 绮阁诗话之二 点小蓝字加关注! 对偶.对仗与对联 像比喻.反复.排比.借代.设问.比拟.夸张等一样,对偶也是一种修辞手法,它的主要特色是词性相称(相同或相当),字数相同.上下句之间可以是两种不同的事物,也可以是同一 ... 写作诗词的二十八种对仗方法 对仗,是中国楹联最根本的特征.何为对仗?古人谓之"实对实,虚对虚"."有无虚与实,死活兼重轻"(<缥湘对类>).今人则总结为"六要素说&q ... 写诗词的二十八种对仗方法,喜欢诗词的朋友,收藏了吧 对仗是中国楹联最根本的特征,何为对仗?古人谓之"实对实,虚对虚"."有无虚与实,死活兼重轻"(<缥湘对类>).今人则总结为"六要素说&qu ... 【诗词学堂】诗词写作之对仗与押韵 诗评万象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138篇原创内容 Official Account 诗词学堂 诗词写作之对仗与押韵 诗歌是一门很古老的艺术,不但其它文学样式不能比拟,就是文字的产生历史也不见 ... 【诗词学堂】诗词对仗的九种语法关系 诗词学堂 诗词对仗的九种语法关系 诗词对仗的语法关系,常见的有九种,并列,承接,递进,转折,因果,条件,选择,假设,目的,问答,下面我分别简单的说说 1并列关系 上联与下联在意义上一致,在形式上平 ... 【诗词学堂】诗词写作之谋篇布局 诗评万象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300篇原创内容 Official Account 诗词学堂 诗词写作之谋篇布局 古典诗词的谋篇布局主要体现在情与景的组合方式上,叙事的时间顺序上,绘景的空间 ... 【诗词学堂】诗词写作之白描工笔 诗评万象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300篇原创内容 Official Account 诗词学堂 诗词写作之白描工笔 白描原是中国绘画的传统技法之一,大致接近西洋画法中的速写或素描,其特点是用简 ... 【诗词学堂】诗词常用景语、对仗词、通平通仄字 诗评万象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138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诗词学堂 诗词常用景语(一) 平沙,落雁,斜风,斜雨,斜阳,斜辉 ,翠柳,绿柳,碧柳,依依,袅袅,杳查,纤影,瘦影,消遥,孤影,残阳 ... 【诗词学堂】司空图《 二十四诗品》译文(上) 诗词学堂 司空图< 二十四诗品>译文(上) 1.雄渾 大用外腓,真體內充.反虛入渾,積健爲雄.具備萬物,橫絕太空.荒荒油雲,寥寥長風.超以象外,得其環中.持之非強,來之無窮. 华美的 ... 【诗词学堂】司空图《 二十四诗品》译文(下) 诗词学堂 司空图< 二十四诗品>译文(下) 17.委曲 登彼太行,翠繞羊腸.杳霭流玉,悠悠花香.力之於时,聲之於羌.似往已回,如幽匪藏.水理漩洑,鵬風翺翔.道不自器,與之圓方. 攀登在太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