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入门(43)太阴系统与太阴病的诱因
自2021年开始,国家从小学增设中医教育课,旨在全民普及中医药教育,为普及中医药文化,从即日开始用现代通俗语言深入浅出与大家共同学习中医药知识,使2021年前走出校园的喜欢中医药的同学补上这一课,希望通过大家共同努力,让人人都能掌握中医药文化知识,享受国家大健康产业政策红利,成为自己、家人、社会的健康管理师。也为西医学习中医及中医夯实理论基础打开了一扇方便之门。(敬请关注本头条号)
太阴病病因有三个:一是脾阳素虚或内有寒湿复感外邪,脾虚不运,寒湿内停。二是三阳病误治,伤乃脾阳,致脾虚不运,寒湿内停,或邪陷脾络,脾络不通。三是阳明泻下过度。所以太阴病的性质以脾脏的虚、寒、湿为特点。即以脾阳虚衰,寒湿内盛,运化失职,升降失常为基本病机,以腹满而吐、下利、食不下、腹痛为主要证候。
三阴系统中“阴气”最大的是太阴系统,是人体的脾系统及对应的经络。肠胃吸收消化食物的功能,依靠脾的支持才能实现。脾主运化,负责营养物质的吸收和输送到人体各个部位,是气血生化的来源,是后天之本。“胃主受纳,脾主运化”。阳明系统消化食物,需太阴系统释放能量和津液,太阴脾和阳明胃形成了阴阳对应的关系。
三阳主要是消耗阳气来实现人体的功能,三阴帮助三阳来工作。太阳系统主运化水谷精微和水液。太阴系统主管的津液的量是最大的。脾主运化、统血。人体的肌肉由脾来管理,肌肉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水分和能量对肌肉进行营养。这样的肌肉系统才能实现较好的运动和生理功能。临床上常见的消瘦、肌肉无力、肌肉瘫痪、中风等很多疾病,都可以通过增强脾胃的运化和调节功能来实现。
少阴系统主水和藏精,少阴所管的阴液的量仅次于太阴。厥阴肝系统主藏血,血是人体津液最精华部分,所以厥阴管理阴气最少。太阴、少阴、厥阴是根据五脏中主管阴液的多少来划分的。
三阴系统的运行需要调动和鼓舞阳气来实现。如果外邪攻击三阴系统会导致三阴不能正常运行,或有阴转阳的转化机制被破坏,就会出现三阴的病变。如太阴阳气损伤后,脾的运化功能和调度津液的功能会被削弱,进入肠胃的水液不能被有效利用而出现腹泻、干燥,腺体分泌各种激素不足而导致各种疾病。太阴脾的阳气虚弱还会导致水液调度不足而会累积湿邪。
太阴脾系统的经络从大脚指头的外侧起,经过腹部称“脾主大腹”凡腹部的疼痛、胀满的症候,如果不属于阳明胃病,就属于太阴脾的问题。足阳明胃和足太阴脾的经络相互连接通过腹膜,形成了阳明胃和太阴脾的表里阴阳相互作用关系。
阳明胃主受纳,太阴脾主运化,二者纳化相依。阳明胃主燥,太阴脾主湿,二者燥湿相济。在升降机制上,阳明胃主降,太阴脾主升,二者升降相依。
太阴病的诱因有三条途径:一是外邪直接入侵到太阴脾系统的经络或脾脏导致内脏阳气不足,由于内脏阳气虚弱,外寒直接侵犯脾阳出现腹痛、腹满和腹泻的病症,体质虚寒的人很容易受到外界攻击太阴脾而导致腹泻。
二是邪气由其他经络和系统传递而来。太阳防御外邪的功能由阳明来支撑实现,而阳明胃是在太阴脾的支持和调度下实现的。如果外邪攻击太阳系统,化热、化燥则影响阳明胃的运作,化寒则直接损伤太阴脾的阳气。假如原本是太阳病,如果误用下法,会出现腹满时痛,太阳之邪误治之后邪传太阴的情况。
少阳系统的邪气也可以传递到太阴系统。少阳的阳气在三阳中最少,如果少阳的阳气抗邪不利邪气就有可能由阳入阴,由少阳传太阴,虽然伤寒论没有表述少阳之邪传太阴。但治疗少阳病的主方“小柴胡汤”里有人参、甘草、大枣三味健脾药,提示少阳病容易传递到太阴的可能。所以在治少阳病时要先补太阴脾气,防止少阳之邪内传。
三是阳明泻下过度,如果阳明系统里热行成实证,本应用泻下的方法,但如果泻下过度,会导致脾阳脾气被伤,阳明的湿热邪气排出了体外,随后表现为下利不止,腹胀满的太阴脾虚的症候,这种现象在临床上也是可以经常看到的。
太阴病的证侯有表证、里证之分,太阴病表证是由于素具太阴体质又复感外邪发病。以脉浮、发热恶风、肢体痛楚为主要证侯特点。太阴病里证,由于体质及感邪程度不同又有里虚与里实证之分,里虚证以自利不渴为特点。里实证以腹满时痛,大实痛为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