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量投资》第28章、以中国古代哲学的智慧思考投资
第28章、以中国古代哲学的智慧思考投资
像许多前辈的思想历练过程一样,我也曾对儒学有诸多批判,但随着思想的成熟,我不再以当代的观点,臧否这些历史上的各家主张。
而是,代之以情感上的客观、方法上的还原,重新发现各家思想,当时产生的缘由和努力,并看到了它们,在历史长期发展中的合理性和进步性。
如果我们放弃现代人的身份,也不去评判各家各派思想的长短,而是假设,我们可以穿越历史,回到当时的社会环境,成为那个时代的思想家。
那么,面对当时的社会现状和变化,我们又会做何思考呢?
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度逐渐瓦解,原来的世袭贵族开始没落,周天子再无力掌控天下。
各诸侯国为了各自利益,争相求变求强,于是诸家从各自的角度,推出各种不同的主张,以适应或改变当时的现状。
在诸子百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道家、儒家和法家。
道家接受了社会的变化,认为周制已经崩坏,只有回到小国寡民,顺天道行无为,各诸侯不要争强好胜,社会百姓才会得到安宁。
儒家无法接受社会秩序的丧失,认为只有恢复礼制伦理,才能够收复已经散乱的天下人心,重新恢复社会的秩序。
法家也不能接受混乱的社会秩序,但不认为靠礼制可以恢复,而主张必须用严格的法度管理天下,社会才会进入新的稳定。
假设我们抛弃个人的成见好恶,从对当时社会问题的思想者出发,可以看到各家主张皆有其道理。
每一家看到了问题的一个方面,但又都没有看到其它方面,因此,它们之间不是对立的关系,不是非此既彼,不是崇道批儒,不是尚儒责法,也不是推法讽道。
它们是看待和解决问题的几种思路和方法,从思想和行动的角度来看,它们之间并不冲突,而是互相补充,综合起来才能够对问题更好的分析和解决。
从社会内在体系的构建来说,需要以类似儒家的一套礼制伦理,才能将天下人心收归到一套价值体系中,社会才能恢复稳定。
也即是,社会需要一个通行的价值体系,就像我们现代社会也需要以契约关系,作为价值体系的根基那样。
只是以我们今人的观点去看,儒家的礼制伦理,并不是非常好的体系而已,但在当时却是进步的。
从社会外在体系的建立来说,又需要类似法家的一套执行系统,以将通行价值体系,不是简单的停留在观念上,而能够得以在社会上实施和推行。
另一方面,对于个人来说,接受变化,不违背天道不去行危害社会和百姓之事,能无欲无为作个人修行,则是从个人角度,对社会恢复稳定和秩序的探索。
作为一个职业投资者,道家的思想,就像是我们对金融市场的认识,接受变化,不强力去预测市场、不试图去征服市场。
抛弃我们个人的看法,让自己成为无知、无欲,完全让市场代替我们的主观判断,即是顺应了天道之自然和人道之无为。
这样我们才可以发现变化、顺应变化,以万变应万变,从而在市场运行变化中,找到投资的机会。
儒家的思想,就像是我们对投资系统的构建,投资系统,即是影响投资者行为的一套标准价值体系,只有围绕这个体系,我们的投资行为才不会混乱。
对于战国后期至秦汉的社会来说,儒家思想是一种进步,它将世袭贵族专权体系彻底颠覆,让王侯和平民,都遵守相同的一套伦理价值标准。
只是两千多年后,社会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儒家价值已经不再代表进步,此时又需要适应变化的新的价值体系,这与投资者为了适应市场变化,需要调整和革新投资系统是一个思路。
法家的思想,是约束和执行,正如对中国帝制时代“外儒内法”的看法那样,只有以“法”才能维护社会的秩序。
我们投资者,也需要“外儒内法”,也即能够以“法”约束和执行我们设定的投资系统,如果没有这点,那么投资系统无法执行,只是虚设,投资操作就会像没有法的社会那样混乱了。
到了汉末时期,佛教传入中国,道家思想与之汇流形成了禅宗一脉,中国的禅宗与它派佛教最大之区别,在于修行的方法,不在苦修而是顿悟,即顿悟成佛。
仔细思索会发现,慧能禅宗思想真实的核心,乃是老子、庄子等的道家来源,于天地间无知无欲,于六尘中无染无杂,上善若水,来去自由,天道自然,自在解脱。
唐时李翰、韩愈等新儒家的学说,也是深受佛学的影响,主张以情为害,只有复归本性即复归于静和明,才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新儒家又称为道学,可见它也渗入了道家的思想,到了此时,我们已经看到儒、释、道三者的汇合。
宋时继续发展了道学的思想,朱熹论有形有象者为器,使器形成的理,即是道,也即将道学推向了理学。
这里我们会发现,朱子的这一观点似曾相似,不自觉的会想起老子所言:“当其无,有器之用”。
可见,从道家的道、道学的道到理学的理,是新儒学继续加入了道家的思想,目的是为了,从有形有象的器之中,发现客观存在的理。
明朝时王阳明的心学,认为物是我们的心之所发,格物即是我们的心之所发,要为正、为善,使我们心中的良知,能够自知而不自欺,此即是格物致知。
不过这还没有完成,接下来我们还要致知于行,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只有我们的心保持静明,不为私欲遮蔽之时,才能感悟到知与行本是一事,才是真正的知行合一。
从一个职业投资者的思想角度,禅宗不在苦修而是顿悟的思想,正如我们对投资之道的探索。
投资之道,不在于辛苦研究和每日分析,投资的修行和禅宗的修行一样,是顿悟而非苦修的。
禅道和投资,都是可悟不可修,修为求,悟为明,我们投资者只有放下求的心态,以宁静的体会和观照,才能够悟得投资之道。
唐之道学和宋之理学,是让我们意识到个人情绪的危害,也跳出投资众多表面问题的“器”,从内在的原理层面,用自己的思想重新去思考投资的“理”,也即那些客观存在的投资逻辑。
只有这样去做,我们才能,不受表面变化蒙蔽了判断,始终从内在的逻辑上,去把握我们的投资。
投资时要做到知行合一,从明之心学的思想来看,首先是格物,使我们对投资的认识与真正的市场逻辑符合。
其次是致知,使我们形成,符合投资认识的形式或系统。
最后是致知于行,将我们对投资的认识,完成于具体的投资行动中。
如果投资者出现了知行不一,要么是在格物上出现了偏差,也即未知;要么是有欲望遮蔽了知,也即未行。
综而言之,以中国古代哲学的智慧思考投资,我们投资者也即:以道认识金融市场,以儒制定投资系统,以法执行投资决策,以禅学顿悟投资之道,以理学洞悉投资逻辑,以心学通透知行合一。
这样,我们就可以博采众家之长,将道家、儒家和法家,以及禅学、理学和心学的思想,融会贯通于我们的投资中了。
通过这种跨学科的投资思索,使我对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获得更切身和更深入的体会,这也是我从投资出发,走在跨学科思索之路上感受到的喜悦。
作者/曾星智,本书连载中……
《力量投资》:寻找价值力量与金融力量的共舞
第1章、不能为赚钱失去了健康和时间
第2章、遇见投资路上的启蒙老师
第3章、资本经济时代与财富的新法则
第4章、怎样做投资才能真正富有?
第5章、看到市场的上涨状态和下跌状态
第6章、“预测思维”应被理性投资者抛弃
第7章、小心那些破产和自杀的投资者
第8章、将僵化的财富变成活的资本
第9章、我为什么果断的放弃做短线?
第10章、金融市场的复杂性与简单状态
第11章、站在月线和周线的高度看市场
第12章、忘掉投资目的,坚持做对事情
第13章、在山顶读兵法悟到的投资秘诀
第14章、市场力量的均衡与远离均衡
第15章、投资心理的正反馈与负反馈
第16章、投资是对时间和空间的双重选择
第17章、价格的极点不是行情的终点
第18章、投资靠的不是预测,而是决策
第19章、投资者的吃肉时间和割肉时间
第20章、从简单的趋势,到复杂的力量
第21章、投资理念定性,投资系统定量
第22章、赚钱的前提是先保证本金安全
第23章、在时代必然趋势中寻找投资机会
第24章、没有过去没有未来,只有现在
第25章、认清并坚守投资的能力范围
第26章、懂得等待的人,才能懂得投资
第27章、上帝赐给我的三个投资智慧
第28章、以中国古代哲学的智慧思考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