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书画创新典范人物」——邓勇

邓勇,男,四川绵阳人,出生于1962年。中国钢笔画联盟成员、中国名人名家书画院会员、中国艺术家收藏协会名誉理事、北京东方翰林书画院名誉副院长、北京当代环球书画院艺术顾问。长期从事钢笔画研究,2002年在西藏游历期间获第四届拉萨美术书法摄影展优秀奖,2004年在云南、新疆游历期间被西部书画艺术院聘为高级画师,2006年在结束游历回到家乡期间入选首届全国钢笔画展。此后入选历届全国钢笔画展,获优秀、铜、银奖若干次。目前专攻家乡文化题材的精细钢笔画,绘画特色为有故事的写实画,每幅画都写有一篇人文历史的背景散文。其作品被收入《中国美术年鉴》、《中国新钢笔画精品集》、《中国美术选集》等专辑。并被《美术报》、《美讯网》、《大公网》、《光明网》、《中华网》、《雅昌艺术网》、《人民日报》、《中国民族宗教报》、《环球艺术报》、《四川工人日报》、《绵阳日报》、《绵阳晚报》、《绵阳电视台》等媒体多次报道。

邓勇钢笔画的艺术特色

作者:徐妍

因为生活在地理地貌复杂多样,历史文化丰富多彩的四川。邓勇的作品既有极强的地域性,除少数仿古山水以外,基本都是描写省内山川风物的作品。但又绝不雷同,既有藏地高原的《雪山圣湖》,也有川西峡谷的《山涧蛙声》;既有道家圣地《云台观》,也有佛光普照的《灵泉寺》。

他还有个特殊的习惯,就是在定稿之前,先要对模特背景进行一番研究。每幅作品都写有一篇人文历史的背景散文。故,观赏他的作品不仅不会有视觉疲劳,还可通过阅读文章了解更多的、画作背后的故事。

邓勇的作品大多是黑白钢笔画,初看像是黑白照片。但与实景对比发现又不尽然。比如,以安县千佛山为模特的《蜀道绝唱》,最先吸引眼球的是一瀑轰鸣的涧流,但实景却是条干涩的沟壑,他臆造了这涧流,才使画面活了起来。再比如《天宫蝶舞》是以江油窦团山为模特的,他不仅将后面的大山全部虚化,变成大片云雾,还在峰腰留白处点缀了几只蝴蝶,让气韵流动起来,增强了窦团三峰的空灵感。纵观他的作品,其精华部分都不是实景,而是自己幻想出来的。

这种看似照片又不是照片的精细作品,是依据他自创的绘画原则得来的,这就是“构图布局无中生有,刻画细节一丝不苟。”白石老人关于国画的名言“不似为欺世,太似为媚俗,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就这样被他运用到钢笔画中了。

按照钢笔画界的分类,邓勇的作品被归于精细钢笔画类。之所以能精细到可与照片媲美,有赖于科技的发展。纳米技术的出现使制笔工艺大大提升,现在已能生产精细到极致的笔尖。包括邓勇在内的部分钢笔画人抓住这一机遇,迅速换笔。放弃了以较粗线条来表现形体和质感的传统方法。采用细短线组成不规则的小面,通过无数小面的连缀来表现形体和质感,再运用各种形态的细短线层层叠加,结合留白技法来处理颜色的深浅。

因绘画工具进步而诞生出的新技法,使邓勇这一代钢笔画人,突破了传统的,以速写为主、局限在连环画、插图及建筑绘图的旧有模式。能够画出可独立表现完整主题,其他画种无法替代的新钢笔画。

新钢笔画创造出细致入微的绘画效果,是用巨大代价换来的。由于基本线条极短极细,又没有改错机会。其创作过程相当艰难,同样尺寸的作品要付出比其他画种更多的时间。完成一幅整开作品需耗费少则数十天,长则几个月的时间。

虽然如此,邓勇还是坚持这样画,因为这画法如果用彩色墨水,也可画出与油画、水彩一样的逼真效果。既然如此,邓勇也有彩色作品获得过全国比赛奖项,为什么很少见其彩色新作呢?邓勇说,他并不排斥彩色画,有时也画些仿古山水。但按计划要先画一批反映家乡文化的作品,而黑白画更能增强历史厚重感。他计划用黑白画实景作品,用彩色画仿古作品。最终目标是想达到“实景作品古旧化、仿古作品现代化。”的艺术效果。

对于黑白画,邓勇也有他的特殊见解。他认为,自然界的色彩千差万别、千变万化,要将所有色彩绘入一幅画中,是办不到的。画家只好用最擅长的色彩作基调,各人都有选色倾向。既然如此,黑白也是一种选择。况且,黑白是国画的传统用色,在国人心中,黑是实,白是虚,运用好黑白交互,能创作出实中有虚,虚中有实,有无相生的大千世界。再说,把彩色空出来,还可增加观画者的参与意识,让观画者根据自己的想象去填补色彩。

说实话,虽然我看过邓勇的彩色画,但更喜欢他的黑白画。当看到各种细短线蜿蜒交织出山涧溪流、排列组合成坚崖飞瀑、纠缠营造出林中小道、晕染烘托出层层云雾。当这些由钢笔笔触创造的“自然现象”呈现在我面前时,感觉统一中有变化、和谐中有节奏、静谧中有韵律,美景中有文化。这种种的美好,的确令人心旷神怡。

2020年3月29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