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城2500年的苏州城,有哪些保护建筑类型
木水格调:建筑遗产保护与文化
木水格物:建筑遗产工程领域
木水格论: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的观点
| 宅第民居:最好的保护是融入日常……
古城区的控保建筑中80%以上的是宅第民居及祠堂建筑。古民居是苏州古建筑中数量最多的建筑形式,是构成苏州古城的重要组成部分。苏州古民居,缘水而筑,与水相依,置园造林,引山入水、轻巧简洁、古朴典雅、粉墙黛瓦、色彩淡雅,无不体现素雅的艺术特色。民居营造,宅主是关键,为此,不同身份的宅主包括状元、文人、官宦、商贾等,从宅第营造的习俗与风格,反映了他们不同的审美情趣,进而为民居建筑带来风采各异的人文品位。
近年来,随着一大批古民居的修缮,以政府主持修缮并鼓励民间资本积极投入的方法,使得一大批濒危的古民居重新焕发了光彩。
状元府和官宦建筑以满足状元和官宦的生存状况为首要目的,是以人为本的最直接体现,通过建筑语言传递人的生存状态和生命价值取向。
古城区现存的状元府有10座。列入市控保建筑的有:清代祖孙状元彭定求、彭启丰故居,石韫玉故居,吴廷琛故居,吴钟骏故居,洪钧祖宅和洪钧故居桂荫堂,陆肯堂及其七世孙陆润庠故宅。
苏州是名人辈出和聚居的理想场所,蒋家别墅丽夕阁、天香小筑、朴园、章太炎故居、盛宣怀故居、程小青故居等,基本上为中西合璧式的小洋房。
清末民初,受上海的影响,苏州出现一些西式住宅建筑。20世纪30年代前后,融洋式特征的海式住宅建筑,也开始在苏州出现。同时还出现少量寓有古典园林风貌的近代住宅建筑。其中较具代表性的建筑有信孚里近代建筑。位于景德路儿童医院内的荫庐是一处融西式建筑与中式园林为一体的花园别墅,占地3000余平方米。苏州的一批海式石库门里弄建筑,如梧村、承德里、久福里、同德里、同益里等,它们中的大部分成了文物保护和控制保护对象。
明清时期,从海内外各地云集苏州的商人或按照籍贯或按照行业而自发建立的一种社会组织称为会馆公所,主要是用作经商的公共空间。苏州历史上曾先后有过260多处会馆公所,苏州的会馆公所最早出现于明代万历中叶,到了清代乾隆时,发展最为鼎盛。会馆里定期举办祭祀、慈善、娱乐等活动,也作为捐款成员贮藏货品、寄宿与规范同乡或行业活动的场地。会馆按商人籍贯设置,也有按所从事的行业划分,市区控保建筑中,属于这类的,如汀州会馆、梓义公所、岭南会馆、安徽会馆、山东会馆、梨园公所、元宁公所、玉器公所、裘业公所、宣州会馆。
苏州自古宗教兴盛,明清以来寺庙道观鳞次栉比,形成了独特的宗教文化氛围,控保建筑中,属于这一类型的有:长洲县城隍庙、轩辕宫、海宏寺、报国寺、观音阁、敕建报恩禅寺、驸马府庙、外安齐王庙、瑞莲庵、关帝庙、佛慧庵、灵迹司庙、春申君庙、圆通寺、福济观、蒋侯庙、五路财神殿戏楼、玄妙观方丈殿、天宫寺、昭庆寺、宝积寺、真觉庵、元和县城隍庙、清微道院、赤阑相王庙。
西方建筑传入中国的第一个渠道是教会建筑。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各国与清政府签订的条约都规定了传教士可以进入中国内陆自由传教的条款,于是天主教与新教的传教士大批进入中国,教会建筑就在这个时期兴起。苏州最早的教堂可追溯到清顺治六年(1649)葡籍潘国光和意籍贾谊睦两教士来苏,在通关坊建造一座教堂,顺治帝题赐“钦崇天道”横匾及御碑一座。今苏州现存的宗教建筑有七苦圣母堂,是苏州保存较为完整的天主教教堂;1872年南美长老杜步西夫妇在养育巷购地自建教堂(1925年重建名思杜堂即今使徒堂);1882年蓝柏等在天赐庄建礼拜堂(1915年重建名圣约翰堂)。1891年监理工会韩明德在宫巷莲目巷口建一礼拜堂(1921年新屋落成名乐群社会堂,即今宫巷教堂);1889年监理工会在申衙前设的天主堂(后移长春巷,1924年在慕家花园口建救世堂)只是一座略带西化痕迹的中国传统建筑,这批宗教建筑与上海、天津同一时期建造的相当正宗的西式教堂建筑相比,差别实在很大,这充分反映了当时传入中国的西方教堂建筑在中国近代的各沿海城市、大城市与内陆城市的巨大差异。苏州的教堂建筑折射出清末民初时代的建筑特色与公众信仰。
古城区控保建筑中,如言子祠、按察使署旧址、忠仁祠、元和县署旧址等均属于此类,数量不多,但所反映的建筑艺术和历史文化却独具特色。
苏州旧时的商会、钱庄业十分发达,1914年苏州的中国银行成立于阊门德馨里。清代苏州的金融机构多设在阊门西中市一带。光绪年间开设于这里的钱庄就有24家之多。中国银行苏州支行在西中市德馨里成立有其必然的原因,阊门历来就是商市聚集地区,明清时期更趋繁荣,商贾云集,店肆鳞列,它的创立无疑使苏州金融业的发展向前迈了一大步。
除了西方传教士带给苏州大量的教堂建筑外,苏州本土也孕育出一大批公共建筑。苏州大学前身东吴大学就是在教会建筑的基础上一步一步发展起来的。1876年牧师潘慎文来苏襄理学务,1879年潘将校址迁于天赐庄新学舍,定名存养书院。1884年扩大校址,改称博习书院,1899年正式以“东吴”为校名,1901年3月8日东吴大学堂在天赐庄博习书院旧址正式开学。稍后于东吴大学,体量也堪称大型的建筑是苏州美专。苏州美专因有叶楚伧、金松岑、徐悲鸿等知名人士的热心扶持,培养出无数美术人才,声名远播海内外。颜文樑的苏州美专与徐悲鸿的中央美院和刘海粟的上海美专以及潘天寿的浙江美专,并称美术界四大名校,由此而载入中国美术史册。
除学校外,苏州原图书馆、松茂里孩子图书馆旧址等建筑虽然并不是它们原来的用途,但显然公益的地位不可取代,因而它们也成为文化教育类建筑的一部分。
苏州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在全国独树一帜,其中包括丝绸工业、纺织工业、工艺美术、轻工业、食品工业等诸多工商业领域。当年的苏纶纱厂、泰和面粉厂、电器公司、鸿生火柴厂等等。如今厂房虽在,但里面已经早已没有了机器的轰鸣声,取而代之的是时尚的酒吧、美术场馆、陈列馆等。
苏州自古为经济繁荣、社会繁华之地,由此产生的配套商业服务性建筑为旧时百姓的日常生活提供着方便。开明影剧院、人民百货公司、老大房杂货铺、乾泰祥布庄、六福楼菜馆……
苏州同时也存在着一批特殊年代里的历史建筑,如日本领事馆旧址、侵华日军宪兵司令部旧址、关税务司署旧址等,这批建筑虽然在用途上有别与上述建筑,但作为一个时代的遗存,其意义已经超过了建筑本身。